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當代通信》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二)本刊稿件從發表之日起,如無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方面特殊說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的復制權、匯編權、發行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轉授權等專著權。
(三)題名: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可使用副標題。
(四)引用的參考文獻應為最近5年內發表的,且一般要求5篇以上;另外,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
(五)摘要應在200字以內,要求文字通順、簡練,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用第三人稱敘述,不用“本文”、“作者”等為主語,可用“文章”等。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當代通信》是一本在經濟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4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主管,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主辦,為半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4905/F,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2-1225。
該刊設置了特別關注、新聞觀察、行管論壇、法規標準、運營商快報、市場風采、管理縱橫、業界先鋒、企業推介、專家觀點、戰略前沿、技術點播、閃亮登場、關注通信、信息解讀、典型案例、海外博覽、通信精品、精品快遞、精品人生、精品超市、貿易商機、網員企業等欄目,覆蓋經濟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經濟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當代通信發表范例
-
春天的盛宴 創新締造價值——IBM與全球CEO一起引爆“創新”全新定義
作者:鄭大海
-
轉型時期的NGN戰略——記2006全球NGN高峰論壇
作者:鄭大海
-
整治手機市場,先給品牌“正名”
作者:鄭大海
-
2006年3G發展進程展望
作者:胡海波
-
TD-SCDMA業務發展的思考
作者:張堂輝
-
運營商蓄勢30產業價值鏈
作者:秦娟; 沈阿強; 黃秀清
-
我國移動運營商的3G業務發展策略
作者:李耀華
-
3G網絡代維的轉型
作者:陳鵬
-
3G時代新移動運營商的手機定制分析
作者:劉春華
-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3G數據業務
作者:盧玥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