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駐村幫扶工作方案大全11篇

      時間:2022-02-18 09:01:39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駐村幫扶工作方案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赤陂新村移民點位于吉永線,全村有76戶,人口224人,以王姓氏為主,全村耕地面積2500畝,林地面積7600畝。該村已列為江西省移民示范重點村,為抓好該移民新村的建設,經村民大會選舉產生了以王群生、王山荀、王財潤、王堅園4人組成的赤陂村理事會,王群生為理事長。

      二、工作特色

      1、成立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局劉炎香局長為組長,社保局陳金根局長為副組長,肖子杏、周聘德通同志為成員的吉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新農村建設駐赤陂村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2、以村莊規劃為基礎,以“五通一氣”為重點,以“三清三改”為配套,建設農民新家園:駐村工作組成員協助該村理事會和安塘鄉政府,邀請專業人員,對安塘赤陂村進行村莊遠景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要求分階段實行。截止12月底,已出資17萬元,為硬化通村公路565m,硬化巷道3968m2,硬化率達92%,綠化面積2000m2,修建排水溝612m,埋設涵管4處,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戶通自來水,100%,有69戶農戶改建了三翁式水沖廁,興建垃圾池4個,拆除殘垣斷壁2650m2。

      3、以農村增收為目標,以結構調整為手段,以技術推廣為動力,發展農村新經濟:一是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201 1年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駐村幫扶工作組通過多方調查,收集多項致富信息,培養王玉民養殖肉牛11頭,年產值達8000元;為8位溫氏養雞戶提供返鄉農民工小額擔保貸款,出欄4批,每戶可純掙6000元;扶持王茂德科學種植水稻75畝,年純收入近20000元;號召村民試種西瓜,每戶可創收240元;完成油茶林改造200畝,通過油茶林改造,全村摘油茶籽21000斤,產油6000余斤;種植蜜柚168畝、葡萄100畝。二是駐村工作組與村理事會全力合作,積極爭取浙江客商周老板,投資35萬元,在該村南部興辦一個磚廠,村小組年創利2.6萬元。

      篇(2)

      一、基本情況

      鄉現有精準扶貧村3個,精準扶貧戶443戶,一般貧困村7個,貧困戶1116戶。2015年脫貧解困貧困戶70戶貧困人口300人;2016年實現149戶400人脫貧;2017年實現116戶352人脫貧;2018年實現108戶342人脫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3個精準扶貧村、7個一般貧困村根據村情實際制定了扶貧工作方案;經鄉黨委研究決定,每名干部聯系2—3名貧困戶,根據貧困戶的脫貧需求和發展愿望,為每戶貧困戶量身制定了脫貧措施、發展規劃;其中村、村、村三個精準扶貧村派駐了“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成效明顯。

      二、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成立機構。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干部駐村工作,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日常辦公;根據我鄉扶貧開發工作的實際,制定了《鄉全力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方案》并下發到各村。

      2、強化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召開村社干部會、群眾會、院戶會、辦黑板報、大張旗鼓地采用張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標語,制作精準扶貧工作展板等方式大力宣傳精準扶貧工作,真正做到了精準扶貧工作人人皆知,人人盡知,營造了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更加堅定了廣大干群全力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

      3、嚴格管理,逗硬考核。根據巴委辦〔2015〕64號文件要求,鄉黨委與“第一書記”簽訂了《目標責任書》,細化了“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及年度工作目標,每位“第一書記”都建立了工作檔案;對“第一書記”在村工作時間、廉潔自律、工作實績等方面組織專班專項督查,嚴格考核;同時,鄉上力所能及地為“第一書記”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確保“第一書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三、下一步打算

      篇(3)

      一、基本情況

      鄉現有精準扶貧村3個,精準扶貧戶443戶,一般貧困村7個,貧困戶1116戶。2015年脫貧解困貧困戶70戶貧困人口300人;2016年實現149戶400人脫貧;2017年實現116戶352人脫貧;2018年實現108戶342人脫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3個精準扶貧村、7個一般貧困村根據村情實際制定了扶貧工作方案;經鄉黨委研究決定,每名干部聯系2—3名貧困戶,根據貧困戶的脫貧需求和發展愿望,為每戶貧困戶量身制定了脫貧措施、發展規劃;其中村、村、村三個精準扶貧村派駐了“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成效明顯。

      二、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成立機構。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干部駐村工作,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日常辦公;根據我鄉扶貧開發工作的實際,制定了《鄉全力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方案》并下發到各村。

      2、強化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召開村社干部會、群眾會、院戶會、辦黑板報、大張旗鼓地采用張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標語,制作精準扶貧工作展板等方式大力宣傳精準扶貧工作,真正做到了精準扶貧工作人人皆知,人人盡知,營造了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更加堅定了廣大干群全力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

      3、嚴格管理,逗硬考核。根據巴委辦〔2015〕64號文件要求,鄉黨委與“第一書記”簽訂了《目標責任書》,細化了“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及年度工作目標,每位“第一書記”都建立了工作檔案;對“第一書記”在村工作時間、廉潔自律、工作實績等方面組織專班專項督查,嚴格考核;同時,鄉上力所能及地為“第一書記”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確保“第一書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三、下一步打算

      篇(4)

      二、駐村工作保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實行包聯制度;三是營造幫扶氛圍。

      三、駐村工作進展:在縣委、縣政府,縣級相關單位,鎮黨委、鎮政府和新農隊的指導幫助下,贏得了斗華村黨總支"一班人"的大力支持,既定的駐村工作目標逐項順利推進。

      (一)黨建工程。一是制定了《縣委辦公室黨支部與斗華村黨總支開展"幫扶聯創"活動實施方案》;二是成立"幫扶聯創"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幫扶聯創"具體工作;三是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羅富生和縣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梁啟昌親自到斗華村委會講黨課;四是縣委辦公室在資金及物資上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幫助協調抗旱應急資金30000元,安排工作經費8000元,配備筆記本電腦、打印機,購買床架、被褥等生活用品,為駐村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二)保水工程。一是有498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款338134元修復大沖壩,4月20日破土動工,6月底完工,可以蓄水4,5萬立方米;二是投資113萬元對老熊箐?。ǘ┬退畮爝M行除險加固,5月13日破土動工,計劃10月底完工;投資87萬元對迤河?。ǘ┬退畮爝M行除險加固,5月15日破土動工,計劃10月底完工;三是新修20 立方米的小水窖 100個,已澆灌55個。

      篇(5)

      進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貧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人口進行預警監測和處置,全面完成“大排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常態化開展扶貧對象“回頭看”“回頭幫”,確保建檔立卡脫貧戶2020年在現行標準下實現穩定脫貧、邊緣戶不致貧,有效防止出現新的絕對貧困,達到“零返貧、零致貧”目標,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掉一人”,奪取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二、明確對象

      (一)監測對象

      1.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國扶系統”)2019年度已標注的52戶脫貧監測戶和已錄入的82戶邊緣戶。

      2.除國扶系統2019年度已標注的脫貧監測戶之外的1618戶脫貧戶。

      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貧風險的非建檔立卡農戶。

      (二)分級管理

      1.紅色監測對象。國扶系統2019年庫中已標注的脫貧監測戶和已錄入的邊緣戶;預估今年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5000元(不含)或因自然災害、突發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兩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項有可能不達標的,若為脫貧戶則在國扶系統中標注為脫貧監測戶,若為非建檔立卡農戶則在國扶系統中錄入為新增邊緣戶。

      2.黃色監測對象?!皟刹怀钊U稀本_標,預估當年家庭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含)但低于10000元(不含)的脫貧戶。

      3.綠色監測對象?!皟刹怀钊U稀本_標,預估當年家庭人均純收入超過10000元(含)的脫貧戶。

      (三)監測原則

      堅持2020年“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監測對象不申請,評定工作不宣傳,結果不公示。

      三、監測內容

      重點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對監測對象的住房、教育、醫療、安全飲水、收入、就業、生活狀態等變化情況進行監測。

      四、監測方式

      鎮、村三級聯動、建立從上到下、自下而上的雙向監測、靶向預警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充分利用國扶系統、建檔立卡手機app、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以下簡稱“大數據平臺”)等信息化工具,結合適時入戶走訪,對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人口進行預警監測,常態化開展扶貧對象“回頭看”“回頭幫”,全面完成“大排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并在大數據平臺上完善相關信息數據。

      五、監測步驟

      按照“排、訪、評、錄、測、補、銷”七步工作法對監測對象進行篩查確定、動態監測、分類幫扶、補短銷號,具體步驟為:

      (一)初篩初定

      第一步:精準“排”。在3月25日前,由村“兩委”、第一書記負責,駐村幫扶干部、網格化精細管理工作隊成員參與組成工作隊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將“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不穩定,以及平時掌握的上訪、、群眾反映較多的困難家庭戶作為擬監測對象,集中一次入戶排查。

      第二步:重點“訪”。鎮黨委、政府統籌組織力量對村上報的初步監測名單開展入戶走訪,重點核實“兩不愁三保障”穩定實現情況,是否存在返貧、致貧風險,在進村入戶過程中,對新發現其他家庭生活困難的農戶,按照監測對象評定標準,進行核實并綜合評定是否符合監測對象條件。

      第三步:綜合“評”。

      1.村級初評。村委會排查匯總初步監測對象名單后,第一時間組織“村兩委”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干部等人員召開專題會進行初評,提出初評意見。形成初評意見后,在統籌組織人員逐戶核實的基礎上,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復核,形成書面評定結果反饋到鎮上。

      2.鎮上評定。鎮扶貧辦對村上反饋對象名單,組織力量開展動態監測,并據此開展暗訪督查督辦。

      (二)準確鎖定

      第四步:準確“錄”。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根據鎮扶貧辦審定的名單,入戶采集新增監測對象信息,組織人員及時在國家系統中錄入相關信息,分類建檔管理,紅色監測對象在國扶系統中錄入為新增邊緣戶或標記為脫貧監測戶,由扶貧開發局把國家子系統中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導入大數據平臺,形成防止返貧致貧監測臺賬;黃色監測對象由鄉(鎮)、村同時建立臺賬管理;綠色監測對象由各村自行建立臺賬管理。

      第五步:每月“測”。村“兩委”或駐村工作隊重點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每月對監測對象進行一次動態監測,要實地入戶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對“兩不愁三保障”出現缺項的,由村“兩委”或駐村工作隊及時在大數據平臺上標注預警。若預警對象原為黃色或綠色監測對象,則先在國扶系統錄入為邊緣戶或標記為脫貧監測戶,待導入大數據平臺后按上述步驟標注預警。

      (三)分類幫扶

      第六步:分類“補”。根據分級對象、分類實施幫扶措施:

      1.紅色監測對象。以“補”為主,對照今年脫貧標準補齊短板。對于收入不達標的優先安排公益性崗位、協調就近和外出務工等途徑增收,對收入不達標且無勞力的,民政部門負責加強兜底政策扶持;對于飲水安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保障方面不達標的,由水務、教育、衛健、住建等負責補齊短板。

      2.黃色監測對象。以“扶”為主,根據監測對象勞動力狀況和收入結構,制定幫扶措施。通過就業創業培訓、種養殖技術指導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壯大產業規模,多元促進增收,提高脫貧質量。若監測等級升級為紅色,則按紅色監測對象開展監測和幫扶。

      3.綠色監測對象。以“引”為主,突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主題,加強扶志扶智教育等激勵機制,樹立脫貧榜樣。若監測等級升級為黃色或紅色,則按黃色或紅色監測對象開展監測和幫扶。

      六、時間安排

      (一)及時開展評定,準確錄入信息。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監測對象評定工作。4月20日前,完成評定紅色監測對象信息錄入工作,4月25日前,完成黃色、綠色監測對象臺賬建立工作。

      (二)加強監測幫扶,限時完成補短。從4月開始,每月開展一次動態監測,及時制定每戶補短措施,做好監測對象的對標對標補短和幫扶救助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紅色預警監測對象的對標補短和幫扶救助措施,全面銷號。

      (三)全面鞏固提升,提高脫貧質量。7至12月,對當月監測新發現確定的紅色預警監測對象,及時落實對標補短和幫扶救助措施,立行立改,及時銷號。

      七、工作要求

      篇(6)

      全面調查脫貧質量和脫貧攻堅成效,調查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獲得幫扶和參與脫貧攻堅項目情況等,為分析脫貧攻堅成效、總結脫貧攻堅成果提供真實準確的統計信息。

      二、調查對象

      本次脫貧攻堅調查對象為全鎮原22個行政村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

      三、調查標準時點

      調查標準時點為2020年12月31日。

      四、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建檔立卡戶基本情況、“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主要收入來源、獲得幫扶和參與脫貧攻堅項目情況,及行政村基本公共服務情況等。

      (一)建檔立卡戶調查表

      主要包括建檔立卡戶基本情況、“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獲得幫扶和參與脫貧攻堅項目情況、主要收入來源等內容。

      (二)行政村調查表

      主要包括行政村基本情況、基本公共服務、經濟與扶貧參與、村組織建設、駐村幫扶等內容。

      五、調查方法

      (一)清查摸底方法

      以2019年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資料為基礎,對調查范圍內的全部建檔立卡戶進行清查摸底,整理形成調查底冊。

      (二)調查登記方法

      《建檔立卡戶調查表》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基本信息直接從國家扶貧信息系統轉錄,不需現場調查。另一部分為現場填報指標由調查工作組按照建檔立卡戶調查底冊逐戶填報。《行政村調查表》由鎮普查機構組織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填報,經縣級審核后,由派駐調查工作組負責現場錄入。

      (三)數據采集報送方法

      調查對象數據及相關信息使用智能終端采集、在線報送的方式獲取。

      六、工作步驟

      7月10日前,根據縣脫普辦要求逐一確定調查人員,組建調查工作組,報縣脫普辦審定。

      8月20日前,鎮普查機構制定本鎮調查工作方案,報縣脫普辦審核。

      8月20日至31日,參加省、市、縣脫貧攻堅調查培訓。完成本鎮清查摸底、現場登記業務培訓。

      9月1日-9月8日,開展清查摸底工作,填報紙質表冊,經各村村委會及政府分別審核蓋章確認后,由村兩委或駐村工作隊使用小程序錄入。以村為單位,收集清查摸底相關紙質摸底表、特殊戶情況說明等資料。以鄉鎮為單位,將清查摸底資料送縣脫貧普查辦歸結存檔。

      9月4日-9月11日,組織填報行政村調查表。報送縣脫貧普查辦審核后,由派駐調查工作組用小程序錄入。

      9月9日-10日,做好現場登記調查設備及軟件安裝準備,向調查對象告知調查有關事宜,做好涉及調查的輿情監測及引導處置工作,準備好調查用具用品及應急物資。

      9月11日-9月30日,調查人員開展現場登記。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局意識

      要深刻認識到開展非國家貧困縣脫貧攻堅調查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應該切實提高站位、深化認識,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做實做細調查工作。

      (二)嚴格執行方案,保證數據質量

      篇(7)

      一、工作措施

      圍繞工作職責,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主要概括為“五個強化”: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壓實了各自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做、有人管。定期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計劃安排、項目和資金落實等進行研究部署,使工作有章可循、穩步推進。二是強化措施保障。對貧困村組通村路建設做到“三個優先”:一是在項目立項上給予優先;二是在檢查驗收上給予優先;三是在資金撥付上給予優先。三是強化溝通協調。建立健全部門負責、合力推進的基礎設施扶貧聯合工作機制。主動協調財政、水利、電力、電信、文化等部門對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強化督查整改。切實加強對基礎設施扶貧工作的督促檢查力度,建立每月一督查、每季一通報、年底一評比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推進。五是強化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專項治理,堅決糾正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著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現象,為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作風保證。

      工作成效

      我局在推進全縣脫貧攻堅中堅持全縣工作“一盤棋”,穩扎穩打,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到位,交通扶貧工作全面完成。

      日常工作全面跟進。

      一是積極開展新春行調研工作。利用春節期間,深入開展幫扶走訪,并對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和村干部進行拉家常訪談,重點圍繞產業發展謀劃、幫扶措施精準、產業扶貧效果、和工作作風等方面開展務實接地氣的調研工作,摸清發展現狀、找準突出問題、厘清思路對策,并形成書面報告上報扶貧辦;二是全面推進扶貧信息化管理。結合全縣扶貧工作新要求,我局在原有XX村XX戶幫扶對象基礎上,新增XX、XX、XX和XX村等XX戶幫扶對象。為進一步摸清XX戶貧困戶家庭基本情況,提升扶貧信息系統數據質量和管理水平。在2月底前全部將扶貧信息系統建檔立卡數據精準導入江西省精準脫貧大數據平臺,完成存疑數據的全面核實核準和比對銜接工作;三是制定了2019年全縣交通基礎設施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年初制定了全年交通基礎而設施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年內目標完成縣道升級改造XX公里,鄉村道窄路面拓寬改造XX公里,危橋改造建設XX座,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XX公里。2019年交通扶貧項目XX個,農村公路建設投資X億,進一步夯實基層群眾的通行基礎;四是扎實推進作風問題專項治理。2-4月制定完善開展交通基礎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并開展自查自糾,發現共性問題6個,并列出清單、建立臺賬和列出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及時進行了整改。五是提升幫扶干部工作能力水平。4月份,組織10名股級干部到縣委黨校開展幫扶工作業務培訓班學習,提升幫扶干部政策理論水平和幫扶業務能力。7月上旬,局集中組織幫扶干部開展幫扶業務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幫扶干部業務知識水平。六是全面落實APP簽到和日志填報。局21名幫扶干部都按照扶貧辦要求安裝了脫貧攻堅APP軟件,及時簽到打卡,嚴格幫扶工作紀律,全部幫扶干部堅持每周到幫扶對象家中走訪慰問,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幫助貧困戶解決一些生產生活問題,記錄貧困戶生產生活日志、堅定了貧困戶脫貧的信心。七是制定了夏季整改方案和問題整改措施。結合春季攻勢幫扶走訪存在的問題,局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制定了夏季整改方案,并結合本職工作,對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實行臺賬管理銷號處理,注重從工作作風入手,改進幫扶方式,局組織了2次交通扶貧項目督查,并召開了項目建設推進會。加大思想幫扶和脫貧攻堅政策宣傳,做到扶貧政策深入民心。八是秋冬會戰全面抓落實。對照交通扶貧工作目標和任務,查漏補缺,全面抓好各項工作掃尾。全年組織扶貧內部督查

      3次,對幫扶運管所駐村書記工作不力進行干部誡勉談話1次,發動干部職工向困難群眾開展了2次慈善一日捐活動,共捐款4000余元,捐書捐物200余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村莊整治工作中的改廁工作成效顯著,全縣XX個貧困村莊改廁工作全部完成。項目資金管理規范,按項目進展情況有序發放。

      篇(8)

      圍繞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長遠發展,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新機制,完善產業扶貧新模式,在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打通制約消費扶貧的痛點、難點和堵點,著力激發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著力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著力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應水平和質量,著力推動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加快發展,著力推動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融入市場。

      二、實施范圍

      以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為主要支持對象,協同拉動非貧困村和非貧困戶農產品銷售,以購買貧困群眾農特產品和服務為主要手段,廣泛動員民政系統干部職工及社會組織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三、開展方式

      1.自發參與。引導干部職工及家屬并動員親友購買幫扶村出產的特色農產品,提倡局機關、局屬事業單位并動員相關民政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優先采購幫扶村出產的農產品,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方式,購買和協調銷售貧困戶農副產品,促進貧困地區特色產業輸出。

      2.工會引導。鼓勵所屬各工會到幫扶村組織開展工會活動,采購會員節日福利物資時優先選擇幫扶村出產的農產品。

      3.食堂直供。倡導有自辦食堂的單位,及有意愿的民政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協調配送服務供應商與幫扶村建立穩定的農產品定向直供機制。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科室、基層事業單位高度重視消費扶貧工作,積極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協調組織好所服務單位或社會組織,做好消費扶貧工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篇(9)

      二是制訂了全縣扶貧攻堅計劃。圍繞2017年全面“脫貧摘帽”的奮斗目標,科學制訂全縣三年脫貧工作規劃,細化路線圖,明確時間表,縣里脫貧規劃為“1347”工程,即橫下一條心、利用3年時間、通過四個一批方法,完成7萬人脫貧。計劃2015年脫貧10個貧困村、28174名貧困人口,2016年脫貧33個貧困村、21234名貧困人口,2017年脫貧29個貧困村、21243名貧困人口?,F已將貧困村脫貧計劃落實到村,貧困戶脫貧計劃已下達到鄉鎮村,村級正在落實到貧困戶。

      三是選派了駐村幫扶工作隊。7月31日,我們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選派了292個駐村扶貧工作隊和98個重點村、后進村、難點村第一書記,并動員45家重點民營企業開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個全覆蓋”,即全縣所有村扶貧工作隊全覆蓋,貧困村、后進村和難點村派駐第一書記全覆蓋,縣領導聯系鄉鎮包重點村全覆蓋,縣直單位參與精準扶貧全覆蓋,重點民營企業聯系重點村全覆蓋。該項工作得到了省委辦公廳的肯定,見《督辦通報》第25期。7月31日上午,縣委召開了千人動員大會進行動員,并舉辦了業務培訓。當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隊員全部進村入戶開展工作。目前,工作隊基本完成貧困戶識別、復核、確認工作。

      四是進行了扶貧工作現場推進和督辦。8月24日,縣委書記__在__廟鎮主持召開了全縣精準扶貧現場推進會,會議參觀了__廟精準扶貧工作現場,傳達了全市精準扶貧現場會精神,各鄉鎮黨委書記分別就各自的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表態發言。會后,各鄉鎮分別召開了縣直機關、各村支部書記、縣駐村第一書記、縣駐村工作隊隊長、聯絡組長參加的精準扶貧動員大會,圍繞“四個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個時間節點進行了具體安排。9月2日,攻堅辦再次組織5個督查組對全縣駐村工作隊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督辦。

      五是召開了縣委縣政府高規格會議。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別召開2次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精準扶貧相關工作。8月28日召開了縣委四屆九次(擴大)會議,討論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會上縣委縣政府與鄉鎮黨委、政府簽訂了脫貧攻堅任務軍令狀,縣扶貧攻堅辦公室與扶貧工作隊簽訂了“駐村幫扶責任書”。這次會議從思想上進行了誓師動員,從工作上進行了督促落實,引導和推動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堅定信心和決心,強化責任和擔當,把思想認識統一到扶貧攻堅上,把工作重心轉移到開展精準扶貧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幫助群眾脫貧上。

      六是擬定了相關政策支撐文件。除了出臺縣委縣政府《關于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之外,擬定了《關于推進產業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__縣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__縣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工作方案》、《__縣精準扶貧時間表和路線圖》等相關政策文件,還有幾個文件正在積極擬辦修訂之中,準備近期出臺。

      七是創辦了小額信貸扶貧試點??h扶貧辦與縣農商行聯合創辦扶貧小額信貸試點,通過市場手

      段運作扶貧開發,利用有限的扶貧資金撬動信貸資金,拉動社會資金,解決貧困戶借款難的問題,創新了市場主體幫帶貧困戶利益聯接機制。7月23日全市扶貧小額信貸創新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肯定了我縣扶貧小額信貸“12345”扶貧模式(即搭建“一個信貸平臺”,突出貧困人口和市場主體“兩個主體”, 嚴格評級授信、項目推薦、貸款發放“三個步驟”,確保指標落實、項目直扶、幫扶帶動、驗收考核“四個到戶”, 打造瞄準特困群體、落實特惠政策、形成扶貧合力、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壯大特色產業等“五項特色”)。目前這項媒體宣傳的“金融扶貧__樣板”工程,已向282戶發放貸款3220萬元,落實幫扶貧困戶315戶、1812人。八是開展了扶貧攻堅的密集調研。縣“四大家”領導分別帶隊到各自的扶貧聯系點開展精準扶貧調研,通過走訪座談、解剖典型等方式,認真聽取群眾脫貧的愿望和想法,總結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進一步摸清貧困底數、理清扶貧思路、完善脫貧舉措。同時,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縣衛計局、民政局、扶貧辦等部門分別對因病致貧人口、農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貧移民搬遷對象等進行專題調研,為制定完善精準扶貧規劃和政策體系提供有益參考。同時認真準備接待,圓滿完成了省市各級領導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的調研任務,其中省委領導傅德輝常委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開展各種精準扶貧示范點建設。1、扶貧搬遷示范點城司率先已爭取到6.3億元農發貸款,計劃縣級辦6個示范點,每個鄉鎮辦1-2個示范點,然后全面推開;2、辦產業扶貧示范點和市場主體幫帶貧困戶示范點;3、培訓轉移貧困戶勞動力示范點;4、電商扶貧示范點。各示范點創建工作由指揮部下設工作專班和牽頭單位以及各鄉鎮具體負責落實。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工作進展不平衡。各鄉鎮各部門之間相比,有的鄉鎮和部門領導認識高、動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工作專班和牽頭單位沒有進入工作狀態,沒有盡到工作職責和牽頭之責,導致工作被動滯后。二是工作推進速度不快。相比兄弟縣市羅田來說,我們工作總體推進速度稍緩,沒有掀起扶貧攻堅的態勢,沒有真正形成強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顯。相比上級領導的要求和貧困群眾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顯,工作特色不突出。

      一是落實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全縣貧困戶重新精準識別完成后,要落實全縣各級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并實行包保責任制。在分類鎖定貧困對象后,要依據貧困戶家庭情況、資源稟賦、身體狀況、技能條件,按照“一戶一法”的辦法因戶施策,制定 “六個一”精準脫貧計劃: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個發展項目,一戶一種致富技能,一戶一個包扶干部,一戶一個脫貧時間,一戶一個幫扶措施,建立精準幫扶臺賬。

      二是落實市場主體幫扶機制。目前正在調查摸底全縣市場主體的情況,落實市場主體幫扶機制,積極推動產業扶貧,方式主要為以下五種:一是龍頭企業+貧困戶,二是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三是家庭農場+貧困戶,四是專業大戶+貧困戶,五是電商平臺+貧困戶。

      三是層層落實減貧計劃。各鄉鎮的減貧計劃要到村到戶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實“三化”:1、落實信息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聯網貧困信息大數據平臺,逐戶分析致貧原因,逐條錄入指標信息,逐類制定幫扶方案,全方位幫扶,全過程監督。2、落實清單化。逐村逐戶制定脫貧計劃,建立脫貧“任務清單”,制定幫扶“責任清單”,形成核查“進展清單”,明確“問題清單”,實行跟蹤銷號管理。3、落實圖表化。制作精準扶貧工作手冊,鄉鎮、村繪制精準扶貧路線圖和產業發展規劃圖及時間表。

      四是建立八個方面的政策支撐體系。由各牽頭單位負責制定七個政策支撐文件,一是產業扶貧方案(縣農業局),二是搬遷扶貧方案(縣住建局),三是醫療救助扶貧方案(縣衛計局),四是教育助學扶貧方案(縣教育局),五是培訓就業扶貧方案(縣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貧方案(縣民政局),七是整合資金實施精準扶貧的意見(縣財政局)。另外承擔村級道路、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電力保障等十項重點工作的部門要分別制定各自的行業精準扶貧工作方案。

      篇(10)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和我省《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及縣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要點,貫徹執行精準扶貧戰略決策,以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穩定增加收入為主要任務,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園的愿望,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精準幫扶到戶的精準脫貧共建戰略,到2020年年底,色柯鎮幸福一村建檔立卡已脫貧的貧困人口繼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

      三、工作思路

      2020年幫扶工作中,我局將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強化責任感和緊迫感,脫貧攻堅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防止松懈、防止滑坡,精準發力去結對幫扶,樹立“扶貧先扶智”的理念,按照“思想幫扶激發內生動力、資金幫扶改善家庭環境、精準施策提供幫扶效果”的工作思路,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幫扶措施

      篇(11)

      村位于后方,與毗鄰,距離市城區7公里,有7個農業合作社,總戶數262戶、875人,其中黨員26人,土地面積629畝,已建成水泥村道路1.9公里。農業產業主要有啤酒桃600畝;柚子150畝;枇杷200畝;成立水果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

      二、存在的問題

      1、村產業結構不足,集體經濟發展思路不太清。

      2、村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普遍較低,需加強對勞務人員的技能培訓。

      3、村莊基礎設施差,全村主要是散居形式,新農村建設滯后。

      三、幫扶措施及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新强|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精品色视频ⅹxxx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欧美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