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國外醫藥》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字。
(二)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字準確、文字精練。并具原創性,不侵犯他人著作權,稿件未投它刊,未在其它任何期刊(包括內部出版物)刊登或研討會上發表過(特約除外)。
(三)正文用五號宋體,表題、表格正文、表注用小五號宋體,行距1.25倍或1.5倍。來稿不要分欄。
(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工作單位二級部門、職務、職稱等,置于文章首頁頁腳。
(五)摘要應寫成報道式摘要,字數為500字以上,采用第三人稱表述,重點報道論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論文所得出的具有獨創性的具體結果和結論;研究目的可用一句話概述,但研究結果和結論必須詳細、具體;專業領域內專家和學者共知的內容不能寫入摘要。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國外醫藥》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主管,中國醫藥集團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127/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8751。
該刊設置了論著、綜述、研究簡報、編譯、論壇、文摘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國外醫藥發表范例
-
靶向毒力來發現和鑒定抗念珠菌病藥物
作者:詹洪洪(編譯); 向小洪(審校)
-
毒力因子作為抗隱球菌的藥物靶標
作者:李欣遠(編譯); 向小洪(審校)
-
白色念珠菌麥角甾醇的儲存、調節和功能
作者:韓敘(編譯); 廖國建(審校)
-
棘白菌素抗真菌藥物的耐藥機制
作者:李藍楊(編譯); 付琛(審校)
-
念珠菌屬對氟康唑的耐藥性:當代視角
作者:湯雪文(編譯); 曹明樂(審校)
-
噬菌體作為藥物治療存在的挑戰和機遇
作者:向宇波; 王卉; 石廷玉
-
噬菌體療法——從理論研究走向臨床
作者:趙凱麗(編譯); 樊祥宇(審校)
-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研究進展
作者:趙留明(編寫); 劉志鑫(編寫); 趙國江(編寫); 馮連順(審校)
-
鮑曼不動桿菌在二級綜合醫院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作者:楊阿寧; 熊光英; 徐琳; 羅賢云; 曾超; 徐波; 趙德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