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當代外國文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chuàng)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qū)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一級標題,數字后面用頓號,如“一、”“二、”,居中。
(二)符合本刊編輯方針和出版宗旨,內容健康,學術性強,具有真實性、科學性、理論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文字精煉,語句通順,主題明確,重點突出。
(三)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應包括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兩項內容,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四)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五)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當代外國文學》是一本在文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chuàng)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南京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辦,為季刊,國內統(tǒng)一刊號為CN:32-1087/I,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1757。
該刊設置了美國文學專輯、國別文學研究、諾貝爾作家作品研究、理論與爭鳴、博士生論壇、書評、動態(tài)等欄目,覆蓋文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文學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
當代外國文學發(fā)表范例
-
美國文學研究中的邊界——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專題研討會綜述
作者:胡碧媛; 解友廣
-
俄羅斯學視閾下的文學研究——俄羅斯學國際研討會文學專題綜述
作者:汪磊; 王加興
-
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201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
作者:王維倩; 李世存
-
譯林最新書目
作者:--
-
社會問題小說抑或偵探小說——P.D.詹姆斯對傳統(tǒng)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作者:袁洪庚
-
《竅門是保持呼吸》的形式符號寫作
作者:呂洪靈
-
三重空間視閾下的非洲書寫——以本·奧克瑞《饑餓的路》為中心
作者:朱振武; 韓文婷
-
身份文化間性下的華裔父權文化研究——林玉玲《秋千妹妹》的解讀
作者:張燕; 朱敏
-
《耶穌的童年》中的后現代難民書寫
作者:王臘寶; 卜杭賓
-
勒克萊齊奧早期作品中的現代都市神話
作者:張璐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