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評論》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傳媒評論》期刊地址:杭州市體育場路178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來稿請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單位,職務、學位、研究方向及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電子郵箱等。
(二)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三)稿件文字精練,文前請附100—300字中英文提要,5—7個關鍵詞。
(四)參考文獻按出現的次序列在文末,并在文中對應位置以右上角方括弧中的數字表示。詳細參考文獻格式,見往期雜志。
(五)編輯部審稿期限為1個月,無論是否錄用,本編輯部都會回復告知結果。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傳媒評論》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傳媒評論》期刊是一本在我國新聞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新聞理論研究者和新聞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新聞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85年,是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管,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2095-7823,國內刊號:33-1387/G2。
傳媒評論發表范例
-
發揮融媒體優勢,傳播好浙江聲音——“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半年運營實踐
作者:錢錢; 王曦
-
深耕,才會有報道的溫度和厚度
作者:程海波
-
世界紛紛擾擾,記者要守住一顆匠人心
作者:李嘯
-
從良渚申遺“大考”現場說起——8年貼身記錄,我如何從一小鏟見證五千年
作者:馬黎
-
今年我們為什么不追狀元?
作者:宋賓娜
-
高考新聞,該點亮什么
作者:鄒瀅君
-
狀元“隱身”,高考報道更新“第一步”
作者:徐葉
-
高考報道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作者:紀馭亞; 嚴沁
-
眾聲喧嘩,怎樣識別假新聞?
作者:夏德元; 于曉風; 林穎穎
-
用“新”用“心”做好專業內容——《反腐敗導刊》的短視頻實踐
作者:胡丹; 程陽蓓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