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光譜學與光譜分析》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正文層次標題采用三級標題(引言不編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1、1.1、1.1.1、(1)、(2)、(3)……
(二)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100-200字之間。
(三)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學位學歷、研究方向等。
(四)常用文獻類型及其標識為:普通圖書[M]、會議錄[C]、匯編[G]、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標識位置緊跟文獻題名之后。
(五)腳注用宋體小五號字。中國年號、古籍卷數請用中文數字。其他如公歷年份、期刊卷期號、頁碼等,均請用阿拉伯數字。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是一本在科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1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200/O4,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0593。
該刊設置了原創性論文、研究簡報、動態進展、綜合評述、新技術、新儀器、邊緣學科介紹、新書評介等欄目,覆蓋科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科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發表范例
-
襯底鈍化處理對CsPbBr3量子點薄膜發光穩定性影響
作者:趙海霞; 王新偉; 李如雪; 王登魁; 方鉉; 房丹; 魏志鵬; 王曉華
-
基于ARTS的傅里葉紅外高光譜計算模型研究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王琦; 劉磊; 高太長; 胡帥; 曾慶偉
-
典型塊狀煤的可見-近紅外光譜特征研究
作者:楊恩; 王世博; 葛世榮
-
混凝土硫酸鈉腐蝕產物的高光譜檢測方法研究
作者:汪金花; 曹蘭杰; 徐國強; 封孝信; 吳兵; 張博
-
虉草粗蛋白近紅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作者:季曉菲; 游明鴻; 白史且; 李達旭; 雷雄; 吳婍; 陳莉敏; 張昌兵; 鄢家俊; 閆利軍; 陳麗麗; 張玉
-
基于互信息熵-近紅外光譜的過程模式故障檢測
作者:高爽; 欒小麗; 劉飛
-
中紅外光譜結合向量夾角直接定量三氯蔗糖
作者:粟暉; 潘浩然; 姚志湘; 黃曉程; 劉柳; 劉春水
-
可見/近紅外光譜圖像在作物病害檢測中的應用
作者:張德榮; 方慧; 何勇
-
吳茱萸堿與脂質體模擬生物膜的相互作用:FTIR和DSC研究
作者:顧家毓; 余丹丹; 鄔瑞光
-
咖啡酸分子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作者:陳善俊; 范建; 羅智能; 陳艷; 李松; 張偉斌; 盧念; 韋建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