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電腦與信息技術》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題目:應反映文章主要內容,一般不用副標題,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
(二)文稿內容應包括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文摘、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三)關鍵詞是論文的文獻檢索標識,是表達文獻主題概念的自然語言詞匯。論文的關鍵詞是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數量在3-8個(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術語)。
(四)對所投稿件,本刊有權根據本刊辦刊要求對其進行適當刪改或調整,作者如不愿被改動,來稿時請注明。
(五)文章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的文獻。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電腦與信息技術》是一本在計算機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3年創刊,由湖南省兵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管,湖南省電子研究所有限公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3-1202/TP,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5-1228。
該刊設置了人工智能與算法分析、圖形圖像識別處理技術、計算機仿真、軟件設計與開發、通信技術與硬件設計、網絡與信息安全、數據庫與信息處理、數據庫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教學等欄目,覆蓋計算機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計算機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電腦與信息技術發表范例
-
遠程水泵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孫鑫萍; 邱滔; 王穎棋
-
一種低剖面矩形的毫米波天線設計天線
作者:周霞; 劉國華; 葉曉東; 尹小林
-
4G移動網絡安全問題分析
作者:張犇
-
高鐵動車組數字博覽館與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建設思考
作者:左榮欣; 顏曉波; 陳昭穩
-
關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探析
作者:閆丹
-
基于績效技術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型研究
作者:李明; 張艷華
-
面向超級基站系統架構的虛擬化部署與管控
作者:嚴博文
-
教育云下的智慧校園系統建設分析
作者:許文芝
-
“互聯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作者:金儉; 張曉丹
-
基于數據挖掘的大學生“非暴力溝通”研究
作者:陳春回; 梁金宏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