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淡水漁業》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創新性。
(二)稿件請附3-6個能反映論文主題的中英文對照的關鍵詞。
(三)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腳注于同頁左下方。
(四)參考文獻應是公開出版物,以便審者、編者、讀者查證。引用文獻請盡量不要超過5年(最好2年以內),以其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序,其應包括以下信息:作者(至少三位),文題[文獻類型],期刊名(或書名,會議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五)本刊論文注釋為尾注,規范請嚴格遵照本刊要求,具體參見《引文注釋規范》。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淡水漁業》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1年創刊,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主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2-1138/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6907。
該刊設置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生產試驗、綜述。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淡水漁業發表范例
-
中國鱘魚飼料營養成分分析
作者:陳細華; 吳金平; 唐丹; 褚志鵬; 李艷; 劉偉; 李羅新
-
水溫對異齒裂腹魚幼魚存活、攝食和生長的影響
作者:曾本和; 周建設; 王萬良; 張忭忭; 劉海平; 旺久; 牟振波
-
不同餌料密度對臺灣泥鰍仔魚攝食存活生長的影響
作者:李新蕊; 李默雷; 楊振才; 李玉娟
-
羅氏沼蝦蛻皮周期的劃分及蛻皮頻率對生長的影響
作者:盧徐斌; 姜群; 閔悅; 姜熙; 楊章平; 孫龍生; 張曉君
-
復合營養液對中華絨螯蟹單體養殖試驗效果
作者:黃堅; 陳義培; 岳武成; 陳曉雯; 劉慶華; 彭智文; 王軍; 王成輝
-
不同月齡三角帆蚌形態性狀及體重的主成分與判別分析
作者:張根芳; 張文府; 羅雨; 方愛萍; 葉容暉; 程霄玲; 任崗; 楊受保
-
梨形環棱螺60日齡6個生長性狀遺傳參數估計
作者:顏元杰; 金武; 聞海波; 馬學艷; 薛婷; 孫成飛; 何義進; 邴旭文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