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當代江西》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題名應簡明、具體,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二)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三)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以尾注形式寫明,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四)因版權、剽竊、抄襲等由作者造成的糾紛,其責任由作者個人承擔。
(五)同一文獻反復引用者,用在正文中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標注;正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有兩位作者時中間用“和”連接,有三位或以上作者時用第一作者加“等”。引用外文文獻時只用作者的姓。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當代江西》是一本在政治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5年創刊,由中共江西省委主管,中共江西省委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6-1279/D,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2138。
該刊設置了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主題征文、學習貫徹黨的五中全會精神、黨史學習教育、理論大眾化、大政問效、聯合調研與專訪、工作交流、美麗江西等欄目,覆蓋政治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政治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當代江西發表范例
-
碧水清波靚永豐
作者:羅振國
-
木蘭溪治理:一張藍圖接力20年
作者:曾建華; 郭曉東; 樊遂橋
-
產業升級激活力 綠色轉型顯成效
作者:朱雄偉; 郭曉東; 劉朝霞
-
堅決兜牢“兩不愁三保障”這個底 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本刊評論員; 譚衛平
-
匯聚青春力量 展現青聯作為——江西各級青聯組織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作者:李凍生
-
江西省政府批復同意會昌等10個縣(區)脫貧退出
作者:--
-
皂下村的脫貧路
作者:漆小平
-
謝太林“下山”記
作者:付濤; 魏政
-
聚焦生態凈水土
作者:彭學明
-
第三方治理助推治污與發展
作者:王惠明; 張鴻燕; 王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