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分析測試中心主辦的化學期刊,1992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大型儀器功能開發、分析測試新成果、大型儀器科學管理、分析測試經驗介紹。旨在推動化學學科發展和化學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論文必須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事實準確、數據準確、語言準確;內容豐富,文字簡練,避免重復;條理清楚,邏輯性強,表達形式與內容相適應。
(二)提供第一作者簡介,內容包括: 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職務)、主要從事的工作及詳細的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聯系電話。
(三)文中小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標示;第二級標題用“1.”、“2.”、“3.”標示,第三級標題用“(1)”、“(2)”、“(3)”標示,每級標題序號前均空兩格。
(四)論著應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不超過400字,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
(五)正文應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 層,采用1,1.1,1.1.1 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序號后要空一個漢字。
(六)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七)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八)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成果的論文需注明:基金名稱、項目編號。本刊優先錄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成果論文。
(九)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十)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三、審稿周期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季刊,期刊級別:省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創刊于199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經國家科委批準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技術性期刊,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和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分析測試中心主辦。在當時填補了中國科學院技術性期刊的空白。
多年來,該期刊擔負著技術傳播、交流、研討及學科發展的導向作用,它以國內分析測試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成果和管理經驗為主要內容,始終以繁榮分析測試科學為己任,推出讀者喜愛的文章,使刊物具有較強的技術性、科學性、知識性、信息性、實用性,得到了全國科研、高校、廠礦、企事業單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厚愛。
本刊的辦刊宗旨是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發表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的園地,并遵循技術性與學術性相結合、應用性與基礎性相結合的方針,在內容上突出創新性。其特色是主要刊登使用各種大型儀器作為分析測試手段的科研成果。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在科研、教育系統隸屬的分析測試中心、開放實驗室、各行各業的分析測試實驗室以及國外相應部門等從事科學研究分析測試工作的人員、教師及有關行業的科技工作者。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化學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期刊還榮獲了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化學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