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學報》作為一本工業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期刊創刊于1959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電子科技大學主辦的工業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51-1207/T及國際刊號:ISSN 1001-0548。旨在成為工業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工業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工業規律,助力工業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工業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工業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期刊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百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成電青年學者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欄、通信與信息工程、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光電子學工程與應用、機械電子工程、復雜性科學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工業工作者、工業研究者、工業政策制定者以及對工業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文章標題:簡明扼要,主題突出,一般不超過20個字。有副標題的,副標題隔行起排。
(二)凡在本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本編輯部享有節選出版與轉載的權利,包括但不限于傳統媒體、數字媒體、數字出版物、網絡平臺等媒介載體,作為交流使用。
(三)請在正文前提供中文論文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5個。
(四)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研究方向、電話、E-mail等。
(五)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其他相關注釋可用腳注在當頁標注。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電子科技大學學報》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電子科技大學學報》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發表范例
-
單相光伏逆變器自適應諧波消除電流控制策略
作者:魯改鳳; 杜帥; 侯鵬飛; 張朋飛
-
基于迭代學習控制的原子力顯微鏡成像
作者:李丹; 鄒見效
-
基于馬爾科夫鏈的輕軌乘客軌跡預測新算法
作者:彭艦; 孫海; 陳瑜; 仝博; 黃飛虎
-
CUDA框架下的視頻關鍵幀互信息熵多級提取算法
作者:郝曉麗; 高永
-
基于近鄰傳播的限定簇數聚類方法研究
作者:李海林; 魏苗
-
基于視覺跟蹤的機械熱度監測系統
作者:張軼; 易凱
-
基于超像素的多特征融合的水平集輪廓跟蹤
作者:周雪; 陳科鑫; 馮媛媛; 鄒見效
-
Mg2Si基熱電材料的性能優化研究及其進展
作者:陳君; 嚴磊; 王超; 趙新為; 閔忠華
-
高壓有機片式鉭電容器高溫可靠性研究
作者:田東斌; 潘齊鳳; 張選紅; 馬建華; 劉橋; 楊邦朝
-
PHZS:Cu^2+的EPR譜和局域結構研究
作者:張華明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