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談汽車維護和保養活頁式教材開發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摘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契合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以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為例,校企合作探討活頁式教材的編寫思路、內容框架體系,開發新型教材。教材對接企業崗位需求,參照“1+X”證書職業能力標準要求,將企業工作情境轉化為學習情境,采取以維護項目為依據制定的工作任務為驅動,并融入課程思政內容,配套信息化資源。該教材模式新穎,對高職專業課程教材改革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汽車維護與保養;活頁式教材;研究
0引言
教材是教學環節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支撐[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2]。該方案為我國職業教育教材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提升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教學質量,以教材改革為抓手,湄州灣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與福建蜂行者(莆田)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組建教材開發團隊,重構課程內容,編寫校企合作活頁式教材,建設立體化、信息化教學資源。
1活頁式教材編寫思路
1.1以“1+X”證書職業能力及企業崗位需求為依據
校企合作教材的編寫,必須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以“企業崗位(群)任職要求、職業標準、工作過程或產品”為教材的主體內容[3]。通過調研莆田當地4S店和汽車維修服務企業,分析維護保養崗位的任務和技術能力要求,并對照“1+X”證書職業能力標準要求作為重要依據。“1+X”證書制度是國家資歷框架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的綜合能力。作為職業教育教材,必須符合“1+X”證書職業能力標準,對接企業崗位需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
1.2教材內容以工作情境設定引領、任務驅動為導向
創立一個真實或者仿真的工作情境,讓學生以企業維修工的身份去完成維護保養任務,掌握理論知識,獲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職業化情境中的溝通與合作能力[4]。通過調研發現,維護保養崗位是學生在實習、畢業進入4S店或汽車維修企業時最先且較多從事的崗位,其主要工作是完成汽車一、二級維護與保養任務,實踐性強,在教材編寫上以理論夠用為度,重點培養實踐操作能力為原則,突出實踐和職業素養,注重操作規范化、流程化。
1.3融入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首位,教材內容必須體現和滲透德育元素,實現立德樹人。新型教材必須融入思政要素,體現教材價值引領。在該教材中,可以通過規范、嚴謹的工作流程、檢驗步驟等體現工匠精神,質量、服務、責任意識等,通過貼合教學內容的案例、小貼士等弘揚愛崗、敬業、誠信、守法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程思政內容可以插入到知識鏈接部分,也可以將課程思政內容單獨活頁,如果在授課過程中涉及與此相關的思政內容,就可以靈活處理,充分利用活頁的特點。當然也可以只給出該任務蘊含的思政元素的建議,具體的思政案例,由授課教師自行選擇,能更好地將當前社會熱點、技術發展最新動態加入其中,讓教材活起來,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5]。
1.4信息化資源
通過與福建蜂行者(莆田)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針對課程中的一些知識點、技能點,制作微課、操作視頻,與作業、測驗等一起推送到網絡學習平臺上,在教材整合二維碼技術,便于開展混合式教學,讓學生實現移動化、碎片化學習。
2活頁式教材開發
2.1編寫框架
教材內容按照4S店和汽車維修服務企業的定期維護項目為主線,把不同公里數或使用時間的保養維護項目設定為學習情境,再按結合公里數(或使用時間)定期檢查與維護的項目制定不同的工作任務,汽車維護與保養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全部融入到工作任務中。打破傳統教材采用的章節方式,以崗位工作任務、工作流程組成教材框架。結合學校的實訓設備,參照大眾系列乘用車(以捷達為主)的保養手冊,以首保、定期保養、附加保養分為3個學習情境,如表1所示,每個學習情境中有不同的維護保養任務。不同學習情境之間存在包含關系,如在首次保養中學習過的任務,在定期保養中就不再介紹,直接學習新的任務。每個學習情境下有情境描述、學習目標、任務書、任務分組和N個學習任務。學習情境描述含教學情境描述、關鍵知識點、關鍵技能點。在學習任務中,包括獲取信息、方案制定、任務實施、檢查與評估、知識鏈接、學習資源和課后拓展等內容,如表2所示。
2.2編寫內容示例
現以學習情境1汽車首次保養中典型工作任務的機油檢查與更換為例,根據課程標準,學習內容為4學時,以此來編寫活頁教材。學習情境描述、學習目標、任務書、任務分組的內容,在前文已經介紹,所以本節不再重復這些內容。
2.2.1獲取信息
獲取信息采用問題引導活頁,形式可以是填空題、選擇題,或者是簡答題。將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以不同形式給出,讓學生有目標地在知識鏈接、維修手冊、保養手冊中查詢,或者通過教師的講授獲取答案,然后填寫在活頁上。通過該方式,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便于學生課前預習,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例如,知識點中機油的作用,采用填空題方式,引導問題1為“發動機潤滑油俗稱機油,發動機機油的主要作用是和防磨。除此之外,機油還起到、、、、等作用”。
2.2.2方案制定
要求學生根據任務描述,小組協作,查詢知識鏈接、維修手冊和保養手冊等,討論并制定方案。要求學生根據查找到的資料,選擇所需要的設備、儀器和材料,在教材上對應的圖片打鉤,將完成工作任務的思路和操作步驟、安全注意事項、規范作業的要求等填入教材的表格或流程圖中。著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
2.2.3任務實施
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實踐性較強,任務實施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讓學生根據制定的方案,按照工作流程、規范要求、安全注意事項進行實踐操作。操作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需要查找相關資料,同時也可以通過掃描教材上的二維碼觀看教材配套的信息化資源,并記錄操作過程、結果和數據。本次任務實施中,記錄數據包括:放油螺栓擰緊力矩、機油濾清器緊固力矩、機油牌號、實際機油加注量。
2.2.4檢查與評估
在教學過程中實行過程評價機制,學生可以通過自評、組間互評發現操作過程中的問題。教師在評價方面,根據不同的任務,評價內容可以動態調整。評價項目分:基本能力(含安全、紀律、態度、著裝、協作和6S管理等,占30%)和專業能力(含工具的選擇與使用、操作規范、工作效率和完成質量等,占70%)。評價表在活頁設計時可以單獨成頁,以便進行評價反饋,實時調整教學策略的目的。
2.2.5知識鏈接
知識鏈接需列出該任務中涉及的知識點、技能點。知識鏈接為制定方案、實施、評估等環節的開展奠定理論基礎,做好相應知識儲備,即完成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對于知識點內容比較少的,可以直接安排在對應引導問題之后,也可以在每個任務之后作整體介紹。將知識點、技能點設計為整體介紹,知識點包括:潤滑系統的組成、機油的作用、機油的型號及選擇、機油濾清器等;技能點包括機油品質檢查、機油液面檢查。機油更換課程思政部分,將誠信、法治、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嵌入到教材中。例如,在機油的作用、機油的型號及選擇的知識點中,選擇社會上售賣假機油或機油更換時以次充好的案例,實現課程知識講解與思政教育無縫連接,通過這些反面案例,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弘揚誠信、法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2.6學習資源
將知識點、技能點制作成視頻。包括潤滑系統的功能及組成,機油的型號及選擇知識微課,機油的檢查與更換操作視頻。
2.2.7課后拓展
課后拓展,既可以是作業、知識測試,也可以是課余的技能訓練。這些內容推送到網絡學習平臺上(或以其他方式),將二維碼附在活頁教材上,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功能,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3結語
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教學實踐順應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校企合作組成教材開發團隊,研究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的要點,開發校企“雙元”活頁式教材,教材內容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高度融合,縮短企業入職培訓周期,體現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特色。目前,該課程的活頁式教材存在很多不足,還處在不斷完善過程中。要優化改進新型活頁式教材,還需進一步與企業聯手,與同行共同探索與研究。
作者:姚建盛 毛晗 單位: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