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國際遺傳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尊重作者確定的署名方式,但作者須在原稿上注明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
(二)中文摘要是具有獨立性、自明性的短文,其撰寫宜在400字以內。應采用結構式摘要格式撰寫,其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項。
(三)中文參考文獻原文若有對應英文,須附英文內容;若無對應英文,無須翻譯。
(四)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一般不使用副題名,中英文題名含義一致。
(五)附注請一律使用當頁腳注的形式,以帶圈①……⑩的方式編號,使用每頁重新編號的方式。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國際遺傳學》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8年創刊,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 哈爾濱醫科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3-1536/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4386。
該刊設置了論著、綜述、研究報告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國際遺傳學發表范例
-
IL-10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疾病易感性的研究進展
作者:李曉丹; 董天皞; 倪虹
-
腫瘤化療藥物中的表遺傳藥理學研究
作者:肖莉; 周翠蘭; 陳琳玲; 高漢林; 廖端芳; 李凱
-
絲/蘇氨酸激酶Pim家族在細胞周期調控和腫瘤發生中的作用
作者:鄧歡; 劉亮明; 張吉翔
-
Bim介導細胞凋亡的調控及臨床意義
作者:邊睿; 陳佺; 朱大海
-
Rett綜合征和DNA甲基化
作者:李美蓉; 張玉稚; 潘虹
-
RAS及其基因多態性與原發性高血壓
作者:李莉; 楊建一; 王文娟
-
GLI基因與肢體發育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作者:張炫; 金春蓮
-
低排泄型高尿酸血癥相關候選基因研究進展
作者:孫玉萍; 姚華
-
《遺傳學報》和《遺傳》雜志征訂啟事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