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fā),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fā)表云整理的11篇電動機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fā)。
相應對策:①盡量消除工藝和機械設備的跑冒滴漏現(xiàn)象;②檢修時注意搞好電機的每個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蘭涂少量704密封膠,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時在接線盒等處加裝防滴濺盒,如電機暴漏在易侵入液體和污物的地方應做保護罩;③對在此環(huán)境中運行的電機要縮短小修和中修周期,嚴重時要及時進行中修。
1.2由于軸承損壞,軸彎曲等原因致使定、轉子磨擦(俗稱掃膛)引起鐵心溫度急劇上升,燒毀槽絕緣、匝間絕緣,從面造成繞組匝間短路或對地“放炮”。嚴重時會使定子鐵心倒槽、錯位、轉軸磨損、端蓋報廢等。軸承損壞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軸承裝配不當,如冷裝時不均勻敲擊軸承內圈使軸受到磨損,導致軸承內圈與軸承配合失去過盈量或過盈量變小,出現(xiàn)跑內圈現(xiàn)象,裝電機端蓋時不均勻敲擊導致端蓋軸承室與軸承外圈配合過松出現(xiàn)跑外圈現(xiàn)象。無論跑內圈還是跑外圈均會引起軸承運行溫升急劇上升以致燒毀,特別是跑內圈故障會造成轉軸嚴重磨損和彎曲。但間斷性跑外圈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軸承溫度急劇上升,只要軸承完好,允許間斷性跑外圈現(xiàn)象存在。②軸承腔內未清洗干凈或所加油脂不干凈。例如軸承保持架內的微小剛性物質未徹底清理干凈,運行時軸承滾道受損引起溫升過高燒毀軸承。③軸承重新更換加工,電機端蓋嵌套后過盈量大或橢圓度超標引起軸承滾珠游隙過小或不均勻導致軸承運行時磨擦力增加,溫度急劇上升直至燒毀。④由于定、轉子鐵心軸向錯位或重新對轉軸機加工后精度不夠,致使軸承內、外圈不在一個切面上而引起軸承運行“吃別勁”后溫升高直至燒毀。⑤由于電機本體運行溫升過高,且軸承補充加油脂不及時造成軸承缺油甚至燒毀。⑥由于不同型號油脂混用造成軸承損壞。⑦軸承本身存在制造質量問題,例如滾道銹斑、轉動不靈活、游隙超標、保持架變形等。⑧備機長期不運行,油脂變質,軸承生銹而又未進行中修。
相應對策:①卸裝軸承時,一般要對軸承加熱至80℃~100℃,如采用軸承加熱器,變壓器油煮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軸承的裝配質量。②安裝軸承前必須對其進行認真仔細的清洗,軸承腔內不能留有任何雜質,填加油脂時必須保證潔凈。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轉軸機加工及電機端蓋嵌套工作。④組裝電機時一定要保證定、轉子鐵心對中,不得錯位。⑤電機外殼潔凈見本色,通風必須有保證,冷卻裝置不能有積垢,風葉要保持完好。⑥禁止多種油脂混用。⑦安裝軸承前先要對軸承進行全面仔細的完好性檢查。⑧對于長期不用的電機,使用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解體檢查,更新軸承油脂。
1.3由于繞組端部較長或局部受到損傷與端蓋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導致繞組局部燒壞。
相應對策:電機在更新繞組時,必須按原數(shù)據嵌線。檢修電機時任何剛性物體不準碰及繞組,電機轉子抽芯時必須將轉子抬起,杜絕定、轉子鐵芯相互磨擦。動用明火時必須將繞組與明火隔離并保證有一定距離。電機回裝前要對繞組的完好性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確診。
1.4由于長時間過載或過熱運行,繞組絕緣老化加速,絕緣最薄弱點碳化引起匝間短路、相間短路或對地短路等現(xiàn)象使繞組局部燒毀。
相應對策:①盡量避免電動機過載運行。②保證電動機潔凈并通風散熱良好。③避免電動機頻繁啟動,必要時需對電機轉子做動平衡試驗。
1.5電機繞組絕緣受機械振動(如啟動時大電流沖擊,所拖動設備振動,電機轉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繞組出現(xiàn)匝間松馳、絕緣裂紋等不良現(xiàn)象,破壞效應不斷積累,熱脹冷縮使繞組受到磨擦,從而加速了絕緣老化,最終導致最先碳化的絕緣破壞直至燒毀繞組。
相應對策:①盡可能避免頻繁啟動,特別是高壓電機。②保證被拖動設備和電機的振動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
2三相異步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毀(或過熱)的原因及對策
如果出現(xiàn)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壞(或過熱),一般都是因為缺相運行所致。當電機不論何種原因缺相后,電動機雖然尚能繼續(xù)運行,但轉速下降,滑差變大,其中B、C兩相變?yōu)榇?lián)關系后與A相并聯(lián),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A相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該相繞組必然過熱而燒毀。
為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為Y接法的情況:電源缺相后,電動機尚可繼續(xù)運行,但同樣轉速明顯下降,轉差變大,磁場切割導體的速率加大,這時B相繞組被開路,A、C兩相繞組變?yōu)榇?lián)關系且通過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將導致兩相繞組同時燒壞。
特殊情況下,如果停止的電動機缺一相電源合閘時,一般只會發(fā)生嗡嗡聲而不能啟動,這是因為電動機通入對稱的三相交流電會在定子鐵心中產生圓形旋轉磁場,但當缺一相電源后,定子鐵心中產生的是單相脈動磁場,它不能使電動機產生啟動轉矩。因此,電源缺相時電動機不能啟動。但在運行中,電動機氣隙中產生的是三相諧波成分較高的橢圓形旋轉磁場,所以,正在運行中的電動機缺相后仍能運轉,只是磁場發(fā)生畸變,有害電流成分急劇增大,最終導致繞組燒壞。
相應對策:無論電動機是在靜態(tài)還是動態(tài),缺相運行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電機一相或兩相繞組過熱甚至燒壞。與此同時,由于動力電纜的過流運行加速了絕緣老化。特別是在靜態(tài)時,缺相會在電機繞組中產生幾倍于額定電流的堵轉電流。其繞組燒壞的速度比運行中突然缺相更快更嚴重。所以在我們對電機進行日常維護和檢修的同時,必須對電機相應的MCC功能單元進行全面的檢修和試驗。尤其是要認真檢查負荷開關、動力線路、靜動觸點的可靠性。杜絕缺相運行。
相應對策:①盡量消除工藝和機械設備的跑冒滴漏現(xiàn)象;②檢修時注意搞好電機的每個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蘭涂少量704密封膠,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時在接線盒等處加裝防滴濺盒,如電機暴漏在易侵入液體和污物的地方應做保護罩;③對在此環(huán)境中運行的電機要縮短小修和中修周期,嚴重時要及時進行中修。
1.2由于軸承損壞,軸彎曲等原因致使定、轉子磨擦(俗稱掃膛)引起鐵心溫度急劇上升,燒毀槽絕緣、匝間絕緣,從面造成繞組匝間短路或對地“放炮”。嚴重時會使定子鐵心倒槽、錯位、轉軸磨損、端蓋報廢等。軸承損壞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軸承裝配不當,如冷裝時不均勻敲擊軸承內圈使軸受到磨損,導致軸承內圈與軸承配合失去過盈量或過盈量變小,出現(xiàn)跑內圈現(xiàn)象,裝電機端蓋時不均勻敲擊導致端蓋軸承室與軸承外圈配合過松出現(xiàn)跑外圈現(xiàn)象。無論跑內圈還是跑外圈均會引起軸承運行溫升急劇上升以致燒毀,特別是跑內圈故障會造成轉軸嚴重磨損和彎曲。但間斷性跑外圈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軸承溫度急劇上升,只要軸承完好,允許間斷性跑外圈現(xiàn)象存在。②軸承腔內未清洗干凈或所加油脂不干凈。例如軸承保持架內的微小剛性物質未徹底清理干凈,運行時軸承滾道受損引起溫升過高燒毀軸承。③軸承重新更換加工,電機端蓋嵌套后過盈量大或橢圓度超標引起軸承滾珠游隙過小或不均勻導致軸承運行時磨擦力增加,溫度急劇上升直至燒毀。④由于定、轉子鐵心軸向錯位或重新對轉軸機加工后精度不夠,致使軸承內、外圈不在一個切面上而引起軸承運行“吃別勁”后溫升高直至燒毀。⑤由于電機本體運行溫升過高,且軸承補充加油脂不及時造成軸承缺油甚至燒毀。⑥由于不同型號油脂混用造成軸承損壞。⑦軸承本身存在制造質量問題,例如滾道銹斑、轉動不靈活、游隙超標、保持架變形等。⑧備機長期不運行,油脂變質,軸承生銹而又未進行中修。
相應對策:①卸裝軸承時,一般要對軸承加熱至80℃~100℃,如采用軸承加熱器,變壓器油煮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軸承的裝配質量。②安裝軸承前必須對其進行認真仔細的清洗,軸承腔內不能留有任何雜質,填加油脂時必須保證潔凈。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轉軸機加工及電機端蓋嵌套工作。④組裝電機時一定要保證定、轉子鐵心對中,不得錯位。⑤電機外殼潔凈見本色,通風必須有保證,冷卻裝置不能有積垢,風葉要保持完好。⑥禁止多種油脂混用。⑦安裝軸承前先要對軸承進行全面仔細的完好性檢查。⑧對于長期不用的電機,使用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解體檢查,更新軸承油脂。
1.3由于繞組端部較長或局部受到損傷與端蓋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導致繞組局部燒壞。
相應對策:電機在更新繞組時,必須按原數(shù)據嵌線。檢修電機時任何剛性物體不準碰及繞組,電機轉子抽芯時必須將轉子抬起,杜絕定、轉子鐵芯相互磨擦。動用明火時必須將繞組與明火隔離并保證有一定距離。電機回裝前要對繞組的完好性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確診。
1.4由于長時間過載或過熱運行,繞組絕緣老化加速,絕緣最薄弱點碳化引起匝間短路、相間短路或對地短路等現(xiàn)象使繞組局部燒毀。
相應對策:①盡量避免電動機過載運行。②保證電動機潔凈并通風散熱良好。③避免電動機頻繁啟動,必要時需對電機轉子做動平衡試驗。
1.5電機繞組絕緣受機械振動(如啟動時大電流沖擊,所拖動設備振動,電機轉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繞組出現(xiàn)匝間松馳、絕緣裂紋等不良現(xiàn)象,破壞效應不斷積累,熱脹冷縮使繞組受到磨擦,從而加速了絕緣老化,最終導致最先碳化的絕緣破壞直至燒毀繞組。
相應對策:①盡可能避免頻繁啟動,特別是高壓電機。②保證被拖動設備和電機的振動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
2三相異步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毀(或過熱)的原因及對策
如果出現(xiàn)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壞(或過熱),一般都是因為缺相運行所致。當電機不論何種原因缺相后,電動機雖然尚能繼續(xù)運行,但轉速下降,滑差變大,其中B、C兩相變?yōu)榇?lián)關系后與A相并聯(lián),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A相為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為Y接法的情況:電源缺相后,電動機尚可繼續(xù)運行,但同樣轉速明顯下降,轉差變大,磁場切割導體的速率加大,這時B相繞組被開路,A、C兩相繞組變?yōu)榇?lián)關系且通過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將導致兩相繞組同時燒壞。
1電機繞組局部燒毀的原因及對策
1.1由于電機本身密封不良,加之環(huán)境跑冒滴漏,使電機內部進水或進入其它帶有腐蝕性液體或氣體,電機繞組絕緣受到浸蝕,最嚴重部位或絕緣最薄弱點發(fā)生一點對地、相間短路或匝間短路現(xiàn)象,從而導致電機繞組局部燒壞。
相應對策:①盡量消除工藝和機械設備的跑冒滴漏現(xiàn)象;②檢修時注意搞好電機的每個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蘭涂少量704密封膠,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時在接線盒等處加裝防滴濺盒,如電機暴漏在易侵入液體和污物的地方應做保護罩;③對在此環(huán)境中運行的電機要縮短小修和中修周期,嚴重時要及時進行中修。
1.2由于軸承損壞,軸彎曲等原因致使定、轉子磨擦(俗稱掃膛)引起鐵心溫度急劇上升,燒毀槽絕緣、匝間絕緣,從面造成繞組匝間短路或對地“放炮”。嚴重時會使定子鐵心倒槽、錯位、轉軸磨損、端蓋報廢等。軸承損壞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軸承裝配不當,如冷裝時不均勻敲擊軸承內圈使軸受到磨損,導致軸承內圈與軸承配合失去過盈量或過盈量變小,出現(xiàn)跑內圈現(xiàn)象,裝電機端蓋時不均勻敲擊導致端蓋軸承室與軸承外圈配合過松出現(xiàn)跑外圈現(xiàn)象。無論跑內圈還是跑外圈均會引起軸承運行溫升急劇上升以致燒毀,特別是跑內圈故障會造成轉軸嚴重磨損和彎曲。但間斷性跑外圈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軸承溫度急劇上升,只要軸承完好,允許間斷性跑外圈現(xiàn)象存在。②軸承腔內未清洗干凈或所加油脂不干凈。例如軸承保持架內的微小剛性物質未徹底清理干凈,運行時軸承滾道受損引起溫升過高燒毀軸承。③軸承重新更換加工,電機端蓋嵌套后過盈量大或橢圓度超標引起軸承滾珠游隙過小或不均勻導致軸承運行時磨擦力增加,溫度急劇上升直至燒毀。④由于定、轉子鐵心軸向錯位或重新對轉軸機加工后精度不夠,致使軸承內、外圈不在一個切面上而引起軸承運行“吃別勁”后溫升高直至燒毀。⑤由于電機本體運行溫升過高,且軸承補充加油脂不及時造成軸承缺油甚至燒毀。⑥由于不同型號油脂混用造成軸承損壞。⑦軸承本身存在制造質量問題,例如滾道銹斑、轉動不靈活、游隙超標、保持架變形等。⑧備機長期不運行,油脂變質,軸承生銹而又未進行中修。
相應對策:①卸裝軸承時,一般要對軸承加熱至80℃~100℃,如采用軸承加熱器,變壓器油煮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軸承的裝配質量。②安裝軸承前必須對其進行認真仔細的清洗,軸承腔內不能留有任何雜質,填加油脂時必須保證潔凈。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轉軸機加工及電機端蓋嵌套工作。④組裝電機時一定要保證定、轉子鐵心對中,不得錯位。⑤電機外殼潔凈見本色,通風必須有保證,冷卻裝置不能有積垢,風葉要保持完好。⑥禁止多種油脂混用。⑦安裝軸承前先要對軸承進行全面仔細的完好性檢查。⑧對于長期不用的電機,使用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解體檢查,更新軸承油脂。
1.3由于繞組端部較長或局部受到損傷與端蓋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導致繞組局部燒壞。
相應對策:電機在更新繞組時,必須按原數(shù)據嵌線。檢修電機時任何剛性物體不準碰及繞組,電機轉子抽芯時必須將轉子抬起,杜絕定、轉子鐵芯相互磨擦。動用明火時必須將繞組與明火隔離并保證有一定距離。電機回裝前要對繞組的完好性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確診。
1.4由于長時間過載或過熱運行,繞組絕緣老化加速,絕緣最薄弱點碳化引起匝間短路、相間短路或對地短路等現(xiàn)象使繞組局部燒毀。
相應對策:①盡量避免電動機過載運行。②保證電動機潔凈并通風散熱良好。③避免電動機頻繁啟動,必要時需對電機轉子做動平衡試驗。
1.5電機繞組絕緣受機械振動(如啟動時大電流沖擊,所拖動設備振動,電機轉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繞組出現(xiàn)匝間松馳、絕緣裂紋等不良現(xiàn)象,破壞效應不斷積累,熱脹冷縮使繞組受到磨擦,從而加速了絕緣老化,最終導致最先碳化的絕緣破壞直至燒毀繞組。
相應對策:①盡可能避免頻繁啟動,特別是高壓電機。②保證被拖動設備和電機的振動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
2三相異步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毀(或過熱)的原因及對策
如果出現(xiàn)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壞(或過熱),一般都是因為缺相運行所致。當電機不論何種原因缺相后,電動機雖然尚能繼續(xù)運行,但轉速下降,滑差變大,其中B、C兩相變?yōu)榇?lián)關系后與A相并聯(lián),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A相為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為Y接法的情況:電源缺相后,電動機尚可繼續(xù)運行,但同樣轉速明顯下降,轉差變大,磁場切割導體的速率加大,這時B相繞組被開路,A、C兩相繞組變?yōu)榇?lián)關系且通過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將導致兩相繞組同時燒壞。
一、前言大容量電動機通常是指電功率在幾百甚至上千千瓦的電動機。其配電裝置采用3kV∽10kV電壓等級,在電網容量,電動機和生產工藝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采用全電壓直接起動的方式,同時還要有相應的繼電保護裝置確保其正常運行。大型電動機的運行將會給電網和其它拖動設備的安全運行帶來很大影響,因此需要進行認真的比較和分析計算,以確定經濟合理,運行可靠,技術先進的配電方案。以下就嶺澳核電站空壓機配電的工程實例談談大容量電動機的配電特點,起動條件及相應的計算驗證。
二、工程實例(一)實例介紹嶺澳核電站空氣壓縮系統(tǒng)由三臺空壓機組成,主要向核島和常規(guī)島輸送壓縮空氣。空壓機由英國ATLAS公司進口,其電動機功率分別為250kW/50Hz/3phase,電壓等級為6.6kV.電源引自電站東北側輔助變壓器平臺全廠共用的6.6kV配電盤,選用3x3(ZR-YJV-10-1x400)中壓鎧裝電纜約9x550米至核島電氣廠房6.6kV配電盤后,再分別選用ZR-YJV22-3x35中壓鎧裝電纜約350米給各空壓機供電。該電動機和工藝設備無特殊的動熱穩(wěn)定要求,但根據規(guī)程,電動機起動時母線電壓不應低于額定電壓的85%.根據以上技術條件,為確定電動機起動時的電壓電流是否滿足起動要求需進行起動計算,然后校驗電動機的繼電保護要求。計算條件應設供電系統(tǒng)是無限大容量電源,采用標幺值,計算容量Sj=100MVA.(二)在計算之前需考慮以下因素:
1、大容量電動機起動時,需要滿足起動母線電壓波動、電動機起動轉矩要求和電動機及工藝設備的動熱穩(wěn)定要求。電動機和工藝設備應能承受全壓起動時的沖擊,即能滿足電動機和工藝設備的動穩(wěn)定要求。對于某些電動機在全壓起動時還需滿足制造廠規(guī)定的熱穩(wěn)定要求。
2、大型電動機起動時,其端電壓應能保證被拖動機械要求的起動轉矩,且在配電系統(tǒng)中引起的電壓下降不應妨礙其它用電設備的工作。按照國家標準《電能質量。電壓允許撥動和閃變》(GB12326-93)的要求,一般情況下,電動機起動時配電母線上的電壓不應低于額定電壓的85%,對于經常起動的電動機,不應低于額定電壓的90%.3、起動計算(1)阻抗計算設供電系統(tǒng)是無限大容量電源,采用標幺值計算,用系統(tǒng)阻抗(X*xt)計算起動壓降時,應按引起壓降最大的情況,即系統(tǒng)容量最小,短路容量最大的情況。
b.線路阻抗(X*l1)
X*l1=X×Sj/Uj2式中:X——每相線路電抗(Ω);Uj——線路基準電壓(kV);c.母線上其它負荷電抗(X*fh);X*fh=Sj/Sfh式中:Sj——基準容量,取100MVA;Sfh——母線上其它容量計算值(MVA);d.線路阻抗(X*l2)
X*l2=X×Sj/Uj2式中:X——每相線路電抗(Ω);Uj——線路基準電壓(kV);e.電動機起動阻抗(X*d)
X*d=1/Kq×Sj/Sed式中:Kq——電動機全壓起動電流倍數(shù);Sed—電動機額定容量。
(2)起動參數(shù)計算由圖1可知,電動機回路阻抗X*q=X*l2+X*d母線總的阻抗X*=X*q//X*fh供電系統(tǒng)的總阻抗∑X*=X*+X*l1+X*xt系統(tǒng)提供的總起動電流I*q=1/∑X*電動機回路起動電流,由電動機回路阻抗和負荷阻抗分流計算,即I*d=I*q×X*fh/(X*fh+X*q)
母線電壓標幺值U*m=I*q×X*電動機端電壓相對值(起動時電動機端電壓/電動機額定電壓)U*d=I*d×X*d4、繼電保護根據國家標準《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guī)范》(GB50062-92),關于3kV及以上電動機的保護,要求設置電流速斷保護、差動保護、過負荷保護、失壓保護、不平衡缺相保護、接地故障保護及起動次數(shù)保護。本例主要考慮差動保護、電流速斷保護、過負荷保護、低電壓保護、接地保護。
(1)差動保護按躲過電動機的最大不平衡電流計算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Idzj=(1.5∽2)Irm/n1A;
按最小運行方式下,電動機接線端兩相短路時,流過保護裝置的短路電流校驗保護裝置的靈敏系數(shù)Km=Ik2.min/Idz≥2.(2)電流速斷保護按躲過電動機的起動電流,計算異步電動機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Idzj=KkKjxKqIrm/n1A;按最小運行方式下,電動機接線兩相短路時,流過保護安裝處的短路電流校驗保護裝置的靈敏系數(shù):Km=Ik2.min/Idz≥2.(3)過負荷保護按躲過電動機的額定電流計算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Idzj=KkKjxIrm/Khn1A(4)低電壓保護當母線電壓下降至額定電壓的60%時,低電壓作用于跳閘。
(5)接地保護按被保護元件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最小靈敏系數(shù)1.25整定保護裝置的一次動作電流:Idz≤(Ic∑-Icm)/1.25A(三)本例計算結果如下:1、元件阻抗標幺值(1)系統(tǒng)阻抗由電站提供,6.6kV出線最小短路容量為150MVA,最大短路容量為330MVA.基準容量Sj=100MVA.
X*tmin=Sj/Smin=100/150=0.667X*tmax=Sj/Smax=100/330=0.303(2)變壓器阻抗(X*b)
由制造廠給出,為X*b=0.09;(3)線路阻抗(X*l1)
本例中線路采用九根1x400mm2銅芯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纜,電纜長度為0.55kM,線路每公里電抗為0.150Ω,可得X*l1=X×Sj/Uj2=0.150x0.55x100/6.62/9=0.0210由于線路阻抗相對于電動機阻抗較小,可在以下計算中忽略。
(4)電站該6.6kV母線上其它負荷為Sfh=10.5MVA,因此X*fh=Sj/Sfh=100/10.5=9.523(5)線路阻抗(X*l2)
本例中線路采用三根3x35mm2銅芯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纜,電纜長度為0.35km,線路每公里電抗為0.123Ω,可得X*l2=X×Sj/Uj2=0.123x0.35x100/6.62/3=0.0329(6)電動機起動阻抗本例中電動機額定容量為3x250/0.85=882.35KVA=0.882MVA,額定電壓為6.6kV,額定電流為31A,起動電流倍數(shù)為10倍,可X*d=1/Kq×Sj/Sed=(1/10x100)/0.882=11.342、起動計算過程及分析電動機回路阻抗X*q=X*l2+X*d=0.0329+11.34=11.37母線總阻抗X*=X*q//X*fh=11.37x9.523/(11.37+9.523)=5.182供電系統(tǒng)總阻抗:∑X*=X*+X*l1+X*xtmin+X*b=5.182+0.0210+0.667+0.09=5.96總起動電流I*q=1/∑X*=1/5.96=0.168母線電壓U*m=I*qX*=0.168x5.182=0.871電動機回路起動電流:I*d=I*qxX*fh/(X*fh+X*q)=0.168x9.523/(11.37+9.523)=0.077端電壓U*d=I*dX*d=0.077x11.34=0.873由計算可知,電動機起動時能滿足要求,即母線及電動機端電壓均超過85%,因此可采取直接啟動的方式。
3、繼電保護計算(1)電動機側短路時,當系統(tǒng)取最小短路容量為150MVA時,d1點的短路電流計算其中,Xjs1=X*xtmin+X*l1+X*l2+X*b=0.667+0.021+0.0329+0.09=0.811短路電流Idlmin=Ij/Xjs1=Sj/(UjXjs1)=100/(x6.6x0.811)=10.786kA兩相短路電流I"dlk2=0.866Id1min=0.866x10.786=9.341kA當系統(tǒng)取最大短路容量為330MVA時,d1點的短路電流計算其中,Xjs2=X*xtmax+X*l1+X*l2+X*b=0.30+0.021+0.0329+0.09=0.444短路電流Idlmax=Ij/Xjs2=Sj/(UjXjs2)=100/(x6.6x0.444)=19.703kA(2)差動保護配電裝置電流互感器的變比為50/5,電流互感器的接線系數(shù)Kjx為1,因此可得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Idzj=(1.5∽2)Irm/n1=(1.5∽2)31/10=(4.65∽6.2)A當Idzj取6.0A時,Idz=Idzj×n1/Kjx=6.0x10/1=0.06kA保護裝置的靈敏系數(shù)Km=I"d1k2min/Idz=9.341/0.06=156>2(3)電流速斷保護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為Idzj=KkKjxKqIrm/n1=1.6x1x31/10=4.96AIdz=Idzjn1/Kjx=5x10/1=0.05kA保護裝置的靈敏系數(shù)為Km=I"dlk2min/Idz=9.341/0.05=187>2(4)過負荷保護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為Idzj=KkKjxIrm/Khn1=1.6x1x31/(0.85x10)=5.84A,按照此電流值對過負荷電流值進行整定。
(5)接地保護電網的總單相接地電容電流IcΣ=0.1Url=0.1x6.6(9x0.55+3x0.35)=3.96A可得保護裝置的一次動作電流為Idz=(Ic∑-Icm)/1.25=3.96/1.25=3.168A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3.168A滿足零序電流互感器和接地繼電器的靈敏系數(shù)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型空壓電機的配電考慮因素較多,應著重考慮電機的工藝要求,起動條件和繼電保護要求。在電網容量,電動機和生產工藝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采用全電壓直接起動的方式,同時還要有相應的繼電保護裝置確保其正常運行,而繼電保護卻只要滿足運行條件,規(guī)范要求,就能達到保護空壓機的要求。
引言
電機電腦節(jié)電無觸點軟起動器是近年來在國內出現(xiàn)的新技術,具有節(jié)電效率高,軟起動特性好等特點。對于我公司這樣的大型企業(yè),在動力設備中的應用,節(jié)能降耗的意義將十分重大。我公司具有中、小型異步電動機600余臺,裝機容量7000KW。電能消耗是一筆大的數(shù)目。例如:一廠區(qū)鍋爐房使用軟起動器后,2臺75KW加壓水泵,一個采暖期運行4300小時,就可節(jié)電79200Kwh;一臺37KW的粉碎機,一個采暖期可節(jié)電2800Kwh。節(jié)約電能的同時維修費用也降低。
一、電動機軟起動器的節(jié)電原理
在生產實際當中,一些電氣設備經常處于空載或輕載狀態(tài)下運行,輕載或空載的電動機在額定電壓的工作條件下,效率和功率因數(shù)均很低,造成電能大量浪費。
衡量電動機節(jié)電性能的重要指標為電機空載或輕載時最低運行電壓的大小,即功率因數(shù)CosΦ的大小。為了說明電動機在不同負載的情況下運行,電壓U與功率因數(shù)CosΦ的關系,以Y132S-4型,5.5KW三相異步電動機為例。
CosΦ的大小反應了負載的變化。軟起動器正是利用微機技術,用單片機作CPU,用可控硅作為執(zhí)行元件,實時檢測電流和電壓滯后角,即功率因數(shù)Φ角,輸入給單片機,單片機根據最佳控制算法,輸出觸發(fā)脈沖,調整可控硅的導通角,即可調整可控硅的輸出電壓,使空載或輕載運行時降低電機的端電壓,可使電機的鐵損大大減小,同時也可減小電機定子銅損,從而減小電機空載或輕載時的輸入功率,也就減小了電機有功和無功損耗,提高了功率因數(shù),實現(xiàn)了節(jié)電控制。
二、電動機軟起動技術
電動機傳統(tǒng)的起動方式有全壓起動和將壓起動,軟起動是一種完全區(qū)別于全壓和降壓起動的新的起動方式,是電子過程控制技術。所謂軟起動,是以斜坡控制方式起動,使電動機轉速平滑,逐步提高到額定轉速。按照電動機起動電流大小進行分類,全壓和降壓起動屬于大電流起動方式,軟起動屬于小電流起動方式。
全壓起動,起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4-7倍,起動沖擊電流是起動電流的1.5-1.7倍;起動電流大,起動轉矩不相應增大,Ts=KtTn=K(0.9-1.3)Tn。
降壓起動,可部分減小起動電流,起動轉矩下降到額定電壓的K2倍。降壓起動是輕載起動,有起動沖擊電流、起動電流及二次沖擊電流;二次沖擊電流同樣對配電系統(tǒng)有麻煩。
全壓和降壓起動的大電流,致使電動機諧波磁勢增大,增大后的諧波磁勢又加劇了附加轉矩,附加轉矩是電機起動時產生震動和噪音的原因。
全壓和降壓起動,都要受單位時間內起動次數(shù)的限制。電動機本身的發(fā)熱主要建立在短時間大電流時。如通過6倍額定電流,溫升為8-15℃/S;起動裝置的自耦變壓器或交流接觸器起動引起堆積熱;如交流接觸器一般要求起動次數(shù)每分鐘不超過10次。而軟起動器可頻繁操作,具有①電動機起動電流小,溫升低;②軟起動器采用的無觸點電子元件,除大功率可控硅外,工作時溫升很低。
此外,軟起動器還具有多種保護功能,配合硬件電路,軟件設計有過載、斷相、欠壓、過壓等保護程序,動作可靠程度高。歸納起來,軟起動器很好的解決了全壓和降壓起動電流過大及其派生的許多問題。
三、軟起動器在動力設備上的應用
軟起動器箱內面板上設有兩個速率微動開關,分別對應四種起動速率:重載、次重載、次輕載、輕載,起動時間分別是90S、70S、65S、60S。使用時根據起動負載選相應的起動速率。例如我公司供水泵電動機的起動:供水泵電動機起動的阻轉矩,主要由水的靜壓、慣性、管道阻力、水泵的機械慣性和靜動摩擦等構成。水的阻力,水泵的機械慣性、阻力均與水泵的轉速,加速度及葉輪的直經有關,速度低時阻力小。水的靜壓阻力與揚程有關,水泵起動時,由于水管中止回閥的作用,靜壓與摩擦不同時起作用,有利于起動。供水泵起動阻轉矩為額定轉矩的30%,屬于輕載起動。在實際應用中供水泵電機輕載運行者居多,節(jié)電潛力大。
引風機用電動機的起動:其起動轉矩與離心式水泵類似,阻轉矩都與轉速成正比,但是,風機與水泵的結構不同,風機的轉動慣量比水泵大的多,空氣的流動性比水小,如果風機不關風閥起動,將因空氣升能,管道阻力,摩擦阻力等因素,致使風機起動比水泵難,起動加速的時間較長,風機起動屬重載起動。
風機輸送的流體——煙氣的溫度也是影響風機負荷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溫度不同,煙氣的容量及密度變化大,溫度低時,煙氣似凝滯狀態(tài),風機負荷量增大。鍋爐開爐之初,爐膛內溫度低,一般需要30分鐘爐溫才能升上來,這段時間里,引風機處于超負荷運行階段。如:一臺引風機配用電機22KW,輸送的煙氣溫度200℃,容量7.3N/m3。如輸送煙氣溫度20℃時,負載功率:
N=KYQH/η*1/ηt=27.78KW
式中:
K——電機容量儲備系數(shù),對引風機取1.3。
Y——流體容量(N/m3)
Q——風機流量(m3/h)
H——全壓(Kgf/m2)
η、ηt——風機效率
一、變頻器運行時對變頻電機工作的影響
在變頻電機調速控制系統(tǒng)中,采用電力電子變壓變頻器作為供電電源,供電系統(tǒng)中電壓除基波外不可避免含有高次諧波分量,對外表現(xiàn)為非正弦性,諧波對電機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磁路中的諧波磁勢和電路中的諧波電流上,不同振幅和頻率的電流和磁通諧波將引起電動機定子銅耗、轉子銅(鋁)耗、鐵耗及附加損耗的增加,最為顯著的是轉子銅(鋁)耗。這些損耗都會使電動機效率和功率因數(shù)降低。同時,這些損耗絕大部分轉變成熱能,引起電機附加發(fā)熱,導致變頻電機溫升的增加。如將普通三相異步電動機運行于變頻器輸出的非正弦電源條件下,其溫升一般要增加10%~20%。同時這些諧波磁動勢與轉子諧波電流合成又產生恒定的諧波電磁轉矩和振動的諧波電磁轉矩,恒定諧波電磁轉矩的影響可以忽略,振動諧波電磁轉矩會使電動機發(fā)出的轉矩產生脈動,從而造成電機轉速(主要是低速時)的振蕩,甚至引起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諧波電流還增加了電機峰值電流,在一定的換流能力下,諧波電流降低了逆變器的負載能力。對于變頻電機,如何在設計過程中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或減小應用變頻器所帶來的影響,以求得系統(tǒng)最佳經濟技術效果,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二、變頻電機設計特點
對于變頻電機,其設計必須與逆變器、機械傳動裝置相匹配共同滿足傳動系統(tǒng)的機械特性,如何從調速系統(tǒng)的總體性能指標出發(fā),求得電機與逆變器的最佳配合,是變頻電機設計的特點。設計理論依據交流電機設計理論,供電電源的非正弦以及全調速頻域內達到滿意的綜合品質因數(shù)是變頻電機設計中需要著重注意的兩個問題,設計中參數(shù)的選取應做特別的考慮。與傳統(tǒng)異步電機相比,一般變頻電機設計有如下一些特點:
1.用于變頻調速的異步電動機要求其工作頻率在一定范圍內可調,所以設計電機時不能僅僅考慮某單一頻率下的運行特性,而要求電機在較寬的頻率范圍內工作時均有較好的運行性能。如目前大多調速異步電動機的工作頻率在5Hz~100Hz內可調,設計時要全面考慮。
2.變頻電機在低速時降低供電頻率,可以把最大轉矩調到起動點,獲得很好的起動特性,因而在設計變頻電機時不需要對起動性能作特別的考慮,轉子槽不必設計為深槽,從而可以重點進行其它方面的優(yōu)化設計。
3.變頻電機通過調節(jié)電壓和頻率,在每一個運行點都可以有多種運行方式,對應多種不同的轉差頻率,因而總能找到最佳的轉差頻率,使電機的效率或功率因數(shù)在很寬的調速范圍內都很高。因而,變頻電機的功率因數(shù)和效率可以設計得更高,功率密度得以進一步提高。現(xiàn)有數(shù)據表明:在額定工作點,逆變器供電下的異步電機效率比普通電機高2%~3%,功率因數(shù)高10%~20%。
4.變頻電機采用變頻裝置供電,輸入電流中含有較多的高次諧波,產生電機局部放電和空間電荷,增大了介質損耗發(fā)熱和電磁振動力,加速了絕緣材料的老化,所以應加強電機絕緣和提高整體機械強度,變頻電機的絕緣強度一般要達到F級以上。
5.變頻供電時產生的軸電壓和軸電流會使電機軸承失效,縮短軸承使用壽命,必須在設計上要加以考慮。對較小的軸電流,可以適當增大電機氣隙和選用專用脂;另外,增加軸承的電氣絕緣或者將電機軸通過電刷接地,可以有效解決軸承損壞問題;對過高軸電壓,應設法隔斷軸電流的回路,如采用陶瓷滾子軸承或實現(xiàn)軸承室絕緣。同時,在逆變器輸出端增加濾波環(huán)節(jié),降低脈沖電壓dU/dt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三、電磁設計
在普通異步電動機設計基礎之上,為進一步提高變頻調速電機的性能,對變頻調速異步電動機的設計參數(shù)也要進行更加細致的考慮。滿足高性能要求時的變頻電機設計參數(shù)的變化與設計目標之間的關系。在設計參數(shù)和性能要求之間還必須折衷選擇。電磁設計時不能僅限于計算某一個工作狀態(tài),電磁參數(shù)的選取應使每個頻率點的轉矩參數(shù)滿足額定參數(shù)要求,最大發(fā)熱因數(shù)滿足溫升限值,最高磁參數(shù)滿足材料性能要求,最高頻率點滿足轉矩倍數(shù)要求,額定點效率、功率因數(shù)滿足額定要求。由于諧波磁勢是由諧波電流產生的,為減小變頻器輸出諧波對異步電動機工作的影響,總之是限制諧波電流在一定范圍內。
四、絕緣設計
電機運行于逆變電源供電環(huán)境,其絕緣系統(tǒng)比正弦電壓和電流供電時承受更高的介電強度。與正弦電壓相比,變頻電機繞組線圈上的電應力有兩個不同點:一是電壓在線圈上分布不均勻,在電機定子繞組的首端幾匝上承擔了約80%過電壓幅值,繞組首匝處承受的匝間電壓超過平均匝間電壓10倍以上。這是變頻電機通常發(fā)生繞組局部絕緣擊穿,特別是繞組首匝附近的匝間絕緣擊穿的原因。二是電壓(形狀、極性、電壓幅值)在匝間絕緣上的性質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產生了過早的老化或破壞。變頻電機絕緣損壞是局部放電、介質損耗發(fā)熱、空間電荷感應、電磁激振和機械振動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變頻電機從絕緣方面看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良好的耐沖擊電壓性能;(2)良好的耐局部放電性能;(3)良好的耐熱、耐老化性能。
五、結構設計
在結構設計時,主要也是考慮非正弦電源特性對變頻電機的絕緣結構、振動、噪聲冷卻方式等方面的影響,一般應注意以下問題:
1.普通電機采用變頻器供電時,會使由電磁、機械、通風等因素所引起的振動和噪聲變得更加復雜。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電動機構件及整體的剛度,盡力提高其固有頻率,以避開與各次力波產生共振現(xiàn)象。
2.電機冷卻方式:變頻電機一般采用強迫通風冷卻,即主電機散熱風扇采用獨立的電機驅動,使其在低速時保持足夠的散熱風量。
3.對恒功率變頻電機,當轉速超過3000r/min時,應采用耐高溫的特殊脂,以補償軸承的溫度升高。
4.變頻電機承受較大的沖擊和脈振,電機在組裝后軸承要留有一定軸向竄動量和徑向間隙,即選用較大游隙的軸承。
5.對于最大轉速較高的變頻電機,可在端環(huán)外側增加非磁性護環(huán),以增加強度和剛度。
6.為配合變頻調速系統(tǒng)進行轉速閉環(huán)控制和提高控制精度,在電機內部應考慮裝設非接觸式轉速檢測器,一般選用增量型光電編碼器。
7.調速系統(tǒng)對傳動裝置加速度有較高要求時,電機的轉動慣量應較小,應設計成長徑比較大的結構。
六、結論
與普通異步電動機不同,變頻調速異步電動機采用變頻器供電,其運行性能與電機本體和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都密切相關。這一方面使變頻調速電機的設計要同時兼顧電機本體和調速系統(tǒng);另一方面也使得變頻調速異步電動機的設計變得靈活,但同時也增加了高性能變頻調速系統(tǒng)設計的復雜程度。只有結合變頻器和一定的控制策略,從整體上進行電機的設計和優(yōu)化,才能獲得最理想的運行性能。
參考文獻:
[1]ANDRZEJM.TRZYNADLOWSKI著,李鶴軒,李揚譯.異步電動機的控制.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2.電動機起動前的檢查與試運行檢查
2.1啟動前的檢查。
2.1.1新安裝的或停用三個月以上的電動機,用兆歐表測量電動機各項繞組之間及每項繞組與地(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測試前應拆除電動機出線端子上的所有外部接線。通常對500V以下的電動機用500V兆。
歐表測量,對500~3000V電動機用1000V兆歐表測量其絕緣電阻。按要求,電動機每1KV工作電壓,絕緣電阻不得低于1MB·Ω,電壓在1kV以下、容量為了1000KW及以下的電動機,其絕緣電阻應不低于0.5MB·Ω。如絕緣電阻較低,則應先將電動機進行烘干處理,然后再測絕緣電阻,合格后才通電使用。
2.1.2檢查二次回路接線是否正確,二次回路接線檢查可以在未接電動機情況下先模擬動作一次,確認各環(huán)節(jié)動作無誤,包括信號燈顯示正確與否。檢查電動機引出線的連接是否正確,相序和旋轉方向是否符合要求,接地或接零是否良好,導線截面積是否符合要求。
2.1.3檢查電動機內部有無雜物,用干燥、清潔的200~300KPa的壓縮空氣吹凈內部(可使用電吹風機或手風箱等來吹),但不能碰壞繞組。
2.1.4檢查電動機銘牌所示電壓,頻率與所接電源電壓、頻率是否相符,電源電壓是否穩(wěn)定(通常允許電源電壓波動范圍為±5%),接法是否與銘牌所示相同。如果是降壓起動,還要檢查起動設備的接線是否正確。
2.1.5檢查電動機緊固螺栓是否松動,軸承是否缺油,定子與轉子的間隙是否合理,間隙處是否清潔和有無雜物。檢查機組周圍有無妨礙運行的雜物,電動機和所傳動機械的基礎是否牢固。
2.1.6檢查保護電器(斷路器、熔斷器、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等)整定值是否合適。動、靜觸頭接觸是否良好。檢查控制裝置的容量是否合適,熔體是否完好,規(guī)格、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和裝接是否牢固。
2.1.7電刷與換向器或滑環(huán)接觸是否良好,電刷壓力是否符合制造廠的規(guī)定。
2.1.8檢查啟動設備是否完好,接線是否正確,規(guī)格是否符合電動機要求。用手扳動電動機轉子和所傳動機械的轉軸(如水泵、風機等),檢查轉動是否靈活,有無卡澀、摩擦和掃膛現(xiàn)象。確認安裝良好,轉動無礙。
2.1.9檢查傳動裝置是否符合要求。傳動帶松緊是否適度,聯(lián)軸器連接是否完好。
2.1.10檢查電動機的通風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是否正常。觀察是否有泄漏印痕,轉動電動機轉軸,看轉動是否靈活,有無摩擦聲或其它異聲。
2.1.11檢查電動機外殼的接地或接零保護是否可靠和符合要求。
2.2電動機試運行過程中檢查。
2.2.1啟動時檢查。
2.2.1.1電動機在通電試運行時必須提醒在場人員注意,傳動部分附近不應有其它人員站立,也不應站在電動機及被拖動設備的兩側,以免旋轉物切向飛出造成傷害事故。
2.2.1.2接通電源之前就應作好切斷電源的準備,以防萬一接通電源后電動機出現(xiàn)不正常的情況時(如電動機不能啟動、啟動緩慢、出現(xiàn)異常聲音等)能立即切斷電源。使用直接啟動方式的電動機應空載啟動。由于啟動電流大,拉合閘動作應迅速果斷。
2.2.1.3一臺電動機的連續(xù)啟動次數(shù)不宜超過3~5次,以防止啟動設備和電動機過熱。尤其是電動機功率較大時要隨時注意電動機的溫升情況。
2.2.1.4電動機啟動后不轉或轉動不正常或有異常聲音時,應迅速停機檢查。
2.2.1.5使用三角啟動器和自耦減壓器時,軟啟動器或變頻啟動時必須遵守操作程序。
2.2.2試運行時檢查。
2.2.2.1檢查電動機轉動是否靈活或有雜音。注意電動機的旋轉方向與要求的旋轉方向是否相符。
2.2.2.2檢查電源電壓是否正常。對于380V異步電動機,電源電壓不宜高于400V,也不能低于360V。
2.2.2.3記錄起動時母線電壓、起動時間和電動機空載電流。注意電流不能超過額定電流。
2.2.2.4檢查電動機所帶動的設備是否正常,電動機與設備之間的傳動是否正常。
2.2.2.5檢查電動機運行時的聲音是否正常,有無冒煙和焦味。
2.2.2.6用驗電筆檢查電動機外殼是否有漏電和接地不良。
2.2.2.7檢查電動機外殼有無過熱現(xiàn)象并注意電動機的溫升是否正常,軸承溫度是否符合制造廠的規(guī)定(對絕緣的軸承,還應測量其軸電壓)。
2.2.2.8檢查換向器、滑環(huán)和電刷的工作是否正常,觀察其火花情況(允許電刷下面有輕微的火花)。
2.2.2.9檢查電動機的軸向竄動(指滑動軸承)是否超過表2的規(guī)定。測量電動機的振動是否超過表3的數(shù)值(對容量為40KW及以下的不重要的電動機,可不測量振動值)。
3.電動機發(fā)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電動機發(fā)生故障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兩類:
3.1故障外因。
3.1.1電源電壓過高或過低。
3.1.2起動和控制設備出現(xiàn)缺陷。
3.1.3電動機過載。
3.1.4饋電導線斷線,包括三相中的一相斷線或全部饋電導線斷線。
3.1.5周圍環(huán)境溫度過高,有粉塵、潮氣及對電機有害的蒸氣和其它腐蝕性氣體。
3.2故障內因。
3.2.1機械部分損壞,如軸承和軸頸磨損,轉軸彎曲或斷裂,支架和端蓋出現(xiàn)裂縫。所傳動的機械發(fā)生故障(有摩擦或卡澀現(xiàn)象),引起電動機過電流發(fā)熱,甚至造成電動機卡住不轉,使電動機溫度急劇上升,繞組燒毀。
3.2.2旋轉部分不平衡或聯(lián)軸器中心線不一致。
3.2.3繞組損壞,如繞組對外殼和繞組之間的絕緣擊穿,匝間或繞組間短路,繞組各部分之間以及換向器之間的接線發(fā)生差錯,焊接不良,繞組斷線等。
3.2.4鐵芯損壞,如鐵芯松散和疊片間短路。或綁線損壞,如綁線松散、滑脫、斷開等。
3.2.5集流裝置損壞,如電刷、換向器和滑環(huán)損壞,絕緣擊穿。震擺和刷握損壞等。
4.電動機起動失敗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以典型電路,即其一次回路的短路保護是使用斷路器QF(或熔斷器),控制電器接觸器K,熱繼電器FT作過載保護(有時FT接在電流互感器二次側回路中)為例,來介紹電動機起動失敗的異常現(xiàn)象,并分析其起動失敗的原因及采取的對策。
4.1電動機的控制與保護。
4.1.1電動機一起動立即跳閘,即瞬時跳閘。斷路器QF瞬動跳閘,會使人懷疑是否發(fā)生了短路故障,一般而言,設備安裝完畢,在有關的開關柜內先將導電物等清除干凈,再作絕緣耐壓試驗,各部位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帶電試車。所以短路故障可能較少,而且凡發(fā)生短路故障均有跡象可查,或有火花,或有焦煙氣味,同時兼有異常聲音,事后再作絕緣試驗,能發(fā)現(xiàn)絕緣已損壞。最迷惑不解的是一切都好,但斷路器仍然發(fā)生瞬動跳閘,此時應確認斷路器選擇的脫扣電流值是否合理。如40KW的電動機,其額定電流約80A。在選擇用斷路器時,選用脫扣電流100A似乎可以了,而且瞬時電流倍數(shù)為10,可達1000A,足以躲開電動61N的起動電流,似乎不應該有問題。但如果考慮下列因素之后,原因便清楚了。
4.1.2降壓起動失敗跳閘。降壓起動失敗跳閘有兩種情況,兩種情況成因是不同的。
4.1.2.1在未切至全電壓時即跳閘這種情況往往是電動機端電壓不足造成的,此時從監(jiān)測到電壓情況便可判斷。造成端電壓過低的原因是:一方面可能是變電所至配電室供電線路過長,另一方面可能是降壓電抗(或電阻)值偏大,致使電動機端電壓過低,起動轉矩不足以克服負荷轉矩,電動機如堵轉一般,電流始終不衰減,熱保護到時動作跳閘,起動失敗。
如果是供電線路過長可設法用電容補償方法,提高配電室母線電壓。當然電容器應是可調節(jié)的,以免電動機停機時母線電壓過高。
如果是電抗過大,則設法減小電抗值,使得母線電壓與電動機端電壓均有妥當?shù)臄?shù)值,各方面工作都正常。
4.1.2.2降壓過程是成功的,在投切至全電壓運行時跳閘在電動機從降壓階段至全電壓工作的切換過程中,有一供電間隙(如y-起動),此時因電動機內有乘磁,它的電磁場的情況與停機是不同的,有自己的極性方向,類似發(fā)電機。當合至電網時由于相位不一致,有時會造成大的沖擊,其電流甚至會超過會電壓起動的情況,出現(xiàn)意料不到的斷路器過流動作,或接觸器失壓跳閘。這種狀況往往是有時起動能成功,有時起動要失敗,有很大的偶然性。成功的原因是兩個相位接近或完全相同,相位差就很小,二次起運沖擊電流很小,起動便能成功。
這種情況,100KW以上的電動機發(fā)生的較多,因為其乘磁能量大。遇到這種情況應使用電抗器降壓,用短路電抗來達到全電壓起動目的。其過程中間沒有供電間隙,就不會產生上述情況。
4.1.3短延時跳閘。電動機起動過程中,跳閘時間不足1s的為短延時跳閘。其異常現(xiàn)象不多見,上述熔斷器不良是其中之一。另外,帶有接地保護的斷路器,其漏電動作整定值偏小,因電動機的饋贈電線路在敷設中絕緣受傷,漏電流值偏大,有時會導致接地保護動作。為防止誤動作,接地保護通常有0.2~0.5s的短延時,此時,便反映為短延時動作跳閘。這種情況在新線路上不易發(fā)生,在舊的線路上此類故障比較多,一般而言,通過絕緣檢查是能發(fā)現(xiàn)此故障的。
此外,短延時跳閘原因是上一級保護錯誤動作。如圖1所示,QFl的整定值是正確的,而QF整定值比QFl大,但有Mn等電動機負荷的存在,當M1起動時,有6IN起動電流存在,QF保護越級動作,此往表現(xiàn)為短延時,同時Mn等電動機也從運行中跳閘,表象很清楚,很容易識別。對策是提高QF的整定值。
4.2電動機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異步電動機的故障可分為機械故障和電氣故障兩類。機械故障如軸承、鐵心、風葉、機座、轉軸等故障,一般比較容易觀察與發(fā)現(xiàn):電氣故障主要是定子繞組、電刷等導電部分出現(xiàn)的故障。由于電動機的結構型式、制造質量、使用和維護情況的不同,往往可能出現(xiàn)同一故障有不同外觀現(xiàn)象,或同一外觀現(xiàn)象引起不同的故障。因此要正確判斷故障,必須先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研究和分析。然后進行檢查與測量,找出故障所在,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排除。
4.2.1調查。首先了解電機的型號、規(guī)格、使用條件及使用年限,以及電機在發(fā)生故障前的運行情況,如所帶負荷的大小、溫升的高低、有無不正常的聲音、操作情況等等,并認真聽取操作人員的反映。
4.2.2察看故障現(xiàn)象。察看的的要按電機故障情況靈活掌握,有時可以把電動機上電源進行短時運轉,直接觀察故障情況,再進行分析研究。有時電機不能上電源,通過儀表商量或觀察來進行分析判斷,然后再把電機拆開,測量并仔細觀察其內部情況,找出其故障所在。
4.3電動機運行中的監(jiān)視與維護。電動機在運行時,要通過聽、看、聞等及時監(jiān)視電動機,以期當電動機出現(xiàn)不正常現(xiàn)象時能及時切斷電源,排除故障。具體項目如下:
4.3.1聽電動機在運行時發(fā)出的聲音是否正常。電動機正常運行時,發(fā)出的聲音應該是平穩(wěn)、輕快、平均、有節(jié)奏的。如果出現(xiàn)尖叫、沉悶、摩擦、撞擊、振動等異聲時,應立即停機檢查。觀察電動機有無振動、噪聲和異常氣味電動機若出現(xiàn)振動,會引起與之相連的負載部分不同心度增高,形成電動機負載增大,出現(xiàn)超負荷運行,就會燒毀電動機。因此,電動機在運行中,尤其是大功率電動機更要經常檢查地腳螺栓、電動機端蓋、軸承壓蓋等是否松動,接地裝置是否可靠,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噪聲和異味是電動機運轉異常、隨即出現(xiàn)嚴重故障的前兆,必須隨時發(fā)現(xiàn)開查明原因而排除。
4.3.2通過多種渠道經常檢查。檢查電動機的溫度及電動機的軸承、定子、外殼等部位的溫度有無異常變化,尤其對無電壓、電流指示及沒有過載保護的電動機,對溫升的監(jiān)視更為重要。電動機軸承是否過熱,缺油,若發(fā)現(xiàn)軸承附近的溫升過高,就應立即停機檢查。軸承的滾動體、滾道表面有無裂紋、劃傷或損缺,軸承間隙是否過大晃動,內環(huán)在軸上有無轉動等。出現(xiàn)上述任何一種現(xiàn)象,都必須更新軸承后方可再行作業(yè)。注意電動機在運行中是否發(fā)出焦臭味,如有,說明電動機溫度過高,應立即停機檢查原因。
4.3.3保持電動機的清潔,特別是接線端和繞組表面的清潔。不允許水滴、油污及雜物落到電動機上,更不能讓雜物和水滴進入電動機內部。要定期檢修電動機,清潔內部,更換油等。電動機在運行中,進風口周圍至少3m內不允許有塵土、水漬和其他雜物,以防止吸入電機內部,形成短路介質,或損壞導線絕緣層,造成匣間短路,電流增大,溫度升高而燒毀電動機。所以,要保證電動機有足夠的絕緣電阻,以及良好的通風冷卻環(huán)境,才能使電動機在長時間運行中保持安全穩(wěn)定的工作狀態(tài)。
4.3.4要定期測量電動機的絕緣電阻,特別是電動機受潮時,如發(fā)現(xiàn)絕緣電阻過低,要及時進行干燥處理。
4.3.5對繞線式電動機,要經常注意電刷與滑環(huán)間的火花是否過大,如火花過大。要及時做好清潔工作,并進行檢修。
4.3.6保持電動機在額定電流下工作電動機過載運行,主要原因是由于拖動的負荷過大,電壓過低,或被帶動的機械卡滯等造成的。若過載時間過長,電壓過低,或被帶動的機械卡滯等造成的。若過載時間過長,電動機將從電網中吸收大量的有功功率,電流便急劇增大,溫度也隨之上升,在高溫下電動機的絕緣便老化失效而燒毀。因此,電動機在運行中,要注意檢查傳動裝置運轉是否靈活、可靠:連軸器的同心度是否標準;齒輪傳動的靈活性等,若發(fā)現(xiàn)有滯卡現(xiàn)象,應立即停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運行。
相應對策:①盡量消除工藝和機械設備的跑冒滴漏現(xiàn)象;②檢修時注意搞好電機的每個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蘭涂少量704密封膠,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時在接線盒等處加裝防滴濺盒,如電機暴漏在易侵入液體和污物的地方應作保護罩;③對在此環(huán)境中運行的電機要縮短小修和中修周期,嚴重時要及時進行中修。
2.由于軸承損壞,軸彎曲等原因致使定、轉子磨擦(俗稱掃膛)引起鐵心溫度急劇上升,燒毀槽絕緣、匝間絕緣,從面造成繞組匝間短路或對地“放炮”。嚴重時會使定子鐵心倒槽、錯位、轉軸磨損、端蓋報廢等。軸承損壞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軸承裝配不當,如冷裝時不均勻敲擊軸承內圈使軸受到磨損,導致軸承內圈與軸承配合失去過盈量或過盈量變小,出現(xiàn)跑內圈現(xiàn)象,裝電機端蓋時不均勻敲擊導致端蓋軸承室與軸承外圈配合過松出現(xiàn)跑外圈現(xiàn)象。無論跑內圈還是跑外圈均會引起軸承運行溫升急劇上升以致燒毀,特別是跑內圈故障會造成轉軸嚴重磨損和彎曲。但間斷性跑外圈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軸承溫度急劇上升,只要軸承完好,允許間斷性跑外圈現(xiàn)象存在。②軸承腔內未清洗干凈或所加油脂不干凈。例如軸承保持架內的微小剛性物質未徹底清理干凈,運行時軸承滾道受損引起溫升過高燒毀軸承。③軸承重新更換加工,電機端蓋嵌套后過盈量大或橢圓度超標引起軸承滾珠游隙過小或不均勻導致軸承運行時磨擦力增加,溫度急劇上升直至燒毀。④由于定、轉子鐵心軸向錯位或重新對轉軸機加工后精度不夠,致使軸承內、外圈不在一個切面上而引起軸承運行“吃別勁”后溫升高直至燒毀。⑤由于電機本體運行溫升過高,且軸承補充加油脂不及時造成軸承缺油甚至燒毀。⑥由于不同型號油脂混用造成軸承損壞。⑦軸承本身存在制造質量問題,例如滾道銹斑、轉動不靈活、游隙超標、保持架變形等。⑧備機長期不運行,油脂變質,軸承生銹而又未進行中修。
相應對策:①卸裝軸承時,一般要對軸承加熱至80℃~100℃,如采用軸承加熱器,變壓器油煮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軸承的裝配質量。②安裝軸承前必須對其進行認真仔細的清洗,軸承腔內不能留有任何雜質,填加油脂時必須保證潔凈。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轉軸機加工及電機端蓋嵌套工作。④組裝電機時一定要保證定、轉子鐵心對中,不得錯位。⑤電機外殼潔凈見本色,通風必須有保證,冷卻裝置不能有積垢,風葉要保持完好。⑥禁止多種油脂混用。⑦安裝軸承前先要對軸承進行全面仔細的完好性檢查。⑧對于長期不用的電機,使用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解體檢查,更新軸承油脂。
3.由于繞組端部較長或局部受到損傷與端蓋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導致繞組局部燒壞。
相應對策:電機在更新繞組時,必須按原數(shù)據嵌線。檢修電機時任何剛性物體不準碰及繞組,電機轉子抽芯時必須將轉子抬起,杜絕定、轉子鐵芯相互磨擦。動用明火時必須將繞組與明火隔離并保證有一定距離。電機回裝前要對繞組的完好性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確診。
4.由于長時間過載或過熱運行,繞組絕緣老化加速,絕緣最薄弱點碳化引起匝間短路、相間短路或對地短路等現(xiàn)象使繞組局部燒毀。
相應對策:①盡量避免電動機過載運行。②保證電動機潔凈并通風散熱良好。③避免電動機頻繁啟動,必要時需對電機轉子做動平衡試驗。
5.電機繞組絕緣受機械振動(如啟動時大電流沖擊,所拖動設備振動,電機轉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繞組出現(xiàn)匝間松馳、絕緣裂紋等不良現(xiàn)象,破壞效應不斷積累,熱脹冷縮使繞組受到磨擦,從而加速了絕緣老化,最終導致最先碳化的絕緣破壞直至燒毀繞組。
相應對策:①盡可能避免頻繁啟動,特別是高壓電機。②保證被拖動設備和電機的振動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
二、三相異步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毀(或過熱)的原因及對策
如果出現(xiàn)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壞(或過熱),一般都是因為缺相運行所致。在這里不作深刻的理論分析,僅作簡要說明。
當電機不論何種原因缺相后,電動機雖然尚能繼續(xù)運行,但轉速下降,滑差變大,其中B、C兩相變?yōu)榇?lián)關系后與A相并聯(lián),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A相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該相繞組必然過熱而燒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為Y接法的情況:電源缺相后,電動機尚可繼續(xù)運行,但同樣轉速明顯下降,轉差變大,磁場切割導體的速率加大,這時B相繞組被開路,A、C兩相繞組變?yōu)榇?lián)關系且通過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將導致兩相繞組同時燒壞。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如果停止的電動機缺一相電源合閘時,一般只會發(fā)生嗡嗡聲而不能啟動,這是因為電動機通入對稱的三相交流電會在定子鐵心中產生圓形旋轉磁場,但當缺一相電源后,定子鐵心中產生的是單相脈動磁場,它不能使電動機產生啟動轉矩。因此,電源缺相時電動機不能啟動。但在運行中,電動機氣隙中產生的是三相諧波成分較高的橢圓形旋轉磁場,所以,正在運行中的電動機缺相后仍能運轉,只是磁場發(fā)生畸變,有害電流成分急劇增大,最終導致繞組燒壞。
相應對策:①盡量消除工藝和機械設備的跑冒滴漏現(xiàn)象;②檢修時注意搞好電機的每個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蘭涂少量704密封膠,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時在接線盒等處加裝防滴濺盒,如電機暴漏在易侵入液體和污物的地方應作保護罩;③對在此環(huán)境中運行的電機要縮短小修和中修周期,嚴重時要及時進行中修。
2.由于軸承損壞,軸彎曲等原因致使定、轉子磨擦(俗稱掃膛)引起鐵心溫度急劇上升,燒毀槽絕緣、匝間絕緣,從面造成繞組匝間短路或對地“放炮”。嚴重時會使定子鐵心倒槽、錯位、轉軸磨損、端蓋報廢等。軸承損壞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軸承裝配不當,如冷裝時不均勻敲擊軸承內圈使軸受到磨損,導致軸承內圈與軸承配合失去過盈量或過盈量變小,出現(xiàn)跑內圈現(xiàn)象,裝電機端蓋時不均勻敲擊導致端蓋軸承室與軸承外圈配合過松出現(xiàn)跑外圈現(xiàn)象。無論跑內圈還是跑外圈均會引起軸承運行溫升急劇上升以致燒毀,特別是跑內圈故障會造成轉軸嚴重磨損和彎曲。但間斷性跑外圈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軸承溫度急劇上升,只要軸承完好,允許間斷性跑外圈現(xiàn)象存在。②軸承腔內未清洗干凈或所加油脂不干凈。例如軸承保持架內的微小剛性物質未徹底清理干凈,運行時軸承滾道受損引起溫升過高燒毀軸承。③軸承重新更換加工,電機端蓋嵌套后過盈量大或橢圓度超標引起軸承滾珠游隙過小或不均勻導致軸承運行時磨擦力增加,溫度急劇上升直至燒毀。④由于定、轉子鐵心軸向錯位或重新對轉軸機加工后精度不夠,致使軸承內、外圈不在一個切面上而引起軸承運行“吃別勁”后溫升高直至燒毀。⑤由于電機本體運行溫升過高,且軸承補充加油脂不及時造成軸承缺油甚至燒毀。⑥由于不同型號油脂混用造成軸承損壞。⑦軸承本身存在制造質量問題,例如滾道銹斑、轉動不靈活、游隙超標、保持架變形等。⑧備機長期不運行,油脂變質,軸承生銹而又未進行中修。
相應對策:①卸裝軸承時,一般要對軸承加熱至80℃~100℃,如采用軸承加熱器,變壓器油煮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軸承的裝配質量。②安裝軸承前必須對其進行認真仔細的清洗,軸承腔內不能留有任何雜質,填加油脂時必須保證潔凈。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轉軸機加工及電機端蓋嵌套工作。④組裝電機時一定要保證定、轉子鐵心對中,不得錯位。⑤電機外殼潔凈見本色,通風必須有保證,冷卻裝置不能有積垢,風葉要保持完好。⑥禁止多種油脂混用。⑦安裝軸承前先要對軸承進行全面仔細的完好性檢查。⑧對于長期不用的電機,使用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解體檢查,更新軸承油脂。
3.由于繞組端部較長或局部受到損傷與端蓋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導致繞組局部燒壞。
相應對策:電機在更新繞組時,必須按原數(shù)據嵌線。檢修電機時任何剛性物體不準碰及繞組,電機轉子抽芯時必須將轉子抬起,杜絕定、轉子鐵芯相互磨擦。動用明火時必須將繞組與明火隔離并保證有一定距離。電機回裝前要對繞組的完好性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確診。
4.由于長時間過載或過熱運行,繞組絕緣老化加速,絕緣最薄弱點碳化引起匝間短路、相間短路或對地短路等現(xiàn)象使繞組局部燒毀。
相應對策:①盡量避免電動機過載運行。②保證電動機潔凈并通風散熱良好。③避免電動機頻繁啟動,必要時需對電機轉子做動平衡試驗。
5.電機繞組絕緣受機械振動(如啟動時大電流沖擊,所拖動設備振動,電機轉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繞組出現(xiàn)匝間松馳、絕緣裂紋等不良現(xiàn)象,破壞效應不斷積累,熱脹冷縮使繞組受到磨擦,從而加速了絕緣老化,最終導致最先碳化的絕緣破壞直至燒毀繞組。
相應對策:①盡可能避免頻繁啟動,特別是高壓電機。②保證被拖動設備和電機的振動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二、三相異步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毀(或過熱)的原因及對策
如果出現(xiàn)電動機一相或兩相繞組燒壞(或過熱),一般都是因為缺相運行所致。在這里不作深刻的理論分析,僅作簡要說明。
當電機不論何種原因缺相后,電動機雖然尚能繼續(xù)運行,但轉速下降,滑差變大,其中B、C兩相變?yōu)榇?lián)關系后與A相并聯(lián),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A相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該相繞組必然過熱而燒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為Y接法的情況:電源缺相后,電動機尚可繼續(xù)運行,但同樣轉速明顯下降,轉差變大,磁場切割導體的速率加大,這時B相繞組被開路,A、C兩相繞組變?yōu)榇?lián)關系且通過電流過大,長時間運行,將導致兩相繞組同時燒壞。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如果停止的電動機缺一相電源合閘時,一般只會發(fā)生嗡嗡聲而不能啟動,這是因為電動機通入對稱的三相交流電會在定子鐵心中產生圓形旋轉磁場,但當缺一相電源后,定子鐵心中產生的是單相脈動磁場,它不能使電動機產生啟動轉矩。因此,電源缺相時電動機不能啟動。但在運行中,電動機氣隙中產生的是三相諧波成分較高的橢圓形旋轉磁場,所以,正在運行中的電動機缺相后仍能運轉,只是磁場發(fā)生畸變,有害電流成分急劇增大,最終導致繞組燒壞。
2機電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2.1智能化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促使了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以及技術的發(fā)展。目前,人工智能是人們重點研究的方向之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將人工智能運用到機電領域,實現(xiàn)人機智能化是一個重大突破。智能化就是在機器行為等一切理論基礎上,運用人工智能,計算機、動力學等學科,使其逐漸成為自動化產品的智能,但是要想使它完全達到人類智能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一些高性能,速度的微處理器,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賦予其較低等級的智能卻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因此在未來,機電自動化技術會逐步實現(xiàn)智能化,由低等級的智能逐步向較高等級的智能水平發(fā)展。
2.2網絡化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普及,將全球各地的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基于網絡技術產生了多種控制技術,其遠程控制終端更是為自動化本身產品量身定做的。隨著網絡和總線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網絡化的趨勢已經無可阻擋,采用采用家庭網絡技術連接電器就可以有效實現(xiàn)計算機家庭化,因此在未來,網絡化必將會成為機電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2.3模塊化機電自動化技術涵蓋很多方面,從機電自動化技術可以衍生出多種多樣的產品,因此生產機電自動化產品是一個相當艱巨的過程。工作人員研制和開發(fā)一定程度上的標準機械接口、電氣接口等的機電自動化技術產品單元是很困難的,如果擁有標準的單元,就可以在標準單元的基礎上迅速進行產品研發(fā)要創(chuàng)新,也可以迅速擴大機電自動化產品的生產規(guī)模,這就需要進行模塊化,并要在這基礎上制定出每個模塊的生產原則以及標準等,從而確保生產出的產品合乎要求。
2.4人性化機電自動化產品制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人類服務,在未來,機電自動化產品會更加注重設計與功能實現(xiàn)的人性化。要使機電自動化產品更加具有人性化就要重點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給自動化的實現(xiàn)更加人性化的一些功能?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要求機電自動化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更加凸顯人機一體化技術,如制造家用機器人等。二:如何模仿生物機理,研制出各種機電自動化技術產品?
2.5微型化20世紀80年代末掀起了一股微型化風潮,MEMS就代表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也就是使機電系統(tǒng)逐步朝著微米、納米級方向發(fā)展,這樣生產出的機電自動化產品體積小,便于懈怠,靈活性比較好,消耗的能量比較少,因此可以廣泛應用到軍事、醫(yī)療等多個領域,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6綠色化綠色產品要求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制造的全過程都貫徹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在今天具有相當高的利用率。機電自動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表現(xiàn)在無污染、能夠進行回收利用,因此,設計與生產有效的綠色機電化產品會具有廣闊的前景。
2當前我國機械電子自動化的情況
對于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來講,其開始于20世紀,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取了極大的發(fā)展。尤其是最近幾年計算機集成化水平越來越高,極大促進了我國機械自動化的發(fā)展。盡管我國近些年機械電子自動化取得了一定進步,然而仍處在初級階段。現(xiàn)今,全球除了西方少數(shù)經濟較發(fā)達的國家外,很多國家的電子自動化水平較低。我國的產業(yè)結構不夠合理,發(fā)展較不平衡,自動化程度較低,與一些發(fā)達國家比較,在種類、質量、應用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想要發(fā)展我國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勇于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從而推動我國機械自動化更好發(fā)展。
3提高我國機械電子自動化水平的措施
隨著經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機械生產企業(yè)想要保證自身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并不斷發(fā)展,就需要提高機械電子自動化的能力及水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同實際生活相結合,大力發(fā)展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
對于機械制造技術來講,其核心內容在于使用。想要促進機械電子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從企業(yè)生產技術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唯有針對相應的商品生產選用配套的自動化生產形式,才能縮減成本投入,增加資金收益,提高企業(yè)市場競爭能力。所以,企業(yè)在發(fā)展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期間,應同實際相結合,關注應用,也就是生產的真實收益。相關工作人員應及時糾正盲目進行自動化的行為,如僅需1~2個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卻要進行自動化,不僅不會增加資金收益,同時還會降低工作效率。企業(yè)應將注意力放在效益方面,而不是僅僅關注速度。
3.2大力推廣見效快、成本低的機械自動化技術
大力推廣成本低的機械自動化技術,具有較大的潛力,并且投入較少,前景十分廣闊,同時具備較高的自動化水平,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我國當前發(fā)展需求相吻合。美國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學曾提出了精益生產的LP形式,也就是通過最低的資金投入,獲取最高的生產收益。同時,日本豐田公司提出了生產JIT、彈性作業(yè)、成組技術GT等生產形式,使很多自動化水平較低的企業(yè)收獲了較高的資金收益。在芬蘭,NOKOAData企業(yè)在生產車間創(chuàng)造了386、486等生產線,其不僅僅是由自動化的機械設備構成的,同時在其中也插入計算機指導及員工的參與,將原始工業(yè)生產形式同高新科技靈活、巧妙地結合起來,進而縮減生產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提高生產質量及效率。其實,精益生產自身就代表由企業(yè)及國家的真實狀況出發(fā),借助外國機械制造領域發(fā)展低成本自動化的經驗。我國很多機械制造企業(yè)存有大量的通用型設備,在大力發(fā)展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的同時,在可以給予原始設備的前提下,對機床的布局進行科學調整,盡可能少地加入數(shù)控設備,并且引進CAD技術,就可以全面發(fā)揮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優(yōu)勢及電子計算機的管理特點,形成以人為核心,以計算機為先導的生產體系,為我國的機械生產領域開創(chuàng)一條資金投入低、效果好、資金收益高、同我國國情相吻合的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發(fā)展途徑。
3.3把握基礎,關注發(fā)展機械電子自動化的配套技術
在促進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期間,還需要做好該技術應用的基礎工作,并且基于實際情況進行推廣,不但應發(fā)展主要設備,同時還需要加大開發(fā)自動化軟件及相關配套控制系統(tǒng)的力度。電子計算機、微處理設備、新型刀具、傳感設備、可編程控制設備等必將是未來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的前提與基礎。配套設備的質量同日后機械設備自動化發(fā)展水平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其予以重視,不斷更新機械自動化的配套技術,進而推動我國現(xiàn)代自動化的發(fā)展。在應用其進行自動化加工期間,體系的自行檢測、控制、伺服等操作都不能缺少微電子技術;并且需要進行信息處理與交換,對數(shù)據進行計算,進而同計算機及信息處理技術又形成了密切關聯(lián)。對于現(xiàn)代的自動化技術來講,其涵蓋微電子、自動控制、機械技術等內容。想要促進機械電子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對電子學、計算機技術、機床裝料技術等給予高度重視,大量選用數(shù)控程序機床進行生產,并且不斷改進并完善生產線,保證其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同時加大對生產控制信息體系的重視程度。相關工作人員在應用并發(fā)展自動化技術期間,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及綜合素養(yǎng),牢牢把握自動化的基礎,由真實情況出發(fā),不僅發(fā)展主要設備,同時發(fā)展配套技術,為后續(xù)工作夯實基礎,降低企業(yè)成本投入,增加企業(yè)資金收益,提高企業(yè)市場競爭能力。
3.4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大力發(fā)展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
發(fā)展機械電子自動化技術,其是一個由低至高,由簡單至復雜,由存在缺陷到不斷改進及完善的過程。在通過自動控制設備操控機械生產期間,其生產的形式也由機械化水平逐步向機械控制自動化水平過渡,實現(xiàn)了計算機、數(shù)字化控制的自動化。唯有建設自動化廠房后,才能保證生產整體過程實施自動化,進而提高生產質量及效率,增加企業(yè)資金收益。當前,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水平相對較低,不可急于求成,需要逐步開展。對于我國這一處在發(fā)展期間的國家來講,對生產技術進行探究的前提是保證技術的適用性。例如:我國想要學習借鑒國外柔性制造系統(tǒng),則需要在柔性生產的基礎上,對人機工作界面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建比較全面的信息體系,提高人機管理的質量及效率。在體系中,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需要同普通裝置并存,在體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進行人工干預。這種方法密切結合的我國的國情,選用科學、先進的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以適用性為基礎,獲取經驗,進行應用與推廣,從而增加企業(yè)資金收益,提高企業(yè)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