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作為一本政法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國防科技》期刊創刊于1978年,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主管并主辦的政法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43-1365/E及國際刊號:ISSN 1671-4547。旨在成為政法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政法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政法規律,助力政法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政法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政法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國防科技》 期刊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將軍論壇、專題:“無人系統自主性與智能化”、科技前沿、裝備動態、戰略論壇、外軍瞭望、理論創新、管理創新、作戰訓練、征稿啟事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政法工作者、政法研究者、政法政策制定者以及對政法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作者切勿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如發現抄襲、冒名等違反著作權法相關規定的,文責由作者自負。
(二)稿件內容不得含有虛假、違法或其他有礙社會和諧、國家安走的內容。稿件內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譽權、商譽權、隱私權、商業秘密等合法權益,否則引發的法律責任由投稿人承擔。
(三)參考文獻列在文末,以中括號編碼,按照文中引文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不單獨分中外文。同一文獻只出現一次。禁止將一部參考文獻標注多個序列號。英文參考文獻中的書名用斜體。
(四)文題:力求簡明,能夠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五)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立題的目的、理論依據和歷史背景,研究的設想、方法和意義,一般不超過250字。
(六)注釋:對文章中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說明,在行文的右上角采用①②③……順序標出,使用頁下注,每頁順序編碼。
(七)來稿請在郵件標題中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并以附件形式發送論文,同時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方式。
(八)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一般以3-8個為宜,其間均用“;”隔開,字體、字號為“楷體、五號”,“關鍵詞”三字不加任何括號,字體、字號為“黑體、五號”。
(九)稿件所涉及的課題如系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的左下方,作者單位的上方加注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并附基金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十)如圖表下有標注補充說明或資料來源,格式為:先標注補充說明,再另起一段標注資料來源,具體為:“注”須標注于圖表的下方,以句號結尾;“資料來源”須標注于“注”的下方,并按正文引用格式標注文獻。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國防科技》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國防科技》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國防科技發表范例
-
在新時代對培育大學生綜合國防素質的思考
作者:張正明; 崔殿寧; 高岑
-
作戰設計——制勝未來之道
作者:劉瑋琦
-
科技軍民融合政策制度
作者:陳華雄; 黃燦宏; 趙理; 王健; 魏鵬
-
美國創新體系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特點及啟示
作者:周飛; 張志強
-
俄羅斯應對導航戰舉措
作者:張乃千; 李章淼; 陳方舟; 馬建光
-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組織管理與科研規劃分析
作者:楊未強; 李熒; 宋銳; 何鋒
-
美軍網絡司令部與國家安全局拆分的可能性
作者:王曾琢; 朱亞捷
-
分兵集火、凡船皆戰——淺析美軍“分布式殺傷”概念
作者:韓毅; 儲欣
-
無人機使用助力現代聯合登島(礁)作戰
作者:毛允杰; 李云果; 吳林波
-
陸軍勤務支援旅專業技術干部軍事職業教育
作者:郭昊; 陳強; 崔彥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