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國際婦產科學》期刊投稿時,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一、了解審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應仔細了解《國際婦產科學》的審稿周期。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該雜志的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因審稿周期影響論文的發表計劃。
二、避開高峰期
避開高峰期:在節假日或學術假期期間,編輯和審稿人可能無法及時處理稿件。
熱點話題發表后:當某個醫學熱點話題受到廣泛關注時,《國際婦產科學》可能會收到大量與該話題相關的稿件。為了避免與熱門稿件競爭,可以選擇在熱點話題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關注征稿信息
《國際婦產科學》 期刊會定期發布征稿信息,明確說明當前或未來的重點收稿范圍、專題或欄目。投稿者可以密切關注這些信息,根據收稿需求來準備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僅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還能確保稿件與期刊的主題和內容定位相符。
重點欄目:產科生理及產科疾病_綜述、產科生理及產科疾病_論著、產科生理及產科疾病_病例報告、普通婦科疾病及相關研究_綜述、讀者·作者·編者、普通婦科疾病及相關研究_論著、婦科腫瘤研究_綜述、婦科腫瘤研究_論著、婦科腫瘤研究_病例報告等。
《國際婦產科學》投稿須知
(一)文題:各類稿件文題要求鮮明、簡潔、確切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20字內為宜,盡量不用縮略語[各欄目稿件均應附英文的文題及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
(二)摘要和關鍵詞:所有文章均應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應不加評論和解釋、簡潔明確地概括全文主要內容。論著的摘要以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部分組成。摘要均采用第三人稱。英文摘要所用時態需與事情發生時間一致,避免使用復雜句型。各類文稿應有5~8個中英文關鍵詞,關鍵詞應按MeSH詞表(醫學主題詞表)標引,必要時可用自由詞補充。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中文或英文關鍵詞間用分號分隔。
(三)醫學名詞和縮略語:醫學名詞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可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未通過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首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通用名稱。文內首次出現英文縮略語時應注明英文全稱并在前注出中文名稱。
(四)圖表:文中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圖表均隨文排。圖要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病理圖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本刊采用三線表(頂線、欄目線、底線)。
(五) 計量單位:按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2001年出版)。
(六) 統計學方法和符號:詳細描述有關統計研究設計、統計分析方法的選擇、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等。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有關規定書寫,常用① 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_)(中位數用M)。② 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 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④ 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⑤ 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⑥ 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⑦ 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ν。⑧ 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F值、t值、χ2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七)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著錄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綜述參考文獻要求為作者親自閱讀的公開發行的國內外文獻,以30篇左右為宜,以近3年內期刊文獻為主。外文文獻參照PubMed格式著錄。
(八)來稿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省、部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在文題頁左下方以腳注注明:“基金項目:基金名稱x x x x(基金編號x x x x)”,并在首次投稿時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九)根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初審收稿2周內完成,外審和復審4周內完成,投稿后3個月內未接到修稿、退稿通知,則稿件仍在審閱和修改過程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務必事先與編輯部聯系,以避免一稿多投。
(十)來稿一經接受刊登,全體作者親筆簽署版權協議后,文章的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編輯部所有,本刊編輯部有權以紙版、光盤版、電子期刊、APP終端、微信等其他形式出版刊登文章,該文章的任何部分未經本刊編輯部同意不得轉載他處。
四、合理安排個人時間
投稿者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此外,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研究進度和稿件質量,確保在投稿前對稿件進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需要綜合考慮審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個人時間安排等多個因素。通過合理安排投稿時間,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并確保研究成果能夠及時發表。
《國際婦產科學》期刊創刊于1973年,由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是國內公開發行的醫學類學術期刊,國際刊號:1674-1870,國內刊號:12-1399/R,雜志社地址:天津市和平區貴州路94號,以反映醫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為深化醫學改革、繁榮醫學科學服務。
該刊在學術界具有廣泛認可度,其影響力指標表現優異:
核心期刊地位:連續入選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
- 化學文摘(網絡版)
等。
國際婦產科學數據統計
被引次數統計
影響因子統計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