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肝臟》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二)文稿中圖表數據應準確無誤,且與正文一致;圖片需為可編輯的矢量圖。
(三)書寫順序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英文題目、英文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英文作者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四)標題之下如“(1)(2)”和“①②”序數不分行顯示。
(五)詳細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書名(或文章名)、出版地點、出版單位(或期刊名)排序。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肝臟》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2年創刊,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上海市醫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1-1775/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8-1704。
該刊設置了前沿、探索與爭鳴、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癌、肝功能衰竭、其他肝病、短篇論著、綜述、病例報道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肝臟發表范例
-
FDA關于DILI上市前評估指南及其修訂
作者:宮麗崑
-
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基礎的抗腫瘤免疫治療相關肝損傷
作者:蔡大川
-
對DILI指南修訂的進一步考慮
作者:于樂成
-
不同抗病毒治療方案在接受放療的HBV相關性肝細胞癌中的作用
作者:何雅婧; 張植明; 何偉猛; 侯金林
-
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出現ALT一過性升高的臨床意義
作者:趙晶晶; 韓方正
-
血清白細胞介素-33與系統性紅斑狼瘡肝損傷的相關性
作者:鐘玉釵; 陳占玲; 莫偉平; 張拔山; 胡可丁
-
早發及晚發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圍生兒結局觀察
作者:李亞男; 韋娟冰
-
果糖誘導肝脂肪變性細胞模型建立及評價
作者:賀雯茜; 楊金玉; 徐艷嬌; 蘭露露; 張程亮; 劉東
-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及病理特征
作者:曹俊英; 盧君瑤; 白玉盤; 袁小凌; 包玉潔; 許潔
-
肝硬化并門靜脈血栓脂代謝相關差異蛋白的研究
作者:熊靜平; 范曉棠; 張躍新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