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經濟與政策研究》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主辦的經濟期刊,2005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旨在推動經濟學科發展和經濟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參考文獻表應列在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列出,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
(二)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特定的內容,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三)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四)書寫順序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英文題目、英文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英文作者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五)表格采用三線制;圖幅一般為40mm(高)×50mm(寬),方框坐標圖的橫縱坐標應間隔合理、標識清晰,標目通常采用物理量名稱或符號和相應單位表示。
(六)關鍵詞須為規范詞、單詞或術語,應體現文章特色,具有專指性,在文章中有明確的出處,且不是泛義詞。
(七)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八)提交方式:了解稿件提交的方式和要求。某些雜志可能要求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稿件,而其他雜志可能使用在線投稿系統。
(九)引言: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圍,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意義以及前人的主張和學術觀點,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研究范圍和技術方案等。
(十)文責自負。譯作需附原文,以及原作者或出版者對于此翻譯的書面授權許可。譯者應保證該譯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任何可能的權利,并在可能的損害產生時自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三、審稿周期
《公共經濟與政策研究》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半年刊,期刊級別:省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公共經濟與政策研究》創刊于200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公共經濟與政策領域的學術期刊,旨在促進公共經濟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政策探索,為決策者、學者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交流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平臺。該雜志涵蓋了公共經濟和公共政策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經濟學、政府管理、公共財政、公共事業管理、社會保障、環境經濟學等。它專注于公共領域的經濟問題和政策挑戰,關注國家、地區和全球層面的公共經濟現象和政策動態,以及它們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公共經濟與政策研究》雜志的編輯團隊由公共經濟學家、政策研究專家和相關領域的學者組成,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權威的學術聲譽。雜志每期都會邀請一流的學者擔任特邀撰稿人,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涵蓋了公共經濟和政策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理論研究、政策分析、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等。同時,雜志還定期推出專題論壇、政策評論和研究動態等欄目,以提供更多的學術資訊和政策參考。雜志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對每篇論文進行嚴格的學術評審和編輯工作,以確保論文的學術質量和價值。雜志還鼓勵學術界與實踐界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推動研究成果的應用和實施。總之,該雜志通過其學術性、專業性和實用性,為廣大學者、研究人員和決策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它不僅是公共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參考,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重要指南。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這顯示了其在經濟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公共經濟與政策研究》期刊還榮獲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經濟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