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時請提供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別、職務職稱、學位及所從事專業等情況,通訊作者必須注明聯系電話和E-mail。
(二)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三)本刊編輯將對采用的來稿進行必要的技術上的處理,一般不刪改內容,如果需要將與作者聯系。
(四)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五)規范使用參考文獻,核對準確,一律采用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序號格式為①、②……。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州中醫藥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425/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7-3213。
該刊設置了病毒肺炎中醫診療、中醫證候研究、臨床研究、針灸與經絡、中藥藥理與質量、基礎研究、名醫傳承、理論探討與文獻研究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發表范例
-
早熟方治療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患兒的臨床療效研究
作者:石艷紅; 范文萃; 徐雯
-
丹參注射液聯合介入治療對膝下動脈缺血患者的預后研究
作者:梅世偉; 鄧志真; 羅輝; 葉志球; 劉文導; 孟凡喆; 常鋼
-
林氏正骨推拿治療青少年頸性眩暈的多中心臨床評價研究
作者:龍喜; 馮丹; 胡朝耀; 朱沛榮; 盧龍生
-
穴位埋線聯合中藥治療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影響的臨床研究
作者:姜梅芳; 朱晶瑜; 陳朋; 王樹慶
-
針藥并舉治療濕熱蘊結型痛風的臨床研究
作者:陳安娜; 鄒練強; 張劍勇; 張燕英
-
張氏三線九點埋線法治療頑固性面癱的臨床療效觀察
作者:趙蘭風; 馬洪舉; 林國華
-
按脊松樞法結合蜂針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觀察
作者:佘瑞濤; 李萬瑤; 劉國科; 林遠方
-
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療效觀察
作者:王媛媛; 吳加花; 陳佩儀
-
針刺療法調節IBS-D大鼠腸道菌群結構和促進腸緊密連接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湘力; 蔡敬宙; 林泳; 劉小寧
-
針灸療法治療運動性疲勞的抗氧化應激機制探索
作者:劉瑞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