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科學》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清華大學主辦的政治期刊,2005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國際關系預測、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旨在推動政治學科發展和政治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本刊均視為作者承諾“專投本刊”,作者在3個月內不得另投他刊(若投了他刊,請務必致電本刊辦理退稿手續)。
(二)來稿請附上作者簡介:姓名、單位、技術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了便于聯系,請提供地址、聯絡電話及E-mail。
(三)一級標題居中,二級標題左對齊,三級標題左縮進2格;文中每張圖、表格均應達到出版質量,并在行文中標明其位置。
(四)摘要應寫成報道式摘要,字數為500字以上,采用第三人稱表述,重點報道論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論文所得出的具有獨創性的具體結果和結論;研究目的可用一句話概述,但研究結果和結論必須詳細、具體;專業領域內專家和學者共知的內容不能寫入摘要。
(五)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六)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七)表格應插入正文合適處,表頂寫明表序和表名。圖和表與正文一起編頁。圖稿應清晰。多名作者聯合署名次序以編輯部收到的原稿為準。
(八)如論文屬于基金項目,需注明基金項目類別、項目名稱及編號,多個項目間以“、”分隔。格式如下:基金名稱“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九)論文作者保證該論文為原創作品(復制比<10%),如有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負,本期刊社并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十)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引用的參考文獻請在正文中用方括號和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標在引用處。
三、審稿周期
《國際政治科學》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發行周期為:季刊,期刊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國際政治科學》創刊于200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由清華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旨在推進國際政治的科學研究。主要刊登國際政治學和國際政治經濟學方面的論文,關注國際安全、中國周邊地區、國際關系理論以及中國對外政策的研究成果,并歡迎其他相關領域的稿件投稿。
該期刊特別注重選取研究性的學術論文,鼓勵論文包括問題的提出、文獻綜述、邏輯推導和經驗檢驗等完整的科學論證過程。此外,該期刊也適量刊登學術性強的評論文章。期刊對于編寫規范的方法要求提倡,鼓勵作者參閱本刊注釋體例以確保文章的質量。同時,它并不以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作為科學與否的標準,對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論文都予以同等重視。
作為一本學術期刊,在國際政治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通過刊登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該期刊為國際政治學界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臺。對于研究者來說,閱讀本刊可以及時了解國際政治學和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推動自身研究的深入發展。總而言之,該雜志在國際政治研究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推動國際政治的科學研究和對國際關系的深入理解,在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術進步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時,它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術資源,幫助他們在學術道路上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政治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國際政治科學》期刊還榮獲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政治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