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學報》作為一本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工程地質學報》期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科學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3249/P及國際刊號:ISSN 1004-9665。旨在成為科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科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科學規律,助力科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科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科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工程地質學報》 期刊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深部礦山安全地質”專題、其他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科學工作者、科學研究者、科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科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來稿請注明作者、單位、職稱或職務、聯系方式及郵寄地址,合著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確定先后次序。
(二)所投稿件須系作者獨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對他人知識產權有充分尊重,無任何違法、違紀和違反學術道德等內容。
(三)稿件文字、標點、年代、數字等書寫方式均以國家有關規定為準。
(四)論文摘要是對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通過閱讀摘要,讀者能夠對文章的內容和主題思想有一個宏觀、整體的把握。
(五)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工程地質學報》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工程地質學報》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工程地質學報發表范例
-
基于H-B準則的各向異性邊坡巖體強度參數修正研究
作者:胡巍; 柳景華; 龐云銘; 鐘華
-
地下綜合管廊穿越地裂縫變形與受力特征研究
作者:閆鈺豐; 黃強兵; 楊學軍; 王平
-
基于GIS的證據權重法的崩塌敏感性分析研究
作者:尚敏; 馬銳; 張英瑩; 劉昱廷
-
強震觸發黃土滑坡流滑機理的試驗研究——以寧夏黨家岔滑坡為例
作者:張曉超; 裴向軍; 張茂省; 孫萍萍; 賈俊
-
基于極限應變判據-動態局部強度折減的邊坡破壞演化數值模擬
作者:李世貴; 黃達; 石林; 王俊杰
-
基于膨潤土凝膠分形結構的屈服強度理論
作者:徐永福
-
水泥土的孔隙分布及其對滲透性的影響
作者:陶高梁; 吳小康; 楊秀華; 劉文生; 何俊; 陳銀
-
毛細管滲流模型在黃土滲透性中的應用探討
作者:洪勃; 李喜安; 王力; 李林翠
-
凍融作用下裂隙巖體錨固效應研究
作者:趙建軍; 嚴浩元; 楊昌鑫; 步凡; 李濤
-
非飽和黃土水蒸氣擴散規律模型試驗研究
作者:何隴霞; 王旭; 張延杰; 李建東; 尉晨煜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