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光學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論文要求有題名、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名稱,省市郵編)等內容一份。
(二)參考文獻:應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新近原始文獻,避免引用非公開出版的文獻。
(三)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做主語,50-200字為宜。
(四)因人力、財力有限,來稿一般不退,自稿件寄出之日起3個月后作者可自行處理。
(五)文中需進一步解釋的內容作為頁末注釋,用宋體五號字。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①②③。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光學學報》是一本在科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1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光學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主辦,為半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1-1252/O4,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253-2239。
該刊設置了綜述、大氣光學與海洋光學、光纖光學與光通信、幾何光學、全息、圖像處理、成像系統、儀器,測量與計量、機器視覺、光學設計與制造、光學器件、物理光學等等欄目,覆蓋科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科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光學學報發表范例
-
室內可見光通信系統的光源布局優化及性能分析
作者:陳泉潤; 張濤
-
基于無源相位調制器的光纖電流互感器設計
作者:齊躍峰; 馮麒; 張瑾; 張鑫; 王明君; 田東升; 李衛
-
基于分塊壓縮感知理論的太赫茲波寬光束成像技術
作者:王與燁; 任宇琛; 陳霖宇; 李長昭; 張超; 徐德剛; 姚建銓
-
基于稀疏編碼和卷積神經網絡的地貌圖像分類
作者:劉芳; 王鑫; 路麗霞; 黃光偉; 王洪娟
-
基于最優Atlas多模態圖像的非剛性配準分割算法
作者:石躍祥; 陳才
-
基于線性嵌入和張量流形的高光譜特征提取
作者:馬世欣; 劉春桐; 李洪才; 張耿; 何禎鑫
-
基于鎖相光子計數測量的單像素空間頻率域成像系統
作者:趙寬心; 李同心; 侯茜; 但邁; 高峰
-
一種板型物體混疊場景的快速分割算法
作者:魯榮榮; 朱楓; 吳清瀟; 崔蕓閣; 孔研自; 陳佛計
-
多級離散小波變換的高效超大規模集成架構
作者:張盼; 張為
-
基于參考靶標的線結構光傳感器標定
作者:周京博; 李玥華; 秦志英; 黃風山; 武哲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