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廣東土木與建筑》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應標明機構名,報告名,編號,第幾頁或第幾段,但聯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直接在UN Doc.后標出文件編號。
(二)本刊對擬用稿件有修改權,不同意修改者請在來稿時聲明。來稿一概不退,請作者自行保留原件。本刊審稿周期為一個月,如一個月內未收到回復,作者即可自行處理稿件。
(三)要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主題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并附相應英文文題。
(四)參考文獻:著錄作者直接參閱過的公開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公開出版的圖書和在其他媒體上公開的文獻,按文獻出現的先后,在正文中的相應位置以阿拉伯數字標注。
(五)來稿請同時寄送電子版和紙質文本,并注明作者姓名、最高學歷、職稱、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廣東土木與建筑》是一本在建筑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3年創刊,由廣東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386/T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1-4563。
該刊設置了信息化與綠色智能、建筑與結構、巖土與基礎、施工與管理、建材與檢測等欄目,覆蓋建筑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建筑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廣東土木與建筑發表范例
-
關于舉辦“裝配式建筑”征文大賽活動的通知
作者:--
-
自由度綁定邊界在地下結構動力有限元分析中的實現與驗證
作者:蔣林芝; 彭少策
-
強夯法+CFG樁復合地基在厚層松散砂土的應用
作者:丁學武; 楊永康
-
一種剛度調平設計方法在基坑支護工程的實際運用
作者:楊堅
-
佛山地鐵3號線高村站和美旗站軟土深基坑設計分析
作者:蔡明生
-
土水特征曲線在非飽和粘性土強度中應用的試驗
作者:黃劍宇
-
塊石淤泥地層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實踐
作者:李云華
-
《廣東土木與建筑》關于投稿方式的通知
作者:--
-
BIM+AR&MR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作者:周吉林; 朱詞恩; 蘇前廣; 程源; 李文建
-
鋁模體系在復雜造型高層住宅中的設計優化及施工技術
作者:齊曉劍; 蒙緒權; 李永文; 袁利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