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大豆科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稿件研究內容如獲得課題或基金資助,請注明其名稱及項目號。
(二)稿件格式按中英文題目、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正文、參考文獻。
(三)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四)本刊力倡引用正式出版物。中文文獻題名應使用書名號。
(五)來稿請寫明詳細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并附作者簡介,內容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學位、職稱和最高學術職務及研究方向。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大豆科學》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2年創刊,由黑龍江農業科學院主管,黑龍江農業科學院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3-1227/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9841。
該刊設置了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信息索引、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植物保護、分析加工、農業經濟、綜述、新品種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大豆科學發表范例
-
東北大豆種質群體花莢器官脫落的差異及其與主要農藝性狀的相關分析
作者:孫曉環; 王燕平; 宗春美; 白艷鳳; 齊玉鑫; 王曉梅; 任海祥; 杜維廣
-
耐除草劑轉基因大豆對花粉生活力的影響
作者:劉來盤; 劉標
-
大豆愈傷原生質體的制備和培養方式探究
作者:蘇彤; 姚陸銘; 張鑫; 王彪; 武天龍
-
黑土區連作大豆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動態變化
作者:陳雪麗; 王玉峰; 李偉群; 王爽; 王曉軍; 張磊; 王英
-
野生和栽培大豆對鎘脅迫的響應差異分析
作者:馮君; 趙毅; 高婷; 張韞璐; 馬蓮菊; 謝甫綈; 于翠梅
-
生防芽孢桿菌8-32對盆栽大豆土壤酶系和微生物區系的影響
作者:楊可欣; 王歡; 劉雪嬌; 時向哲; 賈田惠; 高同國
-
豆漿脂肪氧合酶測定方法的優化及酶動力學的研究
作者:夏寧; 王曉琪; 嚴文冰; 章智華; 郭爽; 楊文君; 趙雪; 石彥國
-
黃豆不同處理形態發酵納豆的品質比較
作者:祁紅兵; 宋軍霞
-
電磁裂解法提取的黑豆和黃豆異黃酮含量研究
作者:楊晶; 肖春萍; 胡冬華; 于澎
-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我國大豆價格預測分析
作者:徐鑫洲; 馬開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