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肩周炎的護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我科2006年1~6月對416例患者行局部封閉,男189例,女227例,年齡21~69歲,其中19例有2~3處痛點,手指腱鞘炎132處,腕關節肌腱炎104處,網球肘62處,肩周炎81處,足跟痛25處,膝關節痹痛33處。通過實施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焦慮、緊張心理,防止痛癥復發,提高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1 健康教育干預
1.1 局封前干預 根據患者的個性、職業、文化修養等不同,針對性地解除患者的恐懼、憂慮、悲觀,使其在接受治療時處于一個最佳的心理狀態:人的焦慮情緒與痛覺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焦慮情緒越嚴重,機體的痛閥越低,心理高度恐懼的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1];如耐受力較差,可躺下注射,慎記勿用手推開或拔出注射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交談一些愉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避免由于穿刺疼痛刺激通過迷走神經作用引起血管抑制反應引起的暈厥[2]。
1.2 局封后干預
1.2.1 提高對病癥正確的認識 護士耐心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以及有那些錯誤的認識和不健康的心理。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糾正“這個病無大礙”、“只要打一針就好了”等錯誤的看法。
1.2.2 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 同一患處經多次水腫、粘連治療形成疤痕,有可能導致功能障礙,甚至局部肌肉萎縮,所以要以預防為主。
1.2.3 預防感染 由于足部的皮膚較粗糙、肌肉少,注射后針口愈合時間較長,如患者穿涼鞋,恰逢下雨,雨水、灰塵、污物等污染針口而易引起感染。因此足部局封后,按壓時間10 min以上,如果穿涼鞋可先用少許滅菌棉花再用膠布封住針口,恰遇雨天,可勸告患者改天再來。局封后一周內:洗澡后及時擦干,不要泡水,不要粘污物、污水,外出時穿上襪子、包底鞋。
1.2.4 康復指導
1.2.4.1 人類行為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對疾病的發生及轉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囑患者回去后一定要停止引起痛癥的動作,或改變受力方向,患處不要泡冷水,多做與引起痛癥行為相反的動作。一旦有復發的先兆或其他部位有發作的先兆,必須停止引起痛癥的動作,或改變受力方向,多做與引起痛癥行為相反的動作,避免復發:停止或減少活動能減輕充血、滲出液滲出,患病早期停止或減少活動也能減輕充血、滲出液滲出、水腫和炎細胞浸潤,減輕急性炎癥反應,而且少量滲出液可以被人體吸收;多做與引起痛癥行為相反的動作,可以讓受損肌群得到最大的松弛,而且保持關節活動度,減少粘連。由于是家務勞作、運動或職業病引起此類痛癥,已形成的一種習慣,要改變比較困難,特別是改變手部習慣的動作,因此,不僅僅需要從心理上干預:這樣的動作會令我的手痛,我要改成另外的動作;而且需要從工作與生活上干預: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改變原來習慣動作,行動必然減慢,影響工作與生活,規勸患者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工作與生活。
1.2.4.2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手段能適用于所有患者,疾病和健康的影響因素眾多,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促進需要多個學科的通力合作[3],停止引起痛癥的動作,勿操勞,注意休息,結合局部封閉,才達到標本同治。雖然是沒有細菌的炎性反應,但只要是炎性反應,飲食上忌食辛燥肥膩之品。
1.2.5 提供咨詢電話,方便患者尋求咨詢,并督促患者按照康復方案進行,如有不適及時到醫院復診。
1.2.6 必要時與患者家屬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配合,使之支持、督促患者,避免復發。
2 結果
患者經過護士的健康教育,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從而消除或減少進行局部封閉時的恐懼、緊張心理,更加主動配合治療,消除暈厥的發生。痛點局部封閉結合健康教育干預,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短期效用和長期效用互有優劣,常為互補[3],達到較好的治療及預防效果。
參 考 文 獻
資料與方法
2008~2009年收治疼痛患者1328例,男266例,女1062例,年齡21~85歲,平均58±10.26歲,病程1個月~30年不等。其中頸椎病、肩周炎682例,慢性腰腿痛590例,其他56例;2個部位以上疼痛者1221例,近92%;合并高血壓382例,合并糖尿病2例。
疼痛強度采用數字評價量表(NRS)評定,用0~10數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9為重度疼痛,10為劇痛,由患者自行選定。治療前疼痛狀況評價均為中重度疼痛,其中中度疼痛637例,重度疼痛691例。
經治者最少1次注射后即解除疼痛,最多6次注射方達療效,平均注射3次,每周1次。治療后復發54例,因穿刺誤傷致氣胸1例。
護理配合
環境及物品準備:治療室內置屏風、椅子、方凳、診療床、用氧全套裝置、搶救車、心電監護儀、紫外線燈,注射用治療盤,2ml、5ml、10ml注射器,5號、7號長3cm、5cm、8cm、10cm阻滯針頭。
藥物準備:局麻藥鎮痛液常規配伍:生理鹽水430ml,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70ml,維生素B12 50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300mg,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搶救車內備齊搶救藥品及物品,吸氧設施等。
病人準備:攜帶X線片、CT片在室外按順序候診,護士應解除病人的心理問題。
護理配合:將X線片或CT片嵌入讀片機,根據病變部位為病人安置。肩背部痛點注射時,囑病人取騎跨坐位,面向椅背,椅背上置軟枕,雙臂置于軟枕上,頭前屈,額部靠在雙臂上;腰骶痛點注射多取俯臥位,腹下墊薄枕;肘部痛點注射多取坐位,上臂置于治療床上;腕及手部痛點注射,手中間位或掌面向上、下置于治療臺上或床旁(臥位時);膝、踝足部痛點注射多取仰臥位或俯臥位,具體視痛點位置而定。醫生定點做標記后,助其常規消毒皮膚,抽取配制好的注射液適量,選取合適穿刺針頭,進針達病變部位,病人有異感,如酸、脹,回抽無血后注射適量局麻藥鎮痛液。注射時,幫助病人暴露穿刺部位,固定,叮囑病人切忌任何改變,以防意外;密切觀察病人情況,隨時進行指導,根據不同情況提供相應的處理及照顧。注射完畢拔針壓迫針眼,并輕輕按摩使藥液擴散,于穿刺部位貼好輸液貼。
健康教育:囑24小時內不要洗澡,保持注射部位不沾水,防止感染。指導病人合理安排休息與運動。腰突癥等病人要睡硬板床,足跟痛病人使用防震鞋墊,穿足內翻矯正鞋,肥胖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要減輕體重等。指導正確使用藥物,如南星止痛膏,一定要貼在痛點處,最多貼3個部位,貼24小時,隔日1次等。指導病人掌握家庭物理治療的方法。夏天電風扇或空調不要對著病變部位吹,不要洗冷水澡;冬天注意局部保暖,尤其手、腕部疼痛癥的患者不要直接接觸冷水。
討 論
常用的神經阻滯療法具有效果確切、見效快、無胃腸道不良反應等優點,是疼痛治療的主要方法,但也會有出血、神經損傷、肌腱損傷、感染、氣胸、局麻藥毒性反應等并發癥。因此,一定要嚴格掌握禁忌證,如阻滯部位或全身感染、出血傾向等病人;有藥物過敏史者,需做過敏試驗。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注射后往往會有頭暈、惡心、心慌等不良反應,注射前一定要了解病人全身情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完善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以提高阻滯位置的準確性,提高療效,防止不良反應。
2療效
腦出血、腦梗死致肢體麻木、肢體癱瘓病人在康復醫學科住院病人占90%。中藥熏敷后配合針灸、作業療法、運動療法等功能訓練。710例病人采用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MAS)進行肌張力的評定[2]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進行評定[3],有效率達94%。參考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標準[4],156例病人中經中藥熏敷后配合牽引、中頻治療,臨床治愈45例,顯效75例,好轉20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89.71%。274例病人(包括肩周炎、腰肌勞損、鼠標手、網球手、落枕等)中有效率為96%,治愈率為68%。
3護理
3.1心理護理治療前評估病人當前的主要癥狀,有無熏敷指證,熱敷部位的皮膚有無傷口、潰瘍、炎癥、皮膚病等,有無失語、有無自主活動能力或感覺遲鈍等。有些病人對中藥熏敷不了解,治療前表現出緊張、恐懼、懷疑等心理。護士應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根據不同對象和不同心理狀況耐心講解中藥熏敷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也可以介紹病人身邊已治愈病例,增加病人或家屬治療疾病的信心和安全感,解除病人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高中藥熏敷療效。熏敷前囑病人排空大小便。3.2治療前觀察病人有無中藥熏敷禁忌證有腹主動脈瘤、腦血管瘤病人慎用,以免引起血管破裂出血。有出血傾向者忌用,以免加重出血。急性腰扭傷或軟組織損傷24h內亦不宜行中藥熏敷,以免加重病情。孕婦腹部和腰骶部、嚴重心肺疾病、嚴重貧血、極度衰弱者禁用。血壓升高時、過飽、饑餓、過度勞累、電解質混亂時暫時停止中藥熏敷。3.3治療中的溫度熏蒸室的溫度應控制在22℃~24℃,必要時開空調,治療時對于病人過分暴露的肢體要加以遮擋??刂坪盟幇蠡继幍臏囟?,溫度一般為55℃左右,年老體弱或首次接受藥包敷患處治療者則不宜超過50℃,否則容易發生燙傷。3.4不同病種、病人的護理對腦出血、腦梗死導致肢體麻木、肢體癱瘓病人,治療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溫度,因大部分病人的肢體自主活動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差,皮膚感覺減退,對冷、熱刺激不敏感,容易造成燙傷。所以護士要有高度責任心,加強巡視,按時翻動藥包,并留一陪人或家屬在旁全程看護,陪人或家屬嚴禁自行移動藥包。對年老體弱、長期臥床、嚴重營養不良、皮膚較差、水腫和有患心肺疾病者更應該注意。隨時觀察病人局部皮膚、意識、面色、呼吸、血壓、出汗等,如出現心悸、頭暈、胸悶、乏力、口干等情況應及時停止熏敷并報告醫生處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落枕等病人,應遵守中藥熏敷的操作流程,治療人員擺好后就盡量少移動。在治療過程中如有不適應及時向治療人員提出,防止燙傷。對鼠標手、網球手、四肢外傷后引起關節強直、僵硬的病人可取坐位或臥位,治療人員放置藥包后病人可根據藥包溫度自行調整,但應注意防止燙傷。3.5治療過程中出現燙傷的處理治療過程中出現燙傷應及時通知醫生并處理。如Ⅰ度燙傷患處發紅,壓之不褪色。用鮮蘆薈或燙傷藥膏外敷,2d~3d消退。Ⅱ度燙傷患處有水皰,應注意保護皮膚完好。小水皰可讓其自然吸收,用蘆薈或燙傷藥膏外擦,并用3m敷料貼蓋上密封,2d~3d更換1次3M敷料貼,防止皮膚破潰。大于1cm水皰在無菌下用注射器抽吸水皰液體,用3%碘酊外擦或用TDP照射,然后再可用3M敷料貼蓋上密封,防止皮膚感染,7d后可愈合。710例腦出血、腦梗死病人有3例因躁動、皮膚感覺差造成燙傷,1例為Ⅰ度燙傷,2例為Ⅱ度燙傷。15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其中有2例感覺良好病人,認為藥包越熱效果越好,認為熏敷時間越長效果越好,護士擺好后自行移動藥包,而導致Ⅰ度燙傷。5例燙傷病人,護士按上述方法處理后全部治愈。因此,應增強中藥熏敷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風險意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盡量減少燙傷等并發癥發生[5]。3.6治療后的處理中藥熏敷完畢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藥液,及時協助病人穿好衣服,出汗多者應更換衣服,囑病人1h內不要用清水洗患處,以保持藥效,并要及時補充水分,出汗過多者最好補充淡鹽水。有1例病人熏敷后未及時穿衣受涼出現感冒癥狀,經醫生積極處理后癥狀消失。治療后應注意清潔消毒,一次性塑料薄膜專人專用,防止交叉感染。治療結束后熏蒸室應每天開窗通風,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
課程代碼:04436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康復護士與康復對象的談話技巧中,“通過引導對方思路來控制話題和抓住主題”的方法,是其談話技巧中的
A.情景感染
B.選擇交談方式
C.談話要有目的性
D.交談中不可急于求成
2.反射性尿失禁患者間歇導尿期間,要求限制飲水量為每小時
A.80~100ml
B.100~125ml
C.125~200ml
D.200~250ml
3.康復護理方法特點中所說的“護理援助”是指
A.全部接受他人幫助的護理
B.使用器械護理
C.部分接受他人幫助的護理
D.利用殘存功能護理
4.在康復護理過程中,及時準確掌握老年人身體情況的變化,不能僅依靠老年人主訴,這是因為老年人的反應
A.敏感
B.強烈
C.異常
D.遲鈍
5.長期臥床患者,仰臥位時將兩膝及兩髖關節置于伸位,可防止發生
A.足下垂
B.髖外畸形
C.髖與膝關節屈曲性攣縮
D.髖關節脫位
6.機構康復、社區康復、上門康復服務及信息康復,是康復醫學的四種
A.康復種類
B.治療途徑
C.醫療方式
D.服務形式
7.晨僵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依據之一,其診斷標準應該是晨僵持續至少
A.半小時
B.一小時
C.一個半小時
D.兩小時
8.骨性關節炎可累及單一或多處關節,頸椎受累的關節常為
康復護理學1
9.關于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描述錯誤的是
A.骨質疏松
B.高脂血癥
C.糖尿病
D.心臟病
10.顱腦損傷患者不正確的康復護理是
A.臥床,頭抬高15°~30°
B.昏迷者要保持仰臥
C.保持呼吸道通暢
D.注意翻身,避免壓瘡
11.運動創傷分期不包括
A.急性期
B.穩定期
C.恢復期
D.瘢痕期
12.頸椎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是
A.神經根型頸椎病
B.脊髓型頸椎病
C.交感型頸椎病
D.椎動脈型頸椎病
13.不屬于脊髓損傷癥狀的是
A.感覺障礙
B.運動障礙
C.吞咽障礙
D.二便障礙
14.腦干反射不包括
A.額眶眼輪匝肌反射
B.垂直頭眼反射
C.肱二頭肌反射
D.水平頭眼反射
15.運動神經麻痹癥狀不包括
A.肌力減退或喪失
B.肌肉痙攣
C.肌肉萎縮
D.肌張力低下
16.客觀感覺障礙不包括
A.感覺疼痛
B.感覺減退
C.感覺過敏
D.感覺倒錯
17.電生理學檢查不包括
A.神經肌電圖
B.電子顯微鏡
C.神經傳導速度
D.強度—時間曲線檢查
18.關于Brunnstrom偏癱運動第一個階段的表現,說法錯誤的是
A.上肢遲緩,無隨意運動
B.手遲緩,無隨意運動
C.手僅有極細微的屈曲
D.下肢遲緩,無隨意運動
19.常用的疼痛評估方法是
A.Bobath法
B.Brunnstrom法
C.上田敏法
D.口述分級評分法
20.不屬于肩周炎典型癥狀、體征的是
A.肩關節周圍疼痛
B.肩關節活動受限
C.手指麻木、無力
D.肩關節壓痛點
21.腦癱患兒常表現的異常反射為
A.原始反射延遲消失
B.對光反射減弱
C.膝腱反射亢進
D.吞咽反射減弱
22.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的疾病不包括
A.關節炎,各種藥物或保守治療無效
B.風濕性膝關節炎膝關節已融合
C.關節嚴重畸形
D.X線檢查有骨改變或破壞
23.對截肢術術后患者,彈力繃帶使用正確的是
A.小腿及上肢彈力繃帶需使用12~15cm寬,2~4m長
B.大腿殘肢應纏至骨盆部位,小腿殘肢需纏繞到膝關節以上
C.每天要更換纏繞4~5次,夜間可以除去
D.彈力繃帶的壓力以近端比遠端大為宜
24.進行肱二頭肌肌力檢查時,徒手肌力檢查方法為
A.患者坐位,肩關節外展,檢查者一手觸診肌肉,一手置于上臂遠端加阻力
B.患者坐位或仰臥,曲肘,讓其用力使肘關節伸直,檢查者于前臂遠端對抗給予阻力
C.患者坐位,伸肘位,讓其用力使肘關節屈曲,檢查者于前臂遠端給予阻力
D.患者坐位,屈肘前臂旋后,檢查者于手部給予阻力
25.患者需1人輔助步行(體力或語言指導),根據Barthel指數評定表,其活動(步行)評定等級為
A.0分
B.5分
C.10分
D.15分
26.兩側小腦半球病變時,患者步態呈
A.跨越步態
B.剪刀步態
C.慌張步態
D.蹣跚步態
27.對Fugl-Meyer評測法的描述,正確的是
A.是對偏癱患者身體功能狀態的定量化評測手段之一
B.患者能坐且多于5min,其“無支撐坐位”項目評分為1分
C.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者可以進行站立平衡評測
D.包括50項,每項有五級評分
28.患者致殘后,一般要經歷的六個心理階段是:無知、震驚、否認、抑郁、承認和
A.絕望
B.退縮
C.適應
D.放棄
29.實體覺的作業治療屬于作業治療中的
A.提高日常生活活動
B.工作及娛樂能力訓練
C.提高感認知綜合能力訓練
D.生活輔助具的指導使用
30.鼓勵和安慰是康復心理治療方法中的
A.精神分析療法
B.支持性心理治療
C.認知治療
D.行為治療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康復設施環境中,要求離地面高度80cm為宜的設施包括
A.廁所、樓道的高扶手
B.洗面池
C.電燈開關
D.水龍頭
E.門把手
32.偏癱的功能訓練原則有
A.抑制異常的反射活動
B.加強軟弱肌肉力量的訓練
C.強化原始的反射活動
D.重建正常的運動模式
E.打破異常的痙攣模式
33.偏癱全面康復評定的內容包括
A.軀體功能
B.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C.關節活動角度
D.肌力等級
E.社會參與能力
34.運動創傷后8~21天局部充血腫脹已經消退,可選用
A.加壓包扎
B.中頻電療
C.運動療法
D.制動休息
E.溫熱療法
35.頸椎病診斷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A.具有典型臨床癥狀
B.影像片見到骨質增生
C.客觀檢查具有神經、血管損害的體征
D.影像學檢查證實神經、血管受到壓迫
E.腦血流圖檢查可有供血不足表現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36.腦梗塞早期的患者大腦組織受損,—側肢體輕度力弱,此時為______階段。
37.轉換的操作中,應做到動作輕、穩,盡可能發揮康復對象的______能力進行轉換,同時給予必要的協助和指導。
38.造成壓瘡的外因中常見的是潮濕或______的刺激。
39.腦外傷主要分為______顱腦損傷和開放性顱腦損傷。
40.脊髓損傷后康復護理的任務很重,監督、指導、保護、______的任務一刻也不能停止。
41.腦卒中早期康復措施應在不影響搶救前提下______介入。
42.心臟康復的目的是提高患者對運動的耐受能力,從而改善______。
43.肩周炎康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和恢復肩關節的運動功能。
44.關節活動范圍(ROM)的練習主要用于______性的關節活動障礙。
45.對于小腿假肢,每天晚上睡覺前應重點檢查______、殘肢骨突起部位的皮膚顏色。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46.參與局限
47.眼心反射
48.踝關節扭傷
49.被動ROM
50.直流電療法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51.簡述運動創傷后的病理過程主要經過的四個階段。
52.簡述肩周炎的健康教育內容。
53.簡述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護理。
54.簡述冷敷法的種類及其內容和要求。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04―0130―01
疼痛是個體對有害刺激的主觀體驗,這種體驗包括兩個方面:痛覺(painperception)和疼痛的反應(pain reaction)。痛覺是一種意識現象,屬于個人的主觀知覺體驗,它受人的性別、性格、經驗、情緒和文化背景等的影響,表現為痛苦和焦慮。疼痛反應是指對有害刺激產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變化,表現為呼吸急促、血壓升高、瞳孔擴大、出汗、骨骼肌收縮等。
1 疼痛的定義及特征
一個人感覺到痛。就是痛;無論何時,一個人訴說疼痛,就是痛,包括語言上或非語言上的行為表現。它提醒醫護人員應尊重患者對疼痛的體驗和反應。所以,疼痛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疼痛是一種身心不舒適的感覺;疼痛是一種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險警告;疼痛常伴隨有生理、行為和情緒的反應。
2 影響疼痛的因素及患者對疼痛的反應
2.1社會文化因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使人對疼痛的感受、耐受力和表達都有所不同。在推崇勇敢和忍耐精神的文化氛圍中,人更善于耐受疼痛,并盡量避免報怨,避免引起別人的同情。在社會文化中,如、生殖器等引起的疼痛被認為是“令人難堪”或“難以啟齒”的,人們一般不愿意表達。
2.2情緒因素:情緒狀況會改變個人對疼痛的反應、恐懼、焦慮、悲傷、失望或不耐煩,往往能加劇疼痛的程度。而疼痛感加重的結果又使情緒惡化,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了惡性循環。反之,愉快、興奮、有信心時疼痛感會減輕。
2.3個人心理因素:個人的氣質、性格可深刻影響其對疼痛的感受和表達。性格外向、開朗、穩定的人,疼痛閾較高,耐受性較強。性格內向、抑郁、膽小、較神經質的人則對疼痛較不耐受。而瘟病性格的人易受其他疼痛者的暗示。
3 外科常用疼痛測量
術后疼痛程度分級法:根據WHO標準及術后患者的臨床表現,一般將術后疼痛程度分為4級:無痛,患者咳嗽時,切口無痛;輕度疼痛,輕度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擾,咳嗽時感到切口輕度疼痛,但仍能有效的咳嗽;中度疼痛,中度持續疼痛,睡眠受干擾,需用鎮痛藥、不敢咳嗽,怕輕微振動,切口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持續劇烈疼痛,睡眠受到嚴重干擾,需用鎮痛藥治療。評分分別為0~3分。PrinceHenry評分法適用于胸腹部大手術后疼痛程度的測量,對于氣管切開或保留氣管導管不能說話的患者,應在術前訓練患者用手勢表達疼痛程度的級別。評分方法為:0分,咳嗽時無疼痛;1分,咳嗽時才有疼痛發生;2分,深度呼吸時即有疼痛發生,安靜時無疼痛;3分,靜息狀態下即有疼痛,但較輕,可以忍受;4分,靜息狀態下劇烈疼痛,難以忍受。
4 護理評估
護理人員需全面收集患者資料,對疼痛做出客觀的評估,才能有針對性的制訂疼痛的護理計劃,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最終達到減輕或消除患者疼痛的目的,患者是唯一有權力描述其疼痛是否存在以及疼痛性質的人,當護士所觀察到的疼痛表現與患者自己的描述有差異時,應分析原因,并與患者進行討論,達成共識。
4.1評估方法:包括:訪談和傾聽,即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獲得患者的一般資料和疼痛的有關情況;觀察和體格檢查。注意發現患者疼痛時的生理、行為和情緒反應,檢查疼痛的部位;閱讀和回顧既往病史,了解患者以往使用止痛藥的情況。
4.2評估內容:一般資料:詳細了解患者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等。疼痛史:疼痛的時間和規律,疼痛的開始時間,是持續性還是間歇性,兩次間隔的時間多長,發作的頻率如何;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仔細了解疼痛所在的具體部位、深淺程度;性質為銳痛還是鈍痛,脹痛還是跳痛,針刺樣還是刀割樣;有無牽涉痛;程度為輕度還是重度;疼痛的原因、加重或緩解的因素,疼痛的誘發因素,疼痛加重的原因,止痛措施的效果如何;疼痛的伴隨癥狀,有無頭暈、惡心、嘔吐、視物不清、耳鳴、鼻塞、心悸氣短、煩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頸部疼痛時,是否有手麻、腿軟、眩暈等}腰腿疼痛是否伴有腿麻、大小便功能障礙等。
5 護理措施
疼痛是機體有損傷的一種警告,一旦患者經歷疼痛,應積極處理原發病,而不僅僅是解除患者的疼痛,所以,疼痛的處理原則為:去除病因,減輕疼痛接受器的反應,阻斷疼痛沖動的傳導,改變患者對疼痛的認知。
5.1按摩:適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如頸椎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椎間盤突出等,其主要作用是矯正骨關節位置的異常,松弛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5.2冷熱療法:玲療法能降低神經傳導速度、減輕炎癥和水腫,對急性疼痛效果較好,熱療法臨床常用方法有:熱水袋、電熱毯、紅外線和紫外線、烤燈、熱浴等,其作用機制是促進組織血液循環,松弛局部肌肉,減輕疼痛。
5.3經皮神經電刺激:應用電脈沖刺激治療。通過放置在身體相應部位皮膚上的電解板,將低壓的低頻或高頻脈沖電流透過皮膚刺激神經,達到提高痛閾,緩解疼痛的目的。適用于慢性疼痛及術后急性疼痛的治療。
5.4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教育內容。一般包括:疼痛的機制、疼痛的原因、如何面對疼痛、減輕或解除疼痛的自理技巧。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434-02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護理專業的發展,這使得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廣泛開展?整體護理模式的建立,從根本上轉變了護理人員觀念,改善了護士形象,提高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骨科作為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手術科室,手術風險較大,對醫護人員的要求較高?針對這一問題,從本院過去所收治的骨外科手術的患者中選取其中的50名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在骨科患者中實施整體護理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現做出如下報告?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從過去兩年間我院所收治的骨外科手術患者中,選取其中的50名患者,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做回顧性分析?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模式,實驗組采用整體護理的模式?實驗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為17至75歲,平均年齡(33.1±2.6)歲,其中,上肢骨折的10例,下肢骨折的9例,腰椎骨折的5例,其它的1例;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為16至80歲,平均年齡(33.4±2.1)歲,其中,上肢骨折的11例,下肢骨折的9例,腰椎骨折的4例,其它的1例?兩組骨外科手術患者均符合疾病納入標準,各臨床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性(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模式,實驗組采用整體護理的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模式?護士對實施骨外科手術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實施骨科手術后的護理及相關知識,并耐心解答相關問題?
(2)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采用整體護理的模式?具體步驟如下:
成立整體護理的小組,由主任擔任組長,護士長擔任副組長,科內其它護士為組員?組員實施輪流值班,包床到護?
術前護理:了解患者有無藥物的過敏史等一般資料和病情?護士向患者介紹手術的主治醫師和相關護理人員?多與患者溝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提問,協助患者消除焦慮?恐懼的負面情緒?根據患者的情況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全程陪同患者做術前檢查?注意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科學地對待本次手術,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
術中護理:護士陪同患者進入手術室,與患者親切地談話,核對好患者的信息,熟練地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及時疏導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詳細告知患者手術和麻醉的注意事項?患者麻醉后,護士應密切觀察止血帶是不是完好和止血帶的開始時間,患者的體溫?心率?血壓?脈搏?尿量?出血量以及輸液量等,確保手術順利地進行?
術后護理:向患者解釋術后出現的頭暈頭痛等不適現象?囑患者臥床時采取側臥位或者平臥位,用軟枕墊高患肢;站立時用前臂吊帶吊起患肢成曲肘勢?指導患者有計劃地進行康復訓練?針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中醫舒適護理的方法?對于炎性水腫,可以采取冷敷的方法減輕水腫;對于肌肉痙攣,可以采取熱敷來減輕痙攣,增加患肢的血液循環;對于輸液部位腫脹,可以用土豆片進行貼敷;對于壓瘡創面,可以用蛋殼內膜進行貼敷;對于因長期臥床而腰酸背酸的患者,可以采用拔火罐?中藥涂擦?按摩等中醫療法來活血祛瘀;對于腫脹疼痛者,可以采用中藥硬膏進行貼敷?定向透藥的療法來消腫止痛;對于手術后關節不靈活?關節炎?肩周炎?頸腰椎病等類骨質增生,可以采用艾灸?中藥熏洗來疏通奏理?驅風祛濕?通暢氣血;對于便秘者,可以采用生大黃粉來貼敷?骨折初期,囑患者食用魚片湯?田七瘦肉湯和金針木耳湯?骨折中期,囑患者食用豬腳筋湯?北芪烏雞湯和桂圓紅棗燉鵪鶉湯?骨折后期,囑患者食用鹿筋燉花生湯?杜仲枸杞燉烏雞和冬蟲草瘦肉湯?
3、評價標準
通過調查問卷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來統計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利用t檢驗法,計數資料的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
二?結果
實驗組患者總滿意度占96.00%(56.00%±40.00%),對照組占80.00%(44.00%+36.00%)?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值
三?討論
整體護理模式是以現代護理理論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以恢復健康為目的,為患者提供計劃性?系統性?連續性?全面性的優質護理,這符合患者的要求,也是適應現代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整體護理能使患者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為疾病的順利康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經過上文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在骨科手術患者中實施整體護理能夠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首先,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對此類手術有所了解,并獲得相關的護理知識,能使患者消除焦慮?恐懼的負面情緒;然后,術中對患者進行護理,有助于疏導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最后,術后對患者介入中醫方法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感,促進患者盡早恢復健康?通過實驗可知,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具有統計學意義?術后采取中醫舒適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采用辯證施膳的中醫理論來指導患者科學飲食有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骨折初期,患者一般氣滯血瘀,宜食用清淡易消化?活血化瘀為主的食物;骨折中期,患者一般氣血不和,宜食用接骨續筋?補氣和血為主的食物;骨折后期,患者一般肝腎虧虛,宜食用強壯筋骨?補益肝腎為主的食物?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骨科手術中,針對患者開展整體護理,能夠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獲得更加良好的護理效果,可以在今后的骨科臨床工作中加以推廣應用?
這是一位今年11月在我院神經科住院的患者在西祠網上為我們留下的文字和圖片。
2010年2月為進一步規范臨床護理工作,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根據省衛生廳和市衛生局的部署,我院啟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經過啟動、宣傳、人員培訓、實施方案的制定等前期的準備,今年4月我院首先在神經科305病區進行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試點,8月又在308、311、203、207、210五個病區進行了推廣試點。圍繞“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活動主題,全院上下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作為專科醫院的白衣天使們也付出了更多辛勤的汗水……。
1 護理示范工程全院聯動
為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我院成立了優質護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試點病區啟動進度表。張穎冬院長親自批示,姚輝副院長認真抓落實。明確醫院各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設備、總務、藥劑等科室從物資、維修、送檢、安全、膳食等各方面給予支持。護理崗位人員配備不到位是各家醫院的難題,院領導、護理部、人事科從“進人”和“歸隊”兩個角度,想方設法盡全力增加臨床一線護士數量。在今年我院新增83人中,護理專業人員有56人,占新入院人數的67.5%,同時清理非護理崗位占編人員,最大限度地保障臨床護理崗位的人員配置,滿足了示范病區的床護比不低于1:0.5的要求。加大經費投入,增添熱水器、洗頭盆、氣墊床、更換棉花胎等護理用品用具;粉刷墻壁、制作宣傳展板、走廊增添油畫,努力為病人營造溫馨的就醫環境。總之全院調動各方面力量,形成聯動,為全面落實基礎護理,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提供便利條件和有力保障。
2 規范基礎管理“嚴”字當頭
早在1962年、1977年我院就編寫醫、技、護常規,八十年代末在總結我院實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又編寫了本院《規章制度和醫護技常規》。2007年我院原護理部屠麗君主任懷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愛和對工作的高度負責,憑借自己多年的經驗積累,又牽頭編著出版了《護理管理與護理規范》一書,近年來又對其進行了補充、完善。良好的基礎管理為此次“示范工程”的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護理部首先對示范病區305病房的護理人員進行優質工程相關知識及要求、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程、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和專科知識的培訓,組織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狠抓重點環節、薄弱環節,嚴格執行核心制度,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基本功和護理技術水平,并在其他試點病房推廣。第二、實行護理部、科、病區的三級管理。護理部全面統籌;強化科護士長作為科室護理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充分發揮科護士長的管理作用;病區護士長負責常規護理工作及檢查各項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在此基礎上明確臨床護士應當負責的基礎護理項目及工作規范。各層級護理人員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并向患者及家屬公示,引入患者和社會監督評價機制。第四,借勢我院專科優勢和試點工作,不斷積累和總結工作經驗,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護理管理和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用科學管理惠及服務對象。
3 提供滿意服務注重環節
圍繞“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的目標,白衣天使們踐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在工作過程的每個步驟、每個環節上下功夫。
為了給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無縫隙的護理服務,護理部要求臨床護士護理患者實行小組責任包干,保證病人時時有人管床;根據實際工作量情況,實行具有??铺攸c的彈性排班,即:取消兩頭班、9~4點班,改為早連班、晚連班,減少了交班次數;取消不必要的護理文件書寫,簡化護理文書,結合實際采用表格化護理文書,此舉使臨床護士每天書寫護理文書時間減少在半小時內,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在服務方式的再造上大家更是動足了腦筋,305病區倡導“我在您身邊”的溫馨服務,實行臨在護理、前移護理、床邊護理,把護士推到病人床邊,減少紅燈、消滅紅燈、無鈴聲換水;該病區把周三、周四定為基礎護理“清潔日”,對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進行床上洗頭、修剪指趾甲、修理頭發、男病人修理胡須等,確保病人清潔舒適。責任護士提前15~30分鐘上班,在早交班前評估好當日所管床位病人的情況,集體床邊交班后,護士長再集中進行早會提問、反饋存在的問題。目前此服務方式已在我院其他試點病區推廣。有的病區還自籌資金,制作各種板塊,包括病區簡介、業務公開、健康教育等,精神科的203、207、210病房還專門制作健康教育手冊,深受病人及家屬的歡迎。前不久國家“質量萬里行”檢查組來我院檢查工作,對我院護理工作中對神經、精神科病人體現的人文關懷給予了充分肯定。
4 每頂燕帽下顆顆圣潔的心
腦科醫院是非常特殊的??漆t院,神經科病人多為昏迷癱瘓病人,護理量和難度可想而知;精神科這個顛倒的世界里,護士們為病人所做一切,有時甚至會換來病人的謾罵或拳腳相加。面對這樣的病人,我們的天使們用大愛之心,任勞任怨默默奉獻。
骨科又稱為矯形外科學,是醫學中的一個專業,它主要運用藥物、手術等物理方法維持人體骨骼的正常形態。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骨科學在治療方面有著非常大的進步,給骨科患者帶來非常大的希望。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骨關節的治療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目前,骨科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病因、腰椎病、股骨頭壞死、手足外科、頸肩腰腿痛、腰肌勞損、創傷、網球肘、骨性關節炎、痛風、風濕類風濕、骨質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經痛、骨質疏松、骨矯形、腱鞘炎、滑膜炎。本文主要對我院收治的骨科病患者進行治療,并進行護理,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2例患者進行分析。其中男79例,女73例,患者的年齡在23-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2±4.3)歲。其中骨折92例,腰椎骨折47例,股骨骨折13例。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人數各76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手術后護理方法,做好對患者的日常護理,包括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的日常活動進行指導等。
1.2.2觀察組護理方法。觀察組手術后進行預見性護理,其護理主要包括:
1.2.2.1心理護理。由于骨科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其身體的生理功能受損,再加上長時間臥床,導致手術后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方面的情緒。在手術后應該要對患者做好各方面的心理指導工作。鼓勵患者加強健康學習,并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如向患者介紹病情,加強健康教育等。對手術后的患者,要及時鼓勵患者盡早進行功能鍛煉,增加患者病情恢復的信心。此外,還應該多與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感受到舒適和溫暖。
1.2.2.2疼痛護理。由于手術后,患者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護理人員應該要對患者進行講解,讓患者了解到手術后出現疼痛是不可避免的。通過與患者進行心理交流,從而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當患者出現較厲害的疼痛時,要進行舒適護理,給予小劑量的止痛藥。
1.2.2.3預防感染。在手術后,患者容易出現各種感染現象。其中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由于患者的行動不便,因此很容易出現感染。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及時為患者翻身,并進行扣背,讓患者更好地進行排痰,做好通風措施,從而保證空氣的溫度。此外,還要鼓勵患者多喝水,盡早進行排尿,保持尿道的通暢。
1.2.2.4預防壓瘡。在手術之后,由于患者進行長時間臥床,因此很容易出現壓瘡現象。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后,要幫助患者轉身,并定期為患者更換床單、衣物、并保持患者的皮膚干燥。此外,醫護人員在交班的時候應該將患者的情況進行說明,從而更好地針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護理。
1.2.2.5預防患者靜脈血栓的形成。手術后患者的康復鍛煉是非常重要的,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進行被動運動,包括按摩患者的肌肉,幫助患者進行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以防止患者靜脈血栓的形成。
1.2.2.6病房環境。病人病房當中要保證干凈、整潔,同時室內溫度和濕度要適宜,良好的環境能夠使病人心情放松,使其疼痛明顯減輕,病人可以在初期采取適當活動,以免造成雙下肢出現重癥,進而使疼痛明顯緩解,以及使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明顯減少,進而對病情恢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疼痛、住院時間以及滿意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主要如表1所顯示: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滿意程度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和滿意程度情況如表2所顯示:
3結論
預見性護理模式是一種全新的超前護理模式,要求護士在實施護理之前和護理過程當中,預測也許出現的問題,根據病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盡最大努力降低病人疼痛,使其生活質量明顯增強。由于骨科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并發癥和疼痛感,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情況,采取預見性護理,可以使病人疼痛明顯緩解,使病人滿意度提高。因此,對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調動護士的積極性,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對患者進行主動、積極的護理,從而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情況,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根據本次研究顯示,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各方面的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并發癥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均要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甘小榮.預見性護理對腰椎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0.10(03):73-74
深靜脈穿刺置管100例體會柳玲王太清(4)
中西醫結合治療尖銳濕疣45例探討李文華史玲宋菊先(5)
中西醫結合治療112例中風后遺癥療效觀察朱登玲周媛(6)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5例分析高啟忠(7)
云克治療甲亢伴浸潤性突眼的初步觀察陳雪(7)
中風的誘因及先兆王建輝(8)
妊高征165例臨床分析馬玉紅(9)
應用人工呼吸機輔助治療新生兒肺出血9例體會唐軍(10)
經皮撬撥復位反彈器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王春生(11)
車前草加小米煎劑治療嬰兒腹瀉80例劉春梅何蓮(11)
雙針雙板牽引固定脛腓骨骨折50例分析楊世仁(13)
推拿結合護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8例鐘蕾張法軍(14)
咪唑安定復合小劑量氯胺酮在門診手術中的應用體會趙和平游修魁(15)
雙尖牙楔狀缺損露髓的干髓治療適宜診療技術 張傳禮(16)
手術中杜絕差錯事故的幾個關鍵點蘇音胡建華(16)
鼻骨骨折的CT診斷李杰徐建軍(17)
二甲苯的毒性與在病理科應用中的防護張君娜金家巖任艷彩(18)
F-820血液分析儀常見故障、原因及排除張美玲(18)
對醫療設備的安全使用體會趙和平文喬良(20)
藥師參與ADR監測工作的探討孫紅霞(20)
青霉素G致過敏休克2例商連軍(21)
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急救護理王留霞(22)
三叉神經痛的觀察與護理于變(23)
單球囊擴張術治療布加氏綜合癥的圍術期護理魯巧利(24)
淺談老年病人的護理體會賈茜(24)
手術室護士的自身防護李丹王麗(25)
淺談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張根芳(26)
健康教育在住院肺結核病人中的應用劉慧穆紅敏曹鳳蓮(27)
加強手術室整體護理,提高患兒及家長滿意度丁霞芬(28)
兒科護理中溝通技巧與護患關系的探討邵艷麗周巧玲(29)
孕婦營養與合理膳食的指導王留霞(30)
采用肝素鈉抗凝血漿進行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分析崔巍(31)
利多卡因不良反應1例張愛榮(32)
濃縮微晶鏡檢法測氟乙酰胺汪鳳云韓雪飛(32)
農村2~6歲兒童齲齒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王偉民張文信趙利萍付艷莉左現武(33)
雙胎之一宮內死亡、存活兒足月分娩1例徐桂華楊紅麗(34)
食管惡性黑色素瘤2例報道附15例文獻復習金家巖任艷彩張君娜(35)
胰腺囊實性腫瘤1例及文獻復習任艷彩金家巖張君娜(36)
糖尿病概述及有關研究進展龐國明(37)
紋眼線誘發尋常型銀屑病1例文喬良趙繼偉劉艷軍(46)
CTB技術的應用觀察蔣道忠張金平(47)
感染(敗血)癥原因菌群相同步培養法和快速藥敏試驗技術袁還東(47)
注射狂犬疫苗引起蕁麻疹1例胡桂紅曹書東呂英偉(48)
注射用胸腺因子致特殊不良反應1例張曉亮(48)
關于培養專病護士的實踐與思考李紅霞王薇(49)
新時期護理工作質量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穆紅敏曹鳳蓮(50)
護理管理中的法律意識駱包明(51)
醫學信息中心為繼續教育服務的初探與體會崔白璐劉悅郭曉黎(53)
不寧腿綜合征1例曹書東(54)
甲硝唑致心律失常1例李偉娟(54)
前列腺素E1動脈介入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李軍謙楊揚常潔(3)
腎移植術后輸尿管并發癥王少鋒南曉松閆天中(4)
硬膜外藥物沖擊分離法對腰腿痛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王鐵橋(6)
110例羊水過少臨床分析張東紅胡艷秋(8)
孕中期胎兒畸形的超聲篩查翟莉莉(9)
病例報告
生物合成速效人胰島素過敏1例報告孫會秀(10)
足跟痛多次封閉致跟鍵自發性斷裂3例報告王吉民劉海銀薛紅冊(58)
脊椎一過性脫位伴脊髓損傷2例報告高啟忠孫勝麗吉祥(59)
經驗交流
20例乳糜尿治療體會王少鋒南曉松(1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松解術264例療效觀察梁波宋冠軍彭簫(11)
鼻中隔矯正+篩竇切除治療篩前神經綜合征240例王軍(12)
額鼻管導管沖洗法治療額竇炎182例崔志漢李秀勤劉晶(13)
腹水濃縮后回輸治療尿毒癥合并頑固性腹水12例臨床觀察孟荷于蘭君年保榮(14)
適宜診療技術 濕潤燒傷膏和TDP治療壓瘡的臨床體會陳飛(15)
抗腫瘤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及其防護郭麗麗張馨朱璐喬惠萍(16)
非體外循環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麻醉管理李秀娜(17)
6511心電圖機故障分析及排除韓緒娥崔麗娟(48)
開封市衛生科技發展基金十年效果評價陳中和王麗亞梁秀芳孫壓中(1)
腦白質疏松癥患者的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性的研究盧潔盧大雷崔白璐葛軍張柯劉大建(3)
低分子肝素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陳娟高堂忠(5)
關節清理術與綜合療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郝寶龍宋濤袁國棟(6)
牙周膿腫細菌L型感染80例臨床療效分析路明袁還東張效本(8)
經導管引流灌洗結核性胸腔積液60例療效觀察張兆奎張天德馮金山(10)
強力寧、肝太樂預防抗結核藥致肝損害的效果楊麗霞(10)
補腎活血湯治療糖尿病腎病30例劉飛(11)
醋酸曲安奈德液穴位注射治療梨狀肌損傷綜合征80例張永雪(12)
燈盞花素治療梅尼埃病40例葛軍盧大雷盧潔(12)
72例早產合并胎膜早破臨床分析李欽英(13)HttP://
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5例的胸部X線表現高啟忠(13)
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280例張艷霞邢春萍(14)
順鉑化療胃腸道反應防治的臨床觀察陳玲玲(15)
普米克令舒吸入佐治小兒喘憋性肺炎34例臨床觀察張勤梅(16)
開封縣199l——2000年孕產婦死亡情況回顧分析宋杰(16)
阿奇霉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28例療效觀察馬瑞桓新馬穎(17)
23例霉菌性腹瀉病診治體會程艷波(18)
西米替丁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的臨床觀察郭倩梅(18)
耳鼻喉科常見疾病的微波治療胡艷崔志漢胡團元肖雪青史向陽張彥娜李秀勤(19)
淚小點阻塞及其治療梁軍(20)
肝癌的介入療法趙彥峰(21)
肋骨骨折造成漏診的常見原因分析楊家學王大永(22)
腕部神經阻滯麻醉在手外科的作用閆鴻濤游修魁(22)
肋骨肌萎縮癥的肌電圖觀察梁晨(23)
X線、B超診斷的優勢及互訃楊家學吳進喜劉風仙王大勇(24)
淺談醫院感染強化預防措施竇天榮王華(25)
72例高粘血癥患者總膽固醇、甘油三脂測定分析白萍蔡逸婷(25)
藏中西醫三結合瀉下療法王萬青加輝王團勝(26)
加強藏醫動物性藥物研究王萬青加輝王團勝(26)
結核性中耳炎誤診分析柴小花馬躍武(27)
疥瘡誤診30例肖磊營(27)
外傷致膈肌破裂1例誤診分析王科文王報立熊建新(28)
藥敏實驗瓊脂平板的長期保存方法蔣道忠(28)
128例尿培養結果分析烏穎桓新馬瑞(29)
氣管切開術后常見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宋俊麗(30)
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胃腸道應激性潰瘍的觀察與護理齊桂麗(30)
144例直腸癌的術前護理劉新鳳(31)
脊髓損傷的護理黃俊霞(32)
肝癌介入治療的術前、術后護理劉瑞琴(32)
自發性氣胸病人的護理聶穎(33)
腸梗阻病人的心理護理適宜診療技術 史翠環(33)
手術室工作人員應注意對艾滋病的防護李玲郭艷(34)
前列腺增生留置尿管的護理體會孟紅霞(34)
車禍病人轉送途中的護理體會杜云真申慧麗(35)
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王留霞(35)
淺談中西醫結合護理楊雅涵(36)
小兒高熱驚厥36例的急救與護理周紅(37)
怎樣做好心理護理齊桂麗(37)
心理護理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李文萍(38)
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白瑩劉行鳳(39)
減輕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對策許偉霞(39)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自我保健肖磊營(40)
如何做好心理護理宋艷敏(40)
孕婦產前心理評估及護理對策金春盆(41)
降糖藥的合理選擇葛建國(42)
磺脲類藥失效的診斷與治療葛建國(43)
口服青霉素類藥的應用王鑫(43)
麥芽的臨床應用肖磊營(44)
藥師在OTC藥品使用中應起的作用陳洪玲(44)
淺談如何提高中藥質量張繼有(45)
論現代醫院滿意服務任真年(46)
鹽酸林可霉素致過敏性休克1例曹德滿(48)
論現代醫院管理科學與藝術任真年(49)
利用病案信息資源,為醫院管理服務崔研暉(51)
局部封閉配合手法松解治療肩周炎25例張傳林閆永勝蔡榜柱(52)
小針刀治療狹窄性腱鞘炎50例觀察王承林(52)
臍靜脈注射催產素的臨床應用與體會邱云(53)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髓炎l06例王平英宋秀玲(53)
適宜診療技術 結腸氣囊腫1例楊利昌(54)
微創引流治愈重癥急性胰腺炎1例勞嘉良沈亦玨張鍔清(54)
1 十幾年如一日的關懷奉獻
1995年嚴正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踏上工作崗位,迄今已整整19年了。19年來,嚴正用他的行為訴說著他對病患的愛,對人民的情。他時刻銘記著作為一名醫生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他體恤病家的苦痛艱難,盡心盡力,無怨無悔。在漫長的歲月里,他每天騎著自行車上門為社區居民送醫、送健康,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每天至少要行40 km路。偏癱的阿婆要找他,癡呆的老伯只認他,滿身病痛無處訴的老人們就相信他。他手機24 h開機,居民有什么健康問題隨時都可以咨詢,帶女兒出去玩,大半時間都在接電話,耐心細致地解答居民的每個疑問,女兒說爸爸對患者要比對我好。他常忙得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經常在半夜時分出現在需要他的病患床前,握著病患的手,輕言細語給予安慰;他會在狂風暴雨天堅守和社區居民的約定,不顧自身安危,只求不中斷治療;他會不顧一切為臨終老人做人工呼吸,毫無顧忌,只求能延續生命;他會為滿身大小便的臥床患者擦身換衣,不管如何惡臭,毫不嫌棄;他會不顧勞累背著老人去大醫院進行檢查診治,分秒必爭,只求不延誤就診;他會義務為孤寡老人送醫送藥,從不計較占用的是否是休息時間;他會自己掏錢為貧困居民付費買藥,盡管自己從來不舍得多花一分錢。
2 以豐富的診療經驗治療病患
嚴正對高血壓、腦梗死、頸椎病等多種疾病所致的“眩暈”癥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他擅長老年性疾病的研究與治療,并不斷創新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將中醫藥服務向社區延伸,并將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會推廣。他靈活運用“四診合參”的手法,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療方案。嚴正熟悉本社區每例患者的病史、過敏史、體質及生活習慣,在用藥過程中堅持用最合理的配伍、最經濟的費用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真正實現了社區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簡、便、驗、廉。
3 建立“創新工作室”以全科團隊形式和“五心”服務病患
2013年,中心成立了“嚴正創新工作室”,組建了嚴正全科團隊,成員有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5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人。全科團隊承擔了轄區7.88 km2范圍內的門診出診、家庭病床及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服務工作,下設家庭醫師組、社區護理組及公共衛生組。
嚴正團隊秉承不怕苦、不怕累、視患者如親人的服務宗旨和高度工作責任心,運用“五心”工作法,即上門出診進入家庭要留心、接待居民解疑釋難要耐心、采集病史全面詢問要細心、治療方案合理用藥要精心、鉆研業務勇于創新要專心,以簡、便、驗、廉的中醫適宜技術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尤其在腦卒中患者的康復中,嚴正結合現代康復醫學知識和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摸索出很多實用的寶貴經驗和技術,并編寫了社區“糖尿病”、“腦卒中”等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識口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治療依從性。他還為老年大學、社區學校、社區健康宣教活動提供支持,在社區推廣普及中醫“治未病”理念及中醫養生知識。同時創新了多種服務理念,得到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贊揚。
4 中心工作特色
4.1 中醫藥服務
中心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開展社區預防保健工作,在門診、出診、家庭病床等工作中采用中醫理論辨證論治處理社區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根據簡、便、驗、廉、效的原則,開展中醫藥服務,包括針灸、火罐、刮痧、敷貼、推拿、中藥熏蒸、穴位注射、耳穴、隔藥餅灸、小夾板固定等。特色有溫針灸治療膝關節炎、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療肩周炎、藥餅灸治療慢性結腸炎、推拿、電針治療腰腿痛、溫針灸治療面癱、三叉神經痛等,其中溫針治療周圍性面癱被作為適宜技術在社區內推廣。中心的嚴正中醫師榮獲上海市中醫藥服務工作突出成績個人獎,桑久華中醫師被聘為上海市社區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員。
4.2 信息化建設
中心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如門診醫生工作站、三級醫院調閱平臺、門診語音叫號系統、PACS系統、計免短信平臺等,大大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遠程數字心電、遠程會診為家庭病床醫生提供了快速的診斷依據;健康教育小屋和中醫“治未病”工作室的數字化自助檢測設備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方便。在2009年10月24日,前國家衛生部[現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衛計委)]陳竺部長視察了中心的信息化工作,并給予了高度評價,提出了“閘北模式”。
4.3 健康服務責任制和家庭醫師制服務
2010年,中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利用網格化管理開展社區居民、樓宇職工、學校學生的健康管理。籌資新建的健康管理部面積達150 m2,設置有多項自助設備,免費為居民提供健康自測、健康咨詢、家庭醫生簽約、健康體檢、慢性病管理、專家預約等免費服務。中心研發了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的健康管理平臺,根據轄區劃分服務網點和對應的責任制醫生,實現全程健康管理服務,使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自身健康。國家衛計委有關領導曾蒞臨中心視察指導,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4.4 人才隊伍建設
中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近幾年,中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優化人才結構,合理引進優秀人才,完善老專家帶路,中、青年骨干緊跟的梯隊式“人才鏈”建設。通過聘請三級醫院專家坐診帶教青年醫師的方式,增強專業技術能力,培養醫療技術骨干,切實提高業務水平。目前,中心有1名醫師被列入《上海市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培養計劃》,中心還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1項、區科委課題2項,區衛計委專病項目2項。中心的“電針淺刺面癱法”被評選為“上海市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項目”,申報的“面神經炎專病”項目被評為閘北區中醫重點專病項目,并獲得5個實用型國家專利。
4.5 文化建設
[關鍵詞] 肱骨外科頸骨折;康復護理;治療依從性;肩關節功能;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3(b)-0132-04
Influence of recover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postoperative shoulder joint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fracture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YU Xueli DU Miaojuan
Department of Surgical, Shangyu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Shangyu 312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influence of recover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postoperative shoulder joint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fracture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who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Shangyu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09 to April 2013,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n=36) and recovery nursing group (n=36) at random.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ORIF of fracture of humeral neck. The patients in routine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while the patients in recovery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early recover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ffected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12 weeks′following-up, the total compliance efficiency of patients in recovery nursing group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91.67%,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routine nursing group (72.22%) (χ2=4.60, P < 0.05); the recovery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recovery nursing group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94.44%,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routine nursing group (77.78%) (χ2=4.18, P < 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service attitude, technical level, health education, patients caring and mental support in recovery nursing group (97.22%, 94.44%, 97.22%, 94.44%, 91.67%),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routine nursing group (75.00%, 77.78%, 72.22%, 75.00%, 69.44%)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Recover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obviously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is favorable for the recovery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of fracture 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peration, which can reduce the recovery barrier of shoulder joint of patients, enhance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uil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Fracture of humeral neck; Recovery nursing; Treatment compliance ;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肱骨外科頸骨折是臨床較常見的骨折類型,以中老年患者多見,多為閉合性骨折[1]。由于肱骨外科頸為松、密質骨相鄰部位,此類骨折靠近肩關節,術后常因疼痛、制動等原因,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肩關節鍛煉的積極性,引起肩關節纖維變性、僵硬,導致肩關節功能恢復障礙[2-3]。分析其原因除了與手術引起導致創傷及瘢痕攣縮有關外,術后缺乏系統性的康復護理干預訓練也是主要原因[4]。近年來研究發現康復護理應用于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護理中取得了較滿意療效,也決定著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優劣[5-6]。本研究觀察了康復護理干預對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術后治療依從性、肩關節功能恢復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3年4月浙江省上虞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骨科住院治療接受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的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有手術治療的指征,且均為新鮮骨折。采用隨機數字表將72例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康復護理組,每組均3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致傷原因、骨折類型等方面基本相似,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方案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納入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肱骨外科頸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常規護理組予以圍術期常規護理,康復護理組予以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①術前心理干預: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贏得患者的信任,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予以支持、解釋、疏導等針對性心理護理措施,消除其焦慮和恐懼等心理,鼓勵患者樹立對疾病治療的信心,保持樂觀健康的心理情緒;同時積極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講解肱骨外科頸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手術的必要性和優點,治療及護理的重要性以及術后康復計劃的要點,增強患者主動功能鍛煉的積極性。②術后康復鍛煉干預:術后1~2周囑患者可進行肩關節的制動,可進行簡單的握拳、屈肘等主動活動,以促進上肢的血液循環,消除手部水腫;術后3~5周囑患者可進行肩關節的前屈、后伸等運動,但禁止行外展、內收功能鍛煉,鍛煉時動作宜循序漸進,角度逐漸增大;術后6~10周囑患者可進行肩關節全面練習活動,配合適當的爬墻和環形運動促進肩關節的活動正?;恍g后11~12周,當患者上肢肌力達到>3級可進行肩關節的抗阻力運動,可用啞鈴、沙袋等練習患者肩部的抗阻運動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訓練,如用患肢擰干毛巾、洗臉、刷牙、梳頭等動作。兩組患者術后均隨訪觀察12周,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患側肩關節功能和護理滿意度情況。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依從性評估[7] 根據患者依從性程度分為完全依從、不完全依從和完全不依從三類。完全依從:治療中嚴格按照醫遵執行治療方案進行規范治療的患者;不完全依從:治療中基本按照醫囑執行治療方案,偶有不進行規范治療的患者;完全不依從:治療中常不按照醫囑執行治療方案或中斷治療患者。完全依從和不完全依從合計為總依從。
1.3.2 肩關節功能評分標準[8] 采用歐美肩關節評分系統Constant-Murley(C-M)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其中疼痛評分15分,日?;顒幽芰υu分20分,肩關節活動范圍評分40分,三角肌肌力評分25分。優:評分85~100分,良:評分70~84分,一般:評分55~69分,差:評分0~54分。
1.3.3 護理滿意度評估[9] 包括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健康宣教、關愛患者和心理支持等五項內容,并計算各分項的滿意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結果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隨訪12周后,康復護理組治療總依從率為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72.22%(χ2 =4.60,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治療依從性的比較(例)
注:與常規護理組比較,*P < 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的比較
隨訪12周后,康復護理組患者術后的肩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94.44%,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77.78%(χ2=4.18,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的比較(例)
注:與常規護理組比較,P < 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隨訪12周后,康復護理組患者的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健康宣教、關愛患者、心理支持等五項的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P < 0.05或P < 0.01)。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交通事故、高空作業等因素增多,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肱骨外科頸骨折采用保守治療可取得不錯的療效,功能恢復滿意[10-11]。少部分患者肱骨外科頸骨折采用手術治療,但部分患者術后由于疼痛、長期制動以及患者承受疾病的折磨、精神和經濟負擔和日?;顒幽芰Φ南陆档纫蛩氐挠绊?,往往產生極為復雜的心理活動,部分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導致患者肩關節鍛煉的積極性下降,引起肩關節周圍肌肉的進行性萎縮,不利于關節功能康復出現肩關節功能恢復不良,術后出現切口感染、創傷性關節炎、肩周炎和骨折畸形或不愈合、肩關節功能喪失等并發癥,從而加重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影響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及生活質量[12-13]。因此,對肱骨外科頸骨折手術治療的患者如何盡快促進其早日康復,提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14]。
近十年來有關護理干預對肱骨外科頸骨折手術治療患者治療依從性、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和護理滿意度改善作用進行了不少的研究探討[15-16]。李惠玲[5]研究發現護理干預能促進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的恢復,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有利于提高術后療效,提高患者對治療及護理的滿意度。吳鴻燕[17]研究發現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后患者治療期間的遵醫行為,提高患者肩關節鍛煉的積極性,促進患者肩關節功能的恢復,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術后住院時間,提高治療的滿意度,有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本研究結果發現隨訪12周后,康復護理組患者術后治療依從性及肩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提示康復護理干預可提高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治療依從性,有利于促進患者肩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手術的療效,能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障礙。同時研究還發現隨訪12周后,康復護理組患者的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健康宣教、關愛患者、心理支持等五項的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提示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肱骨外科頸骨折提高術后護理滿意度,建立更緊密的護患關系。
總之,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提高手術的療效,能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障礙,并能提高術后護理滿意度,建立更緊密的護患關系,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占國.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7):197-198.
[2] Gierer P, Simon C, Grad IG, et al. Complex proximalhumerus fracturesm anagement with a humeral head prosthesis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 Orth opade,2006,35(8):834-840.
[3] 張季愷,宋成,李偉陽.老年骨質疏松性膚骨近端骨折的治療方法[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7):68-69.
[4] 張敏.肱骨外科頸骨折手術后的臨床護理策略分析[J].中外醫療,2008,27(10):60-61.
[5] 李惠玲.護理干預對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3,35(3):370-372.
[6] 莊妹,王雪華.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康復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5):1153-1155.
[7] 段清萍,朱琳,陳捷,等.從激勵理論談骨折患者的康復鍛煉依從性[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6):142-143.
[8] 齊萬里.兩種方法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1,19(7):112-113.
[9] 何秀云.舒適護理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7):116-117.
[10] Mihara K, Tsutsui H, Suzuki K, et al. New intrameduaallary nail forthe surgical neck fracture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in elderly patients[J]. Orthop,2008,13(1):56-61.
[11] 謝楚海,史群偉,郭劍鴻,等.35例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臨床治療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3):164-165.
[12] Hasenboehler E, Rikli D, Babst 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in diaphyseal and distal tibial fracture: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32 patients[J]. Injury,2007,38(3):365-367.
[13] 徐威,成鋒,董黎強.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療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9,15(19):2975-2978.
[14] 古波.老年性膿骨外科頸骨折的治療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85-86.
[15] 于泉,崔明宇,李新鋼.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手術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