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中分帶排水管施工總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中圖分類號:U213.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速公路對排水功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排水系統的工程結構也就變得越來越復雜,各類結構間的銜接也要求越來越精密。工程實踐證明,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統能夠有效降低水對主體工程的損害程度,提高的結構功能和使用耐久性,因而加強對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質量的控制也就顯得尤其重要。
1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簡介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根據各類損害水來源不同以及產生危害的特點,通過設置不同的工程結構,針對性地選用堵截和疏排方式,控制和減小水危害路基路面結構。結合不同路基形式和地貌特征,目前的路基路面的排水設計,大致可以劃分成五個子系統。
1.1 路塹邊坡排水系統
主要結構為在路塹邊坡頂設置截水溝,截斷坡頂來水;在邊坡分級平臺設置平臺溝,收集邊坡雨水;在挖方段路測設置邊溝,收集坡面雨水和路面散排水。
1.2 路塹地下排水系統
一般采用在挖方段邊溝底設置碎石盲溝(內置軟式透水管)以截斷邊坡地下滲水,通過邊溝外側回填透水性材料將路面底基層同盲溝連通,排除路面各結構層的滲水,隔斷地下水浸害路床。
1.3 路面排水系統
正常路段一般利用路面的橫坡散排路面積集的雨水;超高路段因中央分隔帶路緣石隔斷了內側路面的排水路徑,通常在中央分隔帶內側設置縫隙管配合集水井,收集超高路面的散排水,通過設置于集水井底的橫向排水管疏排進路塹邊溝或經超高急流槽排除路基之外。
1.4 中央分隔帶排水系統
主要采用中分帶底部設置碎石盲溝,收集上部綠化帶的下滲水,每隔一定的間距設置中央集水井,通過橫向排水管導出集水。
1.5 路堤邊坡排水系統
主要結構為設置在坡面的急流槽和分級邊坡的平臺溝收集坡面雨水;在路堤坡腳設置排水溝收集坡面排水、路塹邊溝和中央分隔帶集水,連通接人周邊原有水系。
2 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是我國道路工程項目技術人員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內容之一,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缺乏對于施工設計圖紙的研究與檢驗
在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中,工程管理人員首先要做的工作應該是全面校核排水系統的設計是否科學與合理,并且要隨時與工程設計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溝通與交流,必要時應在道路工程設計單位與建設單位的許可下做出相應的補充或修改,以達到全面保障排水系統施工質量和使用效果的目標。但是大部分道路工程施工單位卻忽視了對于施工設計圖紙的研究與檢驗的環節,只是盲目的按圖施工,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施工質量不達標現象。
2.2 施工質量檢驗標準難以得到落實
目前,我國對于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質量的檢驗措施與方法普遍比較簡單、落后,這與缺乏明確的施工質量檢驗標準是有極大關系的。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檢驗標準》中明確指出: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要以保障路面的排水,以及保證行車平穩為基本原則。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中要求碎、礫石路面的路拱坡度為2%~4%,各種當地材料加固路面或當地上坡改善土路面為3%~5%。路面較窄或雨水少的地方可用較小值,路面較寬或雨水多的地方用較大值。但是部分道路工程項目施工中由于工程資金、施工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各地區擅自更改質量檢驗標準的現象時有發生,最終導致施工質量標準難以真正落實。
2.3 缺乏嚴格的施工質量監理體系
雖然我國道路工程項目建設已經引入了較為科學的建立體制,但是在具體施工監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與缺陷,這是急需得到解決與控制的,否則我國道路工程項目施工技術的應用將處于停滯不前的尷尬境地,甚至有可能被時代所淘汰。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中,對于質量的監理是十分重要的,其監理體制應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質量控制方法,以及共用施工方法等基本監督與管理內容,這是時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我國工程建設行業技術發展觀科學發展的必然路徑。
3 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技術措施
道路工程項目多是由國家財政統一撥款進行建設的,并且其質量是否達標直接關系到各省市、地區的經濟建設工作,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等諸多重大社會問題。因此,對于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質量的強化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目前,通過我國道路工程項目建設中長期積累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與總結,強化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質量的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注意對于施工地區水文、地質資料的搜集
在道路工程項目施工中,由于各地區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的具體措施和方法也就自然會有所差異。道路工程項目施工單位若想全面保障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施工質量,就一定要注意對于施工地區水文、地質資料的搜集,這是施工組織于具體實施的基本要求之一。道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人員要積極收集現有的各方面水文、地址資料和記錄,并進行系統的規劃與分析,進而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措施。另外,野外調查及坑深和鉆探測試也很有意義。
3.2 實施全過程、多角度的施工質量監理體制
在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質量監理工作中,傳統監理體制的弊端與缺陷已經逐漸暴露出來了。目前,在我國道路工程質量監理中,監理單位的工作重點普遍集中于施工工藝、技術、安全等方面,這樣的監理只是片面的,難以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和意義。只有對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實施全過程、多角度的施工質量監理體制,才能切實保障排水體系的施工質量達到國家相關質量標準。全過程監理主要是指監理工作在區分主次的基礎上,要對于施工中每一具體環節和步驟都進行有針對性的質量檢驗;多角度建立則是指對于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質量監理要立足于不同的檢驗角度,也就是對于排水系統各方面性能的綜合評定與檢測,這是現代建立體制發展的必然方向和趨勢。
3.3 有效利用天然的排水溝渠
在部分城鄉道路施工中,道路工程沿線遍布著眾多的天然溝渠,這些溝渠多是連接于附近的河流、湖泊、農田,是天然的路基路面排水“管道”,并且具有較好的排水效果和功能。在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于各類天然溝槽的有效利用,一般可采取“依溝設涵”的施工工藝,這是目前國內道路工程項目施工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大部分天然排水溝渠基本可以實現路基路面的排水需求,但是對于部分渠道較窄的天然溝渠則要進行適當的人工改動,使其滿足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要求。對于天然排水溝渠的有效利用是十分有益的,既合理降低了工程項目施工成本,又為周邊的農田灌溉,以及河流、湖泊的蓄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真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4 要充分利用當地農田排灌和水土保持等基本設施
近年來,隨著水土保護工作逐漸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與重視,我國各地均建設了為數眾多的農田排灌和水土保持等基本設施,這是各地區實現排水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地區排水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連接到各主要排水管道,具有較好的排水功能和效果。在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中,施工單位一定要清楚工程項目所在地農田排灌和水土保持等基本設施的布局和功能,以方便在施工中有效、合理利用這類設施滿足路基路面的排水需求。充分利用當地農田排灌和水土保持等基本設施,不但可以大幅度節省施工成本,而且能夠達到更好的排水效果,進而達到提升道路質量和使用年限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成智.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的認識[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05).
[2]李琛.路基路面排水設計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0,(05).
中圖分類號:O213.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交通標志為交通參與者提供明確、直觀、易懂的交通信息,從而保障眾多出行者行車的安全和順暢,最大限度地發揮高速公路的功能。實踐證明,合理設置的交通標志,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減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等。
一、國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起步和發展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汽車業的發展,從而牽動著高速公路的高速建設。由于高速公路是徹底的非中斷通流設置,在正常情況下,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可以不停頓地連續行駛,這就導致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語言大部分依靠標志標牌來傳遞,人為的糾錯措施不能連續不斷地跟蹤車輛,而標志牌可以沿路連續不斷地為駕駛員提供信息。所以,我們可以把一些在城市道路上依靠交警規范檢查的交通規則用公益性的標志標牌表現出來。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高速公路的服務功能和社會效益,是高速公路管理者和使用者最為關切的問題。 我國最早使用的公益通標志是在1999年北京四環路上的“請系好安全帶”。隨后上海市在《上海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城市高架路交通標志技術總則》中,也規定了一種系安全帶的公益標志,沈大等高速公路也有這種公益通標志。這些公益通標志的設立,體現了交通標志設置中的“以人為本”的設置理念和原則。高速公路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周邊環境比較單調、枯燥,如果在這種環境中設置一些公益通標志,即可以使高速公路的景觀有所增色,又可向駕駛人員發出要注意安全駕駛行車的具體信息,與國標中要求必須設置的標志、標牌組成了一道道靚麗的美景,使廣大交通參與者行進在祥和、溫馨、自律的交通氛圍中。公益通標志的版面充滿了藝術性和人格化,沒有板著面孔訓人的感覺,而是用詼諧、幽默的畫面,以精練的語言、深切的關愛吸引著人們的視線,提醒駕駛人員提高安全意識和守法觀念,讓人記憶深刻。
二、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施工工藝 1、施工要點 標志工程的特征是結構復雜,布局分散,類型非常多。施工前,應特別注意現場結合圖紙進行實地現場調查。重點:標志樁號,版面布局設計的內容與實際相符,標志設置后有無視線干擾、標志基礎預留預埋情況(尤其是由土建單位預留的基礎),線外路網指路標志情況等等,應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實踐證明,現場踏勘(或稱實地放樣)為項目的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 1)基礎放樣工作應特別重視。將標志的放樣工作總結為“上下前后左右”6個字。“上”就是看擬設置基礎位置的上方有無高壓線等影響日后標志吊裝或安裝的障礙物,“下”就是要調查清楚擬開挖基礎的下方有無預留預埋管線、橫向排水管等,這里要特別注意中分帶、互通三角區位置的基礎,在這些區域,光纜線路多,走向復雜,應加以注意,防止發生損害光電纜情況。“前后”是指基礎的前方或后方50-100米內有無其他標志或電子顯示屏、緊急電話、照明等設施,以免標志安裝后對這些設施造成遮擋或被這些設施遮擋,影響總體功能的發揮。“左右”是指安裝后的標志板外側邊緣距土路肩邊線的距離應大于一定的規定值(單雙柱為250mm),避免日后標志被車輛刮蹭,特別要注意互通區三角端出口標志,一定要滿足左右兩側的安全凈距。 2)一般在標志性建筑的設計圖紙標記底坡比為1:1.5,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如果仍然根據設計施工,可能會發生底座的頂面嵌入邊坡土中或基底的頂部過度拔高,不利于日后的維修養護。
3)基礎法蘭位置應準確,特別是門架,單雙懸臂式標志,對基礎件埋置的角度偏差要求非常高,應引起極大重視。 3、標志板面的制作。 交通標志的字體圖庫應采用國家標準出版社發行的正規圖庫字庫。這里介紹一下標志鋁板的拼接。板面制作一般兩種工藝:1)鉚接;2)焊接。各有優缺點:一般來說大型標志使用焊接,效率高、強度高,適應發展要求。 4、標志安裝。 近幾年以來,標志牌的版面尺寸設計的越來越大,在安裝過程中由于需要登高作業,大型標志牌的安裝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根據筆者多年的施工經驗,標志版面最小尺寸大于3.5米時(或者說面積大于10m2時),施工中安全問題應引起特別重視,安裝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1)版面搬運、翻轉過程中易墜落、砸傷;2)人員登高作業時(一般距基礎平面高度為2-8米),高空作業人員易墜落,下方配合人員易被落物擊傷;3)吊車吊裝安全。施工中應有專人指揮協調上下作業人員以及人員與吊車的配合;登高所用梯子應經常檢查,確保牢固;登高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及安全帶,這是重要的安全“三寶”;非登高配合人員務必配戴安全帽。值得一提的是,施工前應用錐筒、標志牌封閉整個作業區,做好交通分流工作,確保安全。
三、交通標志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般交通標志的施工工序為:基礎定位放樣一基坑開挖一基礎混凝土澆注一標志立柱安裝一標志板安裝。 1、基礎定位放樣 交通標志的設置要有一定的提前量,要能夠保證駕駛員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作出正確安全的判斷。駕駛員從看到標志到按照標志所提供的信息采取相應的操作,通常經過感知、判斷、操作幾個信息處理的階段。標志的內容不同,所需信息處理的時間也有所差異,完成這個過程一般需要3至10s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車輛已向前運行了一段距離。因此,為了保證標志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標志應提前一段設置,特別是對于警告標志,距離危險點的距離應根據計算行車速度確定,不可少于安全停車視距。 在施工前,應根據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依據設計圖紙、現場交底的控制樁點以及實際地形、地物情況進行標志位置的施工放樣,使用經緯儀、鋼尺或者全站儀等測量儀器,準確確定交通標志基礎的平面位置,以及交通標志立柱中心的平面位置。若道路沿線的設施構造物、高壓線等對標志板面造成遮擋,影響標志的認讀,應調整標志的位置,并注意控制基礎標高。測量人員在放線定位完畢后,在基坑開挖前通知監理工程師以便查看或檢測標志位置。 2、基坑開挖 基坑位置、基坑幾何尺寸、深度應滿足施工圖設計要求,基坑挖到圖紙規定的深度和大小,如有擾動的開挖面,加大開挖量,達到設計規定要求。雙柱基礎不能同時施工,開挖的基坑要防止雨水進入。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3、立柱安裝 1)立柱安裝時必須配有吊車,標志立柱應盡量保證垂直,且不允許向車行道一側傾斜。因此,安裝的同時要檢查立柱的豎直度,用垂線和直尺《精度0.5mm)測量,每處測量三次,并計算豎直度后取平均值,要求豎直度符合規范要求。若豎直度不滿足要求,要不斷調整標志桿豎直度。 2)雙柱式標志或門架式標志的兩根立柱均應垂直并互相平行,其頂端在同一高度上,連接件應對稱布設。 3)立柱安裝時要考慮到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及標志板內緣距路邊緣距離的要求。 4)安裝時,要注意保護立柱,不得有劃痕、檫傷等損傷。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