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國家人文歷史》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chuàng)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qū)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稿的特定內容,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宜20個字左右。
(二)參考文獻應選擇公開發(fā)表且以主要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編排。著錄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的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編排。
(三)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須說明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于創(chuàng)新與發(fā)現,以300字左右為宜。
(四)由于編輯部人員有限,并按通行慣例,來稿一律不退,也不保證對每篇稿件均提供詳細的評審意見。
(五)各級標題不得使用引文標示。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國家人文歷史》是一本在文化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10年創(chuàng)刊,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人民日報社主辦,為半月刊,國內統(tǒng)一刊號為CN:10-1110/K,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5-5189。
該刊設置了編讀、年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欄·豐碑、封面故事、封面故事_跟著名著去旅行、圖志、人物、旅行、唯物、書情等欄目,覆蓋文化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文化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
國家人文歷史發(fā)表范例
-
中國文物保護和研究的典范莫高窟:憑借科技再次走向世界
作者:王新春
-
修復一尊至少要三到五個月秦陵兵馬俑的"復活"攻略
作者:周渝
-
簡策汗青今具在走訪中國出土簡牘文保重鎮(zhèn)
作者:李思達
-
從出土到展陳要走多少流程?唐墓壁畫重生記
作者:周渝
-
見證紡織考古肇始與發(fā)展再現千年錦繡華裳
作者:黃薇
-
青銅修復技藝挽留偉大文明離去的腳步
作者:周冉
-
古書畫修復絹本文物上的海派精工
作者:周冉
-
"你手抖,就回家練"古陶瓷修復:理念碰撞下的陣地堅守
作者:周冉
-
預防性保護高科技造就新一代文物醫(yī)生
作者:周冉
-
異地搬遷打造紅色經典西柏坡:革命圣地再出發(fā)
作者:震江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