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斜拉橋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探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但因斜拉橋受力體系極為復雜,如何做好斜拉橋施工控制極為關鍵,這也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斜拉橋作用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某混凝土梁斜拉橋實際工程案例,對斜拉橋施工技術的應用與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討,以期全面提升斜拉橋施工質量,為橋梁工程建設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步入21世紀以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步加大,路橋工程作為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其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路網的發展,更會對國家經濟建設造成嚴重影響。為滿足跨江跨河建設發展需求,大跨度橋梁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大跨度橋梁設計與施工不僅代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施工工藝水平的提升,更擔負著發展交通運輸事業的重任。作為一種新型大跨度橋型,斜拉橋能夠將其施工材料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不僅具有良好的跨越能力,更具經濟性,在現代交通建設中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1斜拉橋的作用原理
作為一種拉索體系,斜拉橋與梁式橋相比,具有更強的跨越能力,是當前大跨度橋梁的主要類型之一。其主要由索塔、主梁與斜拉索構成,目前常見的塔型包括A型、H型等,鋼與混凝土是主要構成材料。在整個橋梁工程體系內,可將斜拉橋看做是通過眾多拉索將主梁直接拉在橋塔上的橋梁,也就是原有的支墩可由拉索替代,這種橋型可降低梁體內彎矩,減小建筑高度,進而達到結構重量降低的目的。
2工程概況
某混凝土梁斜拉橋,以30+79+75+38(m)作為主橋結構。主塔兩側分別進行7對斜拉索設置,本橋斜拉索總體為28根。按照施工設計要求,共選取7類規格的斜拉索,其具有粗度、長度及重量過大等特點。同時選取強度較高的纏包帶將各根斜拉索整股鋼絲緊緊纏繞,隨后將雙層雙螺旋線護套套于外側,以1670mpa作為鋼絲抗拉標準強度。為確保斜拉索、主塔張拉段等受力良好,要求合理設計斜拉索兩端,本工程選取張拉端冷鑄錨具與固定端冷鑄錨具分別用于斜拉索兩端。
3斜拉橋施工技術的應用
3.1測點布設
施工前,應做好線形測點、應力測點布設,具體如下:(1)線形測點布設。在撓度觀測點與中線偏差觀測點布設前,應將施工干擾備用點布設到各個基準點間,且與橋面標高充分結合,對其溫度等影響因素進行詳細檢測,待檢測結果穩定之后,即可將7個撓度觀測點分別布設到主梁截面各段,同時,應將一個中心偏差觀測點布設到主梁中間位置的撓段上。(2)應力測點布設。設置此類測點,主要是對橋梁整體結構受力狀態的測定,斷面主要設置到主塔、橋墩及主梁等部位,其可按照主塔2個、橋墩1個、主梁7個布設。待斷面位置確定后,應及時進行變傳感器的設置,以此對以上3個位置的應變值進行準確測量。因橋梁主塔、橋墩及主梁是構成橋梁的主要成分,其應變值的大小對橋梁結構穩定性其決定作用,為此,必須做好該測點布設,以此為結構應力施工提供準確、真實的施工數據。根據施工具體情況,應以12個作為橋墩部位鋼筋應變布設數量,以8個作為主塔部位設置數量。
3.2運輸及吊裝
成品斜拉索待其質量檢驗合格后,即可利用汽車將其運送至施工現場,并通過相關設備向梁頂架梁吊機下運送,成盤的合格斜拉索可通過架梁吊機放置到橋面指定位置,即放索盤。運送過程中,因成盤斜拉索盤徑較大,可達到5m左右,為保證順利施工,必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避免延誤工期或造成質量問題。吊裝上橋過程中,因成盤斜拉索自身因素,如大盤徑、大重量及表面易損壞等,必須做好各項保護工作,一般可選取尼龍軟吊帶分3個吊點做好綁扎工作,隨后起吊。除此之外,為避免損壞錨頭螺紋或鋼梁,應將土工布纏繞到表面,做好保護工作。
3.3橋面展索
張拉端錨杯通過橋面架梁吊機放出一端長度后,由放索導向架穿過后在錨杯小車上放置,且和錨杯小車進行固定。利用牽引板和張拉端錨杯進行橋面50kN卷揚機鋼絲繩連接,隨后通過卷揚機牽引張拉端錨杯,直至塔柱位置,隨后在索體展開的下方,間隔4-5m放置一臺單軸小車。待向塔柱下3m位置牽引后,即可停止行進。此時可進行變接套、張拉桿等安裝,最后完成橋面展索工作。
3.4梁端牽引
因斜拉索長度、重量過大,在安裝過程中,斜拉索的梁端牽引力將逐步增大,當PE層完全承受牽引力時,極易出現拉裂PE的現象,為此,需將支撐筒設置到梁端錨杯和哈弗夾間,此時可向錨杯傳遞力量,此時應對梁端牽引力加以有效控制,避免出現過大或過小現象。在哈弗夾后端通過軟質吊裝帶進行牽引點設置,保證其有效連接橋面牽引系統。除此之外,通過軟質吊裝帶在與梁端錨杯相距8m左右的斜拉索索體進行捆綁,并進行吊點設置,通過汽車(25t)將起吊吊帶吊起,隨后將橋面卷揚機開啟,做好牽引工作。待斜拉索錨杯向梁面索導管口牽引時,應同時通過汽車(25t)吊進行錨杯傾角的適當調整,保證其和梁端索導管軸線一致。此后需再次啟動卷揚機做好牽引工作,要求在牽引的同時,及時將錨固螺母擰緊,直至在設計點放置錨杯。在整個牽引過程中,應做好索體傾角的調節工作,避免索體和索導管間被支撐筒壓住。
4斜拉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施工前,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由施工人員及隊伍負責人負責交底記錄簽字,并做好相關備案工作。應遵循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根據具體操作規程進行各項工作的開展,嚴禁亂施工。同時,做好安全施工教育工作,對相關安全生產規定必須認真執行,防止重大事故產生,特別要重視民工安全施工教育問題,進一步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做好自我保護工作。在基底處理前,必須全面了解地下管線情況,如存在管線,應指派施工人員及時清理,不得選用機械設備施工,當地下管線清理出來后,必須做好加固處理。如地下管線、井室等處于排架受力集中點,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加固施工準備,防止因承載力不足,出現排架傾斜等現象,或對管線造成損害。斜拉橋施工技術較為復雜,屬于高次超靜定結構。為此,在施工時應做好線形、內力控制工作,并對結構具體狀態進行全面掌握,以此及時調整施工流程與控制條件,避免施工誤差產生,同時做好各項施工控制工作可確保成橋線形和結構安全。斜拉橋施工,不僅要具備專門的監控部門與監測單位,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還應針對主梁結構施工做好專項施工控制,以此確保主橋上部結構施工安全。施工監測時,主要做好標高觀測、應力觀測等工作,標高觀測是為了將每節段施工完成前后或某個階段內主梁實際線形情況充分反映出來,其是檢測控制的主要內容。應力觀測主要是對施工過程中主梁控制截面的應力狀態進行監測,也可對施工的對稱性進行監測,保證將其合理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橋梁結構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要求其結構形式不僅要滿足各項功能所需,還要更加輕薄化,更加美觀化。斜拉橋作為大跨度橋梁的主要橋型,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備受人們的關注。為進一步規范施工工藝,必須對斜拉橋的作用原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必須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施工流程,針對施工要點,做好施工控制工作,才能推動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更好地實現其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