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檔案與建設》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稿件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標題和摘要。摘要提供的信息應能客觀反映論文主要內容,中文摘要字數限定在300字以內。
(二)來稿須具有創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
(三)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工作單位二級部門、職務、職稱等,置于文章首頁頁腳。
(四)一級標題使用1,2,3,…;二級標題使用1.1,1.2,1.3,…。
(五)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閱讀過并對文章有參考作用的主要文獻,由著者對照原文核定。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檔案與建設》是一本在新聞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中共江蘇省委辦公廳主管,蘇省檔案館;江蘇省檔案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2-1085/G2,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7098。
該刊設置了要聞、特稿、聚焦十四五、學術園地、環球視野、業務研討、大運河印記、紅色百年、史海探跡、藏珍錄、人物志、文化長廊、信息傳真等欄目,覆蓋新聞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新聞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檔案與建設發表范例
-
“互聯網+”時代檔案職業發展探析——基于職業要素解析視角
作者:趙林林
-
我國綜合檔案館檔案文化產品開發展望——以美國國家檔案館為借鑒對象
作者:史林玉
-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檔案的種子——“檔案伴我成長系列叢書”編寫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楊韞; 陳鑫; 吳芳; 卜鑒民
-
《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的理性審視
作者:孫馨陽; 倪麗娟
-
現階段檔案庫房智能管理機器人不可行分析——兼與王嘯峰商榷
作者:孫大東; 張歡笑
-
由檔案館成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被告談厘清幾種關系——以如皋市檔案館為例
作者:陳紅
-
做好“三融合”不斷提升檔案工作服務力
作者:許兆來
-
廣電部門基建項目檔案管理的現狀與思考——以連云港市廣播影視文化產業城項目為例
作者:王新偉
-
牢記使命凝心聚力譜寫檔案事業新篇章
作者:顧萍
-
守護“生命線”構建科學有效的檔案安全體系
作者:劉明俠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