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題目簡潔明了,字數一般不超過20字。
(二)作者簡介列于文末的六角括號(“〔〕”)內,其內容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與職稱、學歷或學位、主要學術兼職,主要研究領域等。
(三)稿件發表后,版權即屬編輯部所有,其中包括網絡版的版權。
(四)論文關鍵詞是從報告、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來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和術語。每篇論文應選取3~5個關鍵詞。
(五)在參考文獻表中:作者不超過3個的姓名都寫,超過3個的,余者寫“,等”或“,etal”。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是一本在地質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2年創刊,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3-1286/TE,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3754。
該刊設置了石油地質、油藏工程、采油工程、三次采油、地球物理、非常規油氣等欄目,覆蓋地質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地質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發表范例
-
大慶長垣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驅精細挖潛措施后產量變化規律
作者:吳曉慧
-
一種新型油氣產量預測模型
作者:周蕓; 周福建; 馮連勇
-
水平氣井臨界攜液流量預測新方法
作者:明瑞卿; 賀會群; 胡強法
-
水力裂縫內支撐劑輸送沉降行為數值仿真
作者:劉春亭; 李明忠; 郝麗華; 郭天魁
-
南二西套損區壓力系統穩定性評價
作者:林陽
-
注水井分層測壓整體測試時“O”型密封圈失效原因
作者:李雨澤
-
聚合物驅注入參數與儲層物性的多因素匹配關系
作者:王渝明; 康紅慶; 楊香艷; 孫剛
-
高臺子油層高封堵/高洗油氮氣泡沫體系交替注入驅油效果
作者:張成明
-
中東地區EOR現狀、潛力和未來發展趨勢
作者:劉穎; 王黎莎; 尚堯
-
碟狀侵入巖地震識別特征與形成機制及其對油氣成藏的意義
作者:尹川; 王濤; 李春鵬; 楊松嶺; 劉志國; 袁峰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