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國土資源導刊》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注明作者、單位、職稱或職務、聯系方式及郵寄地址。合著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確定先后次序。
(二)摘要和關鍵詞:摘要300字左右為宜,要求客觀反映文稿的主要內容;關鍵詞為3-5組。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均需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三)題目、內容提要、關鍵詞來稿題目限20個字以內,副標題不超過18個字;內容提要字數在300字以內;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以分號隔開。英文標題需注意大小寫問題,英文關鍵詞統一小寫(本當大寫的單詞除外)。
(四)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獻務必與原文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至3名全部列出。
(五)正文采用宋體五號。凡另起一行的整段引文用五號楷體,前(左)面縮進四格,后(右)面不縮進。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國土資源導刊》是一本在地質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4年創刊,由湖南省自然資源廳主管,湖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主辦,為季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3-1407/P,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2-5603。
該刊設置了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生態、礦產與環境地質、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方法等欄目,覆蓋地質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地質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國土資源導刊發表范例
-
河南省地質災害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互相影響
作者:任國喜; 石寶山; 張春生; 劉小二; 來亞芳; 楊魯玉
-
精準扶貧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重點區域選擇研究
作者:王欣星; 彭澤露; 李春
-
株洲市城市擴展及其驅動力分析
作者:羅春
-
遙感影像融合在變化監測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鄧潔; 劉艷豐
-
廣西河池地區巖溶石漠化遙感特征測度方法研究
作者:劉澤東
-
不動產統一登記存量數據整合利用淺析
作者:肖威娜
-
基于MapGIS的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庫輔助軟件設計及應用
作者:劉鐵標; 趙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