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地球學報》期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6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二)作者簡介(含姓名、工作單位、職稱、學歷學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
(三)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四)來稿恕不退還,三個月未見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五)文獻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在正文引用處標明序號。每條文獻的項目要寫全(是期刊的文獻必須標注起止頁碼)。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地球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地球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環境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環境理論研究者和環境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環境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中國地質科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6-3021,國內刊號:11-3474/P。
地球學報發表范例
-
云南烏蒙山區毛坪鉛鋅礦礦床特征及成礦模式研究
作者:楊斌; 金燦海; 張玙; 冀盤龍; 郭陽; 王子正
-
貴州畢節巖溶斜坡地帶地下水賦存規律與鉆探成井模式
作者:潘曉東; 曾潔; 任坤; 焦友軍; 彭聰; 蘭干江
-
廣西桂林漓江典型河段水化學晝夜動態變化及其對巖溶碳循環的影響
作者:章程; 肖瓊; 苗迎; 郭永麗; 湯慶佳; 郝玉培
-
2017年九寨溝7.0級地震序列震源機制解和構造應力場特征
作者:祁玉萍; 龍鋒; 肖本夫; 路茜; 江鵬
-
太行山南緣王莽嶺地區風化殼的地球化學特征與夷平面形成環境
作者:張蕾; 張緒教; 武法東; 鄧會娟; 陳康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