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地下水》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標題序號按照“一”、“(一)”、“1”、“第一”或“首先”順序排列,一般不用“①”號。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序號可適當減少,但不可反順序使用。
(二)首頁:作者姓名、性別、單位(精確到院系所)、學歷、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編、電話、電郵。
(三)文章如無特殊需要,不用繁體字。
(四)如果來稿系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首頁論文題名后以“宰”符號標注,并鏈接至論文首頁地腳中表明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項目編號。
(五)參考文獻:按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書寫。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地下水》是一本在水利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陜西省水利廳主管,陜西省水工程勘察研究院;全國地下水信息網;陜西省水利學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1096/TV,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4-1184。
該刊設置了地下水研究、地下水動態監測、地下水保護與科學利用、水環境污染與防治、城鄉供水、節水與養水、找水技術與成井工藝、綜合技術應用、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水文水資源、水土保持、水利工程設計與施工管理等欄目,覆蓋水利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水利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地下水發表范例
-
高陵城區中深層地熱資源條件分析
作者:兀少波; 邵睿濤
-
安徽省舒城縣柳抱泉天然飲用礦泉水水質特征及成因分析
作者:敬海霞; 黃江華; 葛旭; 施云龍; 黎彪
-
福建漳墩礦區地熱資源賦存特征分析
作者:陳棟
-
吐哈油田三塘湖采油廠馬56區塊供水可行性分析
作者:王慶
-
安徽廬樅盆地地下水系統特征及其對礦山開采影響研究
作者:岳運華; 洪文二; 劉中剛
-
綜合物探方法在張掖城區及外圍深部地熱資源勘查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張振杰; 李興海; 胡瀟
-
中黃頁鐵礦水文地質特征及涌水量預測研究
作者:王豫飛; 郭振
-
發耳二礦水文地質特征及礦井涌水量預算淺析
作者:劉秀珍
-
無棣縣淺層地下水水質現狀與評價探析
作者:鄭曉寧
-
降雨與不同類型巖溶區地下水動態的關系研究-以蘭村泉域為例
作者:李玉虎; 張發旺; 侯宏冰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