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地球》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本刊實行專家盲審制度,稿件正文中不宜出現任何個人信息。
(二)一級標題,數字后面用頓號,如“一、”“二、”,居中。
(三)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畢業院校、職稱、研究方向、目前從事何種工作、聯系電話、手機、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及郵編。
(四)注釋:對文章中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說明,在行文的右上角采用①②③……順序標出,使用頁下注,每頁順序編碼。
(五)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閱讀過并對文章有參考作用的主要文獻,由著者對照原文核定。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地球》是一本在地質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1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主管,中國地質學會科普委員會;中國地質博物館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467/P,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405X。
該刊設置了卷首語、特別策劃、生態文明、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草木葳蕤、地球史話、青少年園地、絲路畫卷、特別報道等欄目,覆蓋地質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地質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地球發表范例
-
中國地熱與溫泉產業聯盟成立
作者:滕玲; 周立安
-
關于太陽、地球和天氣 很多事跟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趙小雙
-
這一天 我們都是地球人 第50個“世界地球日”全國各地精彩活動回顧
作者:滕玲
-
中國地質博物館舉辦第50個世界地球日“科普大課堂”暨《中國地質的搖籃——北京西山》首發及贈書活動
作者:--
-
“地圖上的綠水青山”地球日專題展覽亮相地質科普廣場
作者:--
-
第四屆世界地球日兒童畫公益大賽頒獎儀式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舉行
作者:--
-
第三屆北京市中學生地學知識競賽圓滿結束
作者:--
-
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資源 共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作者:張利平
-
“長江生態保衛戰”火熱進行時 一系列排查整治行動直指母親河“病灶”
作者:段雯娟
-
“華夏冶鑄第一山”三千年滄桑傳奇 走進江蘇南京冶山國家礦山公園
作者:胡光曉; 熊嘉育; 陸寶明(圖)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