當稿件被《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文稿應具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本刊將優先考慮發表視頻投稿。
(二)來稿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剽竊。本刊對錄用文稿有修改權。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使用其作品,包括網絡出版權、新媒體增值服務權等。
(三)文獻說明放在文末,整篇文章順序編碼;同一文獻多次引用需并置,原著名稱只出現一次。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告的著錄格式標注。
(四)文題應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有價值的信息,盡可能省去“……的研究”,“……的觀察”等無特定意義的詞。
(五)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六)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七)論文組成: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第一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等。
(八)內容摘要與作者單位全稱間空2-3行,要求摘要內容言簡意賅,嚴謹活潑,體現全文主題思想之精髓,不是文中某段落某句話的重復摘錄。
(九)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先處理與刊登。
(十)投稿論文圖版切勿圖文混排。請按圖版在文中的出現順序分別編號(圖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將圖版編號標于文中相應位置;文末另請標明圖版序號和圖釋說明。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是一本在地質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8年創刊,由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主管,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3-1520/P,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2-5867。
該刊設置了博士園地、基金項目專欄、3S技術與應用、測繪工程、測繪管理與質量等欄目,覆蓋地質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地質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發表范例
-
基于DEM提取流域特征影響因子的分析
作者:王雪; 李精忠; 余斌
-
中國西南及中南半島陸地水變化的獨立成分分析
作者:王陳燕; 萬祥禹
-
基于Cesium的南中國海石油平臺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
作者:李桂華; 陳暢曙; 鐘煜宏; 秦柳; 范俊甫
-
光學-極化SAR影像特征融合與分類
作者:蘇瑞雪; 湯玉奇
-
基于3S技術開展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綜述
作者:周鴻翔
-
基于志愿者認知習慣的全球地表覆蓋數據標報
作者:馬煜; 周曉光
-
基于分布式ElasticSearch的海量遙感影像檢索方法研究
作者:卿建飛; 楊雅萍; 李德平; 杜佳
-
“一村一鎮一地圖”制圖標準研究與制定
作者:薛嬌; 陳庚; 熊鵬波; 胡平昌
-
面向“多規合一”的地形地勢評價研究——以永安市為例
作者:周偉
-
校園控制測量與智慧校園建設
作者:李菁文; 左凌霄; 吳迪晟; 嚴德圣; 李玉寶; 錢聲源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