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樓層值周總結大全11篇

      時間:2022-09-09 05:24:08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樓層值周總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樓層值周總結

      篇(1)

      Abstract: in designing high-rise initial stage, reasonable structure layout became the focus of this stage, how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 economic performance also became the key, this paper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for control of the seven parameters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seven ratio adjustment method is discussed, to promote designing high-rise level and high building comprehensive benefit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Ratio; adjustment

      中圖分類號:TU31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高層結構設計過程中,在建筑初步布置確定后,首先進行的是結構抗側構件的初步布置,所以首先控制抗側構件的平面布置合理性,位移比、周期比及剛重比是控制構件平面布置的三個主要參數,在平面布置滿足要求后,豎向剛度比的控制成了第二步的重點,其后進行軸壓比、剪重比及層間受剪承載力比的控制是保證結構的延性及抗震安全性,這三步是相互關聯的,要得到更合理的結構布置, 就要求設計人員深刻理解七個比值含義并能熟練掌握運用。

      2. 七個設計要點詳解及調整方法

      高層設計的難點在于豎向承重構件(柱、剪力墻等)的合理布置,設計過程中需控制七個參數分別為: 軸壓比、剪重比、剛度比、位移比、周期比、剛重比、層間受剪承載力比。

      2.1.軸壓比

      軸壓比指軸壓力設計值與全截面面積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之比。它是影響墻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規范對墻肢和柱均有相應限值要求,見10版高規6.4.2和7.2.13。如不滿足規范要求時,應按如下措施或方法進行調整: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2)人工調整:增大該墻、柱截面或提高該樓層墻、柱混凝土強度。

      2.2.剪重比

      剪重比即最小地震剪力系數λ,主要是控制各樓層最小地震剪力,尤其是對于基本周期大于3.5S的結構,以及存在薄弱層的結構,出于對結構安全的考慮,規范增加了對剪重比的要求主要為控制各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確保結構安全性,見高規 10版高規 4.3.12。如不滿足規范要求時,應按如下措施或方法進行調整:

      1)程序調整:在SATWE的“調整信息”中勾選“按抗震規范5.2.5調整各樓層地震內力”后,SATWE按10版抗規5.2.5自動將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直接乘以該層及以上重力荷載代表值之和,用以調整該樓層地震剪力,以滿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調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按下列三種情況進行調整:

      a)當地震剪力偏小而層間側移角又偏大時,說明結構過柔,宜適當加大墻、柱截面,提高剛度;

      b)當地震剪力偏大而層間側移角又偏小時,說明結構過剛,宜適當減小墻、柱截面,降低剛度以取得合適的經濟技術指標;

      c)當地震剪力偏小而層間側移角又恰當時,可在SATWE的“調整信息”中的“全樓地震作用放大系數”中輸入大于1的系數增大地震作用,以滿足剪重比要求。

      2.3.剛度比

      剛度比指結構豎向不同樓層的側向剛度的比值,該值主要為了控制高層結構的豎向規則性,以免豎向剛度突變,形成薄弱層。對于地下室結構頂板能否作為嵌固端,轉換層上、下結構剛度能否滿足要求,及薄弱層的判斷,均以層剛度比作為依據。10版抗規與高規提供有三種方法計算層剛度,即剪切剛度、剪彎剛度、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的比值。見10版抗規3.4.2,10版高規3.5.2與5.3.7與 10.2.3;對于形成的薄弱層則按10版高規3.5.8予以加強。如不滿足規范要求時,應按如下措施或方法進行調整:

      1)程序調整:如某樓層剛度比的計算結果不滿足要求,SATWE自動將該樓層定義為薄弱層,并按10版高規3.5.8將該樓層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調整:如還需人工干預,可適當降低本層層高和加強本層墻、柱或梁的剛度,適當提高上部相關樓層的層高和削弱上部相關樓層墻、柱或梁的剛度。

      2.4.位移比

      位移比主要為控制結構平面規則性,以避免產生過大的偏心而導致結構產生較大的扭轉效應。見10版抗規3.4.2,10版高規3.4.5和3.7.3。如不滿足規范要求時,應按如下措施或方法進行調整:

      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

      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改變結構平面布置,減小結構剛心與形心的偏心距;可利用程序的節點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結果圖形和文本顯示”中的“各層配筋構件編號簡圖”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節點,加強該節點對應的墻、柱等構件的剛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節點削弱其剛度;直到位移比滿足要求。

      2.5.周期比

      周期比主要為控制結構扭轉效應,減小扭轉對結構產生的不利影響,見10版高規3.4.5與5.1.13。周期比不滿足要求,說明結構的扭轉剛度相對于側移剛度較小,結構扭轉效應過大。如不滿足規范要求時,應按如下方法進行調整:

      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

      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改變結構布置,提高結構的扭轉剛度;總的調整原則是加強結構墻、柱或梁的剛度,適當削弱結構中間墻、柱的剛度。

      當第一振型為扭轉時,宜沿兩主軸適當加強結構的剛度,并適當削弱結構內部的剛度。當第二振型為扭轉時,宜適當加強結構(主要是沿側移剛度較大方向)的剛度,并適當削弱結構內部沿側移剛度較大方向的剛度。

      2.6.剛重比

      剛重比主要為控制結構的穩定性,避免結構在風載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體失穩,見10版高規5.4.1和5.4.4。如不滿足要求,說明結構的剛度相對于重力荷載過小;但剛重比過分大,則說明結構的經濟技術指標較差,宜適當減少墻、柱等豎向構件的截面面積。如不滿足規范要求時,應按如下方法進行調整:

      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

      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改變結構布置,加強墻、柱等豎向構件的剛度。

      2.7.層間受剪承載力比

      層間受剪承載力比主要控制豎向不規則性,以免豎向樓層受剪承載力突變,形成薄弱層,見10版抗規3.4.2,10版高規3.5.3;對于形成的薄弱層應按10版高規3.5.8予以加強。如不滿足規范要求時,應按如下方法進行調整:

      1)程序調整:在SATWE的“調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層個數”中填入該樓層層號,將該樓層強制定義為薄弱層,SATWE按10版高規3.5.8將該樓層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調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適當提高本層構件強度以提高本層墻、柱等抗側力構件的承載力,或適當降低上部相關樓層墻、柱等抗側力構件的承載力。

      3.結語

      SATWE軟件的使用確實大大地提高了工程師工作的效率,但同時也逐漸使工程師養成了依賴軟件的習慣,盲目相信軟件計算結果。工程師應該結合現行國家規范規程使用計算軟件,合理選取結構設計中涉及的計算參數,避免計算盲目性和模式化,工程師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通過整體和局部判斷軟件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學會利用結構概念設計來把握結構整體的設計,利用簡化力學模型來檢驗局部構件的設計,通過有主次的控制七大主要參數指標值,使高層的結構布置更加合理、高效,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l]李勤.高層建筑結構計算程序satwe的計算結果分析[J].山西建筑, 2006(8).

      [2]任以超.混凝土結構高層設計中需控制的六個比值[J].工程技術,2006(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高層建筑沉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s].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篇(2)

      1工程概況

      某高層建筑工程占地面積是9 970 m2 ,總建筑面積是81377 m2 ,地上面積是62 371 m2 ,地下面積是17 007 m2 。其中地下室3 層,為大底盤; 地上A 、B 、C、D、E共5 棟,每棟30 層,由首層開始分塔,A 棟為一塔,B 、C 棟為一塔, D、E 棟為一塔。

      2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

      本工程地下室為車庫和設備用房,1~3 層裙樓為商場及配套設施,4 層為架空轉換層,均要求有較大的柱網,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5~30 層為住宅,采用剪力墻結構。4 層以上墻體除樓、電梯間墻體落地以外,其余墻體均未落地,其內力需經轉換構件來傳遞。由于厚板轉換傳力路線不清晰、受力復雜、質量巨大,會引起轉換層附近構件應力集中現象嚴重,同時造價較高,故采用主次梁轉換。

      主次梁轉換層受力明確,施工相對簡單,同時,在轉換梁受力較小部位可以開設合適的洞口,容易滿足建筑功能和設備管線布置的要求。本工程轉換層層高5m ,轉換主梁最大截面為800mm ×2 000 mm ,典型轉換主梁截面為600 mm ×2000 mm ,典型轉換次梁截面為500 mm ×1 500 mm;轉換層板厚取為180 mm ,轉換層下層和轉換層上層板厚最小取為120 mm。轉換梁承托上部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 。

      3結構分析

      (1) 本工程屬丙類建筑,結構體系為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建筑物高度為99. 3 m , < 100 m ,所以屬于A 級高度的混凝土高層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 1 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1 組,100 a 重現期的基本風壓值ωo = 0. 6 kN/m2 ,地面粗糙度C 類,建筑體形系數μs = 1. 4 。采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開發的SATWE(空間桿―墻板元模型) 和TAT(空間桿―薄壁桿系模型) 程序進行結構計算,并采用PMSAP 分析樓板應力,其結構自振周期、剪重比、基底剪力、位移及傾覆彎距計算結果列于表1 、表2 、表3 和表4 。

      表1 采用SATWE 計算的結構自振周期

      表2 采用TAT 計算的結構自振周期

      表3 地震作用結構主要計算結果

      表4 風荷載作用結構主要計算結果

      表5 采用SATWE 計算的扭轉規則性分析

      位移

      方向

      頂點位移

      最大層間位移

      (2) 高層建筑下部樓層側向剛度宜大于上部樓層側向剛度,否則變形會集中于剛度小的下部樓層而形成薄弱層,為了防止這種薄弱層的出現《, 高規》[1 ]和《抗規》[2 ] 要求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于上部相鄰樓層的70 %或其上相鄰3 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 %。在本工程中轉換層上一層剪力墻厚度為200~350 mm ,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5 ,轉換層及以下結構的剪力墻厚度加大為600mm ,柱子截面尺寸取1 000 mm ×1 200 mm、1 000mm×1 000 mm 等,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5 ,得到轉換層同其上一層的側向剛度比為X 向0. 79 、Y向0. 70 。

      《高規》[1 ] 附錄E 規定,底部大空間層數大于1 層時,其轉換層上部與下部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比γe 宜接近1 ,非抗震設計時γe 不應> 2 ,抗震設計時γe 不應> 1. 3 ,本工程轉換層上下層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比γe 為X 向0. 33 、Y 向為0. 32 。即該層的層間位移角θi = ( ui - ui - 1)/hi 大于相鄰上一層的1. 3 倍或大于其上相鄰3 個樓層層間位移角平均值的1. 2 倍時為側向剛度不規則,其中ui 、ui - 1 為第i層、i - 1 層水平彈性位移, hi 為第i 層層高。本工程轉換層的層間位移角同其上一層的層間位移角比為X 向0. 82 、Y 向0. 82 。

      (3)《高規》[1 ] 規定,結構平面布置應減少扭轉的影響。在考慮偶然偏心影響的地震作用下,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A 級高度高層建筑不宜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 2 倍,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 5 倍。本工程的扭轉規則性分析見表5 。

      (4)《高規》[1 ] 規定轉換層樓板應能夠有效地把剪力傳遞到落地剪力墻。本工程轉換層樓板為180 mm ,通過PMSAP 對轉換層樓板應力分析結果可見:在常遇地震作用下,樓板最大主拉應力為0. 32 MPa < f t = 1. 80 MPa ;樓板最大剪應力為0. 14 MPa < 0. 7 f t = 1. 26 MPa ; 滿足材料強度要求。

      在工程界,最近提出了彈性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系數法來設計轉換結構,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假設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處于彈性狀態,根據規范給出的大震和小震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αmax的比值來放大小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作用,而此時將荷載分項系數和材料分項系數取1. 0 。例如,7°0. 10 g 地區,β = 大震αmax/小震αmax = 0. 50/0. 08 = 6. 25 ,則設計轉換結構時的內力組合為G +βE = G + 6. 25 E ,其中G為重力荷載作用代表值,E 為小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而與此內力組合對應的轉換結構設計采用材料的標準值而不是設計值。采用這種方法可得出在大震作用下,樓板最大主拉應力為0. 32 ×6. 25 = 1. 99 MPa < f tk = 2. 51 MPa ;樓板最大剪應力為0. 14 ×6. 25 = 0. 875 MPa < 0. 7 f tk =

      1. 757 MPa 。滿足材料強度要求。

      4帶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關鍵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帶轉換結構體系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合理的確定結構方案以及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將尤為重要,結合本工程設計總結了以下帶主次梁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主要抗震措施。

      (1) 保證大空間層需求的裙房有足夠的剛度,防止沿豎向剛度變化過于懸殊,嚴格控制轉換層上下結構的側向剛度比。抗震設計時,轉換層結構側向剛度不小于其上一層結構側向剛度的70 % ,根據《高規》[1 ] 附錄E 控制轉換層上下結構等效側向剛度比宜> 1. 0 ,不應> 1. 3 。同時應保證一定比例的剪力墻落地,加大落地剪力墻的厚度,提高落地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減小洞口尺寸,使縱橫墻盡量連接形成筒體。

      (2) 加強轉換層樓板平面內的整體性和側向剛度,采用現澆混凝土樓板,板厚取為180 mm ,同時加強轉換層上、下一層樓板平面內剛度,板厚最小取為120 mm;結構布置盡量左右對稱,加強薄弱部位樓板的厚度及配筋; 在結構整體分析中,考慮薄弱部位樓板平面內變形對結構受力的影響;通過調整剪力墻的布置方式,使結構質心和剛心接近,避免扭轉;平面盡量布置規則。

      (3) 按《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提供的人工合成地震波加速度和選擇兩條典型的地震波加速度記錄,進行結構彈性時程分析; 采用兩個不同力學模型的結構空間分析程序進行計算,一個采用空間桿―薄壁桿系模型,另一個采用空間桿―墻板元模型;計算中考慮偶然偏心或雙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

      篇(3)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某高層建筑工程占地面積是9900 m2 ,總建筑面積是81377 m2 ,地上面積是62371 m2 ,地下面積是17007m2 。其中地下室3 層,為大底盤; 地上A、B、C、D、E共5棟,每棟30層,由首層開始分塔,A 棟為一塔,B 、C 棟為一塔, D、E 棟為一塔。

      一、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

      本工程地下室為車庫和設備用房,1~3 層裙樓為商場及配套設施,4 層為架空轉換層,均要求有較大的柱網,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5~30 層為住宅,采用剪力墻結構。4 層以上墻體除樓、電梯間墻體落地以外,其余墻體均未落地,其內力需經轉換構件來傳遞。由于厚板轉換傳力路線不清晰、受力復雜、質量巨大,會引起轉換層附近構件應力集中現象嚴重,同時造價較高,故采用主次梁轉換。

      主次梁轉換層受力明確,施工相對簡單,同時,在轉換梁受力較小部位可以開設合適的洞口,容易滿足建筑功能和設備管線布置的要求。本工程轉換層層高5m ,轉換主梁最大截面為800mm ×2 000 mm ,典型轉換主梁截面為600 mm ×2000 mm ,典型轉換次梁截面為500 mm ×1 500 mm;轉換層板厚取為180 mm ,轉換層下層和轉換層上層板厚最小取為120 mm。轉換梁承托上部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 。

      二、結構分析

      (1) 本工程屬丙類建筑,結構體系為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建筑物高度為99. 3 m , < 100 m ,所以屬于A 級高度的混凝土高層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 1 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1 組,100 a 重現期的基本風壓值ωo = 0. 6 kN/m2 ,地面粗糙度C 類,建筑體形系數μs = 1. 4 。采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開發的SATWE(空間桿—墻板元模型) 和TAT(空間桿—薄壁桿系模型) 程序進行結構計算,并采用PMSAP 分析樓板應力,其結構自振周期、剪重比、基底剪力、位移及傾覆彎距計算結果列于表1 、表2 、表3 和表4 。

      表1 采用SATWE 計算的結構自振周期

      表2 采用TAT 計算的結構自振周期

      表3 地震作用結構主要計算結果

      表4 風荷載作用結構主要計算結果

      表5 采用SATWE 計算的扭轉規則性分析

      (2) 高層建筑下部樓層側向剛度宜大于上部樓層側向剛度,否則變形會集中于剛度小的下部樓層而形成薄弱層,為了防止這種薄弱層的出現《, 高規》[1 ]和《抗規》[2 ] 要求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于上部相鄰樓層的70 %或其上相鄰3 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 %。在本工程中轉換層上一層剪力墻厚度為200~350 mm ,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5 ,轉換層及以下結構的剪力墻厚度加大為600mm ,柱子截面尺寸取1 000 mm ×1 200 mm、1 000mm×1 000 mm 等,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5 ,得到轉換層同其上一層的側向剛度比為X 向0. 79 、Y向0. 70 。

      《高規》[1 ] 附錄E 規定,底部大空間層數大于1 層時,其轉換層上部與下部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比γe 宜接近1 ,非抗震設計時γe 不應> 2 ,抗震設計時γe 不應> 1. 3 ,本工程轉換層上下層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比γe 為X 向0. 33 、Y 向為0. 32 。即該層的層間位移角θi = ( ui - ui - 1)/hi 大于相鄰上一層的1. 3 倍或大于其上相鄰3 個樓層層間位移角平均值的1. 2 倍時為側向剛度不規則,其中ui 、ui - 1 為第i層、i - 1 層水平彈性位移, hi 為第i 層層高。本工程轉換層的層間位移角同其上一層的層間位移角比為X 向0. 82 、Y 向0. 82 。

      (3)《高規》[1 ] 規定,結構平面布置應減少扭轉的影響。在考慮偶然偏心影響的地震作用下,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A 級高度高層建筑不宜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 2 倍,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 5 倍。本工程的扭轉規則性分析見表5 。

      (4)《高規》[1 ] 規定轉換層樓板應能夠有效地把剪力傳遞到落地剪力墻。本工程轉換層樓板為180 mm ,通過PMSAP 對轉換層樓板應力分析結果可見:在常遇地震作用下,樓板最大主拉應力為0. 32 MPa < f t = 1. 80 MPa ;樓板最大剪應力為0. 14 MPa < 0. 7 f t = 1. 26 MPa ; 滿足材料強度要求。

      在工程界,最近提出了彈性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系數法來設計轉換結構,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假設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處于彈性狀態,根據規范給出的大震和小震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αmax的比值來放大小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作用,而此時將荷載分項系數和材料分項系數取1. 0 。例如,7°0. 10 g 地區,β = 大震αmax/小震αmax = 0. 50/0. 08 = 6. 25 ,則設計轉換結構時的內力組合為G +βE = G + 6. 25 E ,其中G為重力荷載作用代表值,E 為小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而與此內力組合對應的轉換結構設計采用材料的標準值而不是設計值。采用這種方法可得出在大震作用下,樓板最大主拉應力為0. 32 ×6. 25 = 1. 99 MPa < f tk = 2. 51 MPa ;樓板最大剪應力為0. 14 ×6. 25 = 0. 875 MPa < 0. 7 f tk =

      1. 757 MPa 。滿足材料強度要求。

      三、帶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關鍵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帶轉換結構體系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合理的確定結構方案以及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將尤為重要,結合本工程設計總結了以下帶主次梁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主要抗震措施。

      (1) 保證大空間層需求的裙房有足夠的剛度,防止沿豎向剛度變化過于懸殊,嚴格控制轉換層上下結構的側向剛度比。抗震設計時,轉換層結構側向剛度不小于其上一層結構側向剛度的70 % ,根據《高規》[1 ] 附錄E 控制轉換層上下結構等效側向剛度比宜> 1. 0 ,不應> 1. 3 。同時應保證一定比例的剪力墻落地,加大落地剪力墻的厚度,提高落地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減小洞口尺寸,使縱橫墻盡量連接形成筒體。

      (2) 加強轉換層樓板平面內的整體性和側向剛度,采用現澆混凝土樓板,板厚取為180 mm ,同時加強轉換層上、下一層樓板平面內剛度,板厚最小取為120 mm;結構布置盡量左右對稱,加強薄弱部位樓板的厚度及配筋; 在結構整體分析中,考慮薄弱部位樓板平面內變形對結構受力的影響;通過調整剪力墻的布置方式,使結構質心和剛心接近,避免扭轉;平面盡量布置規則。

      (3) 按《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提供的人工合成地震波加速度和選擇兩條典型的地震波加速度記錄,進行結構彈性時程分析; 采用兩個不同力學模型的結構空間分析程序進行計算,一個采用空間桿—薄壁桿系模型,另一個采用空間桿—墻板元模型;計算中考慮偶然偏心或雙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

      (4) 控制風荷載和地震作用下結構層間位移角,地震作用要滿足規范對地震基底剪力與重力荷載代表值的比值限制;控制結構底部加強區剪力墻及其它部分剪力墻、框支柱及非框支柱軸壓比。

      (5) 適當加強框支剪力墻轉換層以下豎向構件的配筋率;按《高規》[1 ] 驗算結構抗傾覆和整體穩定;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增強結構整體性;核心筒內部樓板厚采用150 mm ,雙層雙向配筋;圍護材料選用新型輕質材料,有利于減輕建筑自重,減小地震反應。

      參考文獻:

      [1] JGJ 3 —2002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S] .

      篇(4)

      本學月的工作主要是組建年級大隊干部:

      一、按學校的要求,組織并成立了禮儀隊。

      禮儀隊主要是負責每天早晨師生進校時的問候儀式,這同時也是整個學校的面子工程。針對上學期禮儀隊存在的一些問題,我重新組建了隊伍,在三年級各班精心選出了責任心強,形象佳的同學18人,利用周五下午放學后進行統一培訓,主要作好這些同學的思想工作,使他們認識到成為禮儀隊員是非常光榮的,但要成了一個合格的禮儀隊員也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并就此給禮儀隊制定了隊規:1,禮儀隊分為ab兩組,按周進行輪流值班。2,輪到值班的隊員,每天早上要穿校服,戴紅領巾,披授帶按時(8點10分前)到崗,由組長點名作好記錄。3,上崗時,隊員們精神要好,動作要規范。4,如果有隊員確實因事耽誤,要提前給輔導員請假。5,每周五放學后該周禮儀隊開會,由組長小結本周工作,輔導員酌情獎懲。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本學期禮儀隊的工作開展有聲有色,深受師生歡迎。

      二、成立了年級110。

      我們年級成立110的目標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本年級學生在安全,衛生,行為習慣,學習等各方面的管理。因此這些110小干部都是由各班班主任推薦出來的有一定管理能力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學生。我對我們年級110的的工作做了如下分工:

      1、安全方面:

      第一、樓層安全。因為我們年級各班分布在3個樓層,學生上下樓層存在著安全隱患。因此我們在做操放學的時間在每個樓層的轉角處都安排了110小隊員維持秩序,對違紀學生當場提出批評,并做好記錄,并及時向班主任反饋。

      第二、課間安全。為了有效防止學生在課間活動時發生不安全事故,我們在班級所在的樓層分別設立了110監督崗,由110學生輪流值勤,協助教師加強課間時段的安全管理,有效的杜絕了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衛生方面:

      第一,是對各班級環境衛生的檢查監督,每天中午定時組織110小干部對各班的衛生(主要包括地面是否清潔,桌椅擺放是否整齊)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第二、各班110小班干部每天對自己班的同學的儀容(包括頭發,指甲等)進行檢查,對個人衛生差的同學要及時提醒并督促其改正。

      3、學習習慣方面:

      篇(5)

      Abstract: the design of high-rise structures in vertical component layout is the key to control the overall design, and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of rational layout and structure system, which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arget parameters, so the rationality of target parameters is the key.

      Keywords: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shear weight ratio; stiffness ratio; displacement ratio; cycle; the ratio of rigidity-to-gravity;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ratio

      中圖分類號: TU9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高層結構設計中對豎向承重構件(柱、剪力墻等)采用合理截面及合理的布置是通過計算不斷調整使其趨于完善的過程,在這個設計過程中控制的目標參數主要有如下七個:

      1、軸壓比:主要為控制結構的延性,規范對墻肢和柱均有相應限值要求,見抗規6.3.6和6.4.5,高規 6.4.2和7.2.13。

      軸壓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

      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

      2)人工調整:增大該墻、柱截面或提高該樓層墻、柱混凝土強度。

      2、剪重比:主要為控制各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確保結構安全性,見抗規5.2.5,高規4.3.12。這個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來的地震剪力如果達不到規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為提高,并按這個最低要求完成后續的計算。

      剪重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

      1)程序調整:在SATWE的“調整信息”中勾選“按抗震規范5.2.5調整各樓層地震內力”后,SATWE按抗規5.2.5自動將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直接乘以該層及以上重力荷載代表值之和,用以調整該樓層地震剪力,以滿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調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按下列三種情況進行調整:

      a)當地震剪力偏小而層間側移角又偏大時,說明結構過柔,宜適當加大墻、柱截面,提高剛度;

      b)當地震剪力偏大而層間側移角又偏小時,說明結構過剛,宜適當減小墻、柱截面,降低剛度以取得合適的經濟技術指標;

      c)當地震剪力偏小而層間側移角又恰當時,可在SATWE的“調整信息”中的“全樓地震作用放大系數”中輸入大于1的系數增大地震作用,以滿足剪重比要求。

      3、剛度比:主要為控制結構豎向規則性,以免豎向剛度突變,形成薄弱層,見抗規3.4.3,高規3.5.2;對于形成的薄弱層則按高規3.5.8予以加強。

      剛度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

      1)程序調整:如果某樓層剛度比的計算結果不滿足要求,SATWE自動將該樓層定義為薄弱層,并按高規3.5.8將該樓層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調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適當降低本層層高和加強本層墻、柱或梁的剛度,適當提高上部相關樓層的層高和削弱上部相關樓層墻、柱或梁的剛度。

      4、位移比:主要為控制結構平面規則性,以避免產生過大的偏心而導致結構產生較大的扭轉效應。見抗規3.4.3,高規 3.4.5。

      位移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

      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

      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改變結構平面布置,減小結構剛心與形心的偏心距;可利用程序的節點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結果圖形和文本顯示”中的“各層配筋構件編號簡圖”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節點,加強該節點對應的墻、柱等構件的剛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節點削弱其剛度;直到位移比滿足要求。

      5、周期比:主要為控制結構扭轉效應,減小扭轉對結構產生的不利影響,見高規3.4.5。周期比不滿足要求,說明結構的扭轉剛度相對于側移剛度較小,結構扭轉效應過大。

      周期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

      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

      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改變結構布置,提高結構的扭轉剛度;總的調整原則是加強結構墻、柱或梁的剛度,適當削弱結構中間墻、柱的剛度。

      第一或第二振型為扭轉時的調整方法:

      a)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長短排序的。 b)結構的第一、第二振型宜為平動,扭轉周期宜出現在第三振型及以后。見抗規3.4.5條及條文說明“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 c)當第一振型為扭轉時,說明結構的扭轉剛度相對于其兩個主軸(一般都靠近X軸和Y軸)方向的側移剛度過小,此時宜沿兩主軸適當加強結構的剛度,并適當削弱結構內部的剛度。 d)當第二振型為扭轉時,說明結構沿兩個主軸方向的側移剛度相差較大,結構的扭轉剛度相對其中一主軸(側移剛度較小方向)的側移剛度是合理的;但相對于另一主軸(側移剛度較大方向)的側移剛度則過小,此時宜適當加強結構(主要是沿側移剛度較大方向)的剛度,并適當削弱結構內部沿側移剛度較大方向的剛度。 e)在進行上述調整的同時,應注意使周期比滿足規范的要求。 f)當第一振型為扭轉時,周期比肯定不滿足規范的要求;當第二振型為扭轉時,周期比較難滿足規范的要求。

      6、剛重比:主要為控制結構的穩定性,避免結構在風載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體失穩,見高規5.4.4。剛重比不滿足要求,說明結構的剛度相對于重力荷載過小;但剛重比過分大,則說明結構的經濟技術指標較差,宜適當減少墻、柱等豎向構件的截面面積。

      剛重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

      1)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

      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改變結構布置,加強墻、柱等豎向構件的剛度。

      7、層間受剪承載力比:控制豎向不規則性,以免豎向樓層受剪承載力突變,形成薄弱層,見抗規3.4.3,高規3.5.3;對于形成的薄弱層應按高規3.5.8予以加強。

      層間受剪承載力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

      1)程序調整:在SATWE的“調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層個數”中填入該樓層層號,將該樓層強制定義為薄弱層,SATWE按高規3.5.8將該樓層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調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適當提高本層構件強度(如增大配筋、提高混凝土強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層墻、柱等抗側力構件的承載力,或適當降低上部相關樓層墻、柱等抗側力構件的承載力。

      篇(6)

      措施反饋:

      1、簽訂安全責任書。

      2、教師全員護導工作。

      3、值周教師及值周生檢查工作。

      4、安全監督員工作。

      5、大隊委活動。

      6、綜合組放學護導工作。

      7、早操總結反饋。

      從結果上看這七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安全0事故,學生基本上能夠做到不追跑打鬧。但是還有個別學生在監管不到的地方沒有注意安全。比如宿舍一側的走廊,衛生間里面。接下來我們要安排安全監督員和大隊委的學生負責監督該區域的安全。護導老師對平時的課間活動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有一些早退、遲到、不在指定區域的現象發生。要繼續加強對護導工作的重視,及時通報不合規定的問題及個人。

      二、衛生

      衛生目標:

      措施反饋:

      1、衛生主題班會課。

      2、綜合組分樓層協助。

      3、值周生檢查。

      4、衛生。

      5、習慣養成。

      6、相機管理。

      7、雙創主題活動。

      8、三項文明班級評比。

      半學期的衛生我們老師和同學們是齊心合力贏得了集團第一。這和大家平時的嚴格要求認真負責的良好習慣分不開。綜合組各樓層負責的辦法起到關鍵作用,不僅是監督學生打掃衛生還能指導學生如何打掃衛生。同時還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補救措施。相機管理提高了老師們的責任心,大家都不想自己的衛生區被拍到,所以相對來講衛生效果好了很多。問題是二年級的孩子較小,剛剛分配任務完成效果不好,要重點培養二年級的學生打掃衛生的技能。綜合組的分樓層負責人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三、班級管理

      目標:輕聲文化

      措施反饋:

      1、班委會建設。

      2、班級環創。

      3、路隊紀律。

      4、餐廳文化。

      5、兩操質量監督。

      6、班會課展示。

      路隊在本學期有些松散。上下樓梯的路隊學生不能保持安靜。學生的路隊還可站好,但是不能拉出來走走,一走就散了。左右兩人分開,前后也對不齊。所以接下來要求體育課的課前五分鐘先練習路隊,齊步走是每日必抓的科目。輕聲文化是完成最不好的一項。學生時時處處被要求輕聲或者不說話。時間久了有一種壓抑感。所以說話釋放就成了一種需求。中午餐廳就餐如果不說話叫阿姨,加飯菜的時間可能要

      多等一會,大家急著吃飯自然想說出來。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區分什么是輕聲,可以說話但要小聲說。養成輕聲的習慣是我們要堅持的事。

      四、集體活動

      目標:安靜有禮

      措施反饋:

      1、升旗。

      2、早操。

      3、紅歌比賽。

      4、秋游活動。

      篇(7)

      1、提升服務品質。

      首先我們認為公司的服務品質要上臺階單靠我們服務辦的跟蹤檢查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年初我們就制定了樓層兼職值班經理,由個樓層主任級人員擔任,和我們共同配合,對各樓層的員工日常行為規范進行檢查,從而在賣場檢查方面力量得到加強。在本年第二季度,服務辦帶領各商品部開展班組建設。以商品部各區域為單位,具體在顧客投訴,領班交接班、導購日常考核方面進行建設,實行賣場互查、部門自查,每周由服務辦帶隊進行二至三次聯合查場并根據結果下發查場整改通知單(參加人員由服務辦人員、部門領班、主任、樓層值班經理),現場管理逐級負責、分級管理(服務辦公司級→各商品部部門級→班長級→店長—員工),加大力度。

      部門干部負責本部門的現場管理,有問題時可以及時處理,從員工接受和配合方面更有利于管理效果。建立店長培訓制,進行銷售跟進。第三季度服務辦對全員的服務質量跟蹤卡進行了更換,并建立了全員服務管理檔案,對全年違紀的員工累計超過6次,我們將暫停員工的上崗資格,進行培訓并重新辦理入職手續,使全體員工樹立危機意識,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從而營造最佳服務環境,截止目前為止累計更換下發服務質量跟蹤卡4000余張,在店慶前我們還在員工中推出了我微笑、我引領的服務口號,并組織制作員工微笑服務牌并全員下發,全員佩戴,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全體員工都微笑面對每一位顧客,為顧客留住國芳百盛的微笑。八月份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服務品質,樹立員工服務意識,還推出服務明星候選人共44人,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2、顧客投訴接待與處理。

      在本年度我們多次利用部門例會或溝通會、專題培訓等形式對樓層管理人員進行公司退換貨規定、投訴處理技巧及精品案例分析培訓,重點以規范自身接待形式、規范服務為主要工作目標,做到投訴規范化、接待禮儀規范化、接待程序規范化、處理結果落實規范化、樓層接待及記錄規范化,(服務辦定期檢查,對不規范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罰),在今年8月份公司安排我對一線領班的投訴技巧進行培訓,我精心準備后,帶出了顧客投訴處理藝術,并得到基層管理的好評,通過本次培訓提高樓層基層管理人員處理投訴能力。

      xx年前三季度服務辦全體共接待各類投訴371起完結率(質量類:224例,服務類:9例,綜合類:131例,突發事件:7例)在突發事件處理方面,我們與保險公司又續簽了投保協議——第三方責任險(保費共3000元,三店同保),只要是在我公司發生的突發事件,均屬于保險范圍,從而為公司減低了損失。

      3、人員管理檢查范圍全面化、制度化。

      將二線和一線員工管理納入同步軌道,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依公司相關規章制度,一視同仁,嚴格落實,做到公平公正,不厚此薄彼,達到監督檢查透明化,管理標準化,杜絕執行標準不一的問題,我們還制定了整改通知單,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從而使部分工作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我們還加大力度對干部在崗進行檢查,從以前的每天兩次增加到四至六次,使各部門管理人員有了自律意識。在迎賓方面我們要求各樓層管理人員在每天員工進店前,就要站在員工通道迎接員工進店,通過這種方式,管理人員的親和力得到加強,使各級管理人員與員工之間距離更加接近。

      4、賣場五大管,嚴格查場制度,對樓層提出查場重點。

      篇(8)

      1、提升服務品質。

      首先我們認為公司的服務品質要上臺階單靠我們服務辦的跟蹤檢查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年初我們就制定了樓層兼職值班經理,由個樓層主任級人員擔任,和我們共同配合,對各樓層的員工日常行為規范進行檢查,從而在賣場檢查方面力量得到加強。在本年第二季度,服務辦帶領各商品部開展班組建設。以商品部各區域為單位,具體在顧客投訴,領班交接班、導購日常考核方面進行建設,實行賣場互查、部門自查,每周由服務辦帶隊進行二至三次聯合查場并根據結果下發查場整改通知單(參加人員由服務辦人員、部門領班、主任、樓層值班經理),現場管理逐級負責、分級管理(服務辦公司級→各商品部部門級→班長級→店長—員工),加大力度。

      部門干部負責本部門的現場管理,有問題時可以及時處理,從員工接受和配合方面更有利于管理效果。建立店長培訓制,進行銷售跟進。第三季度服務辦對全員的服務質量跟蹤卡進行了更換,并建立了全員服務管理檔案,對全年違紀的員工累計超過6次,我們將暫停員工的上崗資格,進行培訓并重新辦理入職手續,使全體員工樹立危機意識,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從而營造最佳服務環境,截止目前為止累計更換下發服務質量跟蹤卡4000余張,在店慶前我們還在員工中推出了我微笑、我引領的服務口號,并組織制作員工微笑服務牌并全員下發,全員佩戴,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全體員工都微笑面對每一位顧客,為顧客留住國芳百盛的微笑。八月份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服務品質,樹立員工服務意識,還推出服務明星候選人共44人,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2、顧客投訴接待與處理。

      在本年度我們多次利用部門例會或溝通會、專題培訓等形式對樓層管理人員進行公司退換貨規定、投訴處理技巧及精品案例分析培訓,重點以規范自身接待形式、規范服務為主要工作目標,做到投訴規范化、接待禮儀規范化、接待程序規范化、處理結果落實規范化、樓層接待及記錄規范化,(服務辦定期檢查,對不規范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罰),在今年8月份公司安排我對一線領班的投訴技巧進行培訓,我精心準備后,帶出了顧客投訴處理藝術,并得到基層管理的好評,通過本次培訓提高樓層基層管理人員處理投訴能力。

      xx年前三季度服務辦全體共接待各類投訴371起完結率(質量類:224例,服務類:9例,綜合類:131例,突發事件:7例)在突發事件處理方面,我們與保險公司又續簽了投保協議——第三方責任險(保費共3000元,三店同保),只要是在我公司發生的突發事件,均屬于保險范圍,從而為公司減低了損失。

      3、人員管理檢查范圍全面化、制度化。

      將二線和一線員工管理納入同步軌道,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依公司相關規章制度,一視同仁,嚴格落實,做到公平公正,不厚此薄彼,達到監督檢查透明化,管理標準化,杜絕執行標準不一的問題,我們還制定了整改通知單,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從而使部分工作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我們還加大力度對干部在崗進行檢查,從以前的每天兩次增加到四至六次,使各部門管理人員有了自律意識。在迎賓方面我們要求各樓層管理人員在每天員工進店前,就要站在員工通道迎接員工進店,通過這種方式,管理人員的親和力得到加強,使各級管理人員與員工之間距離更加接近。

      4、賣場五大管,嚴格查場制度,對樓層提出查場重點。

      篇(9)

      2、顧客投訴接待與處理。在本年度我們多次利用部門例會或溝通會、專題培訓等形式對樓層管理人員進行公司退換貨規定、投訴處理技巧及精品案例分析培訓,重點以規范自身接待形式、規范服務為主要工作目標,做到投訴規范化、接待禮儀規范化、接待程序規范化、處理結果落實規范化、樓層接待及記錄規范化,(服務辦定期檢查,對不規范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罰),在今年8月份公司安排我對一線領班的投訴技巧進行培訓,我精心準備后,帶出了顧客投訴處理藝術,并得到基層管理的好評,通過本次培訓提高樓層基層管理人員處理投訴能力。xx年前三季度服務辦全體共接待各類投訴371起完結率(質量類:224例,服務類:9例,綜合類:131例,突發事件:7例)在突發事件處理方面,我們與保險公司又續簽了投保協議——第三方責任險(保費共3000元,三店同保),只要是在我公司發生的突發事件,均屬于保險范圍,從而為公司減低了損失。

      篇(10)

      一.今年的主要工作

      基層管理人員的工作,千頭萬緒,瑣碎而繁雜,回顧今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工作中加強學習,提高個人素質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如何做好樓層主管,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為此,我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充實自我,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首先是要讀好無字之書,向公司的領導、同事和員工學習,學習他們的工作方法,管理的技巧,為人處事藝術等。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多看,多聽,多想,多做”,通過學習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逐步提高自身理論和業務素質。第三是一直保持著一份火熱的工作熱情,心態也是以平和為主。我深深的知道,管理者的言行和規范,也直接影響商戶們的工作激情。作為一名賣場的管理人員,堅決不可以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雖然自己做主管時間不算太長,自身的素質和管理水平還不是很高,深知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因為我們不僅僅代表著我們自身,更代表著xxx購物廣場的整體形象。一個賣場的正常運轉除了其系統、科學的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與賣場管理人員執行能力,嚴格監督密不可分。在最短的時間內,我熟悉了xxx賣場的基本管理程序,從營業前的晨會、迎賓到營業中的巡場再到打烊前的送賓及每周的周分析、周總結,并能夠針對xxx企業的特點,對這一程式化的管理模式創造性運用,確保在值班時讓賣場在有條不紊中運行。

      二是注重規范管理,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xxx購物廣場還處于發展的初期,一切都是百廢待興,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例如,專柜的營業員調動頻繁,新員工對商場紀律和經營業務不夠熟悉的狀況等。我在平時的工作中,一貫強調人性化管理,同時也不斷加強監督與執行力度。針對很多專柜導購是臨時招聘而來,人員調動特別勤,新員工紀律意識淡薄,上班遲到、竄崗、吃東西、帶小孩現象時有發生這些現象,我首先是從嚴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開始。先是做到自己不遲到早退,嚴格遵守商場的規章制度;平時多和員工們接觸,盡量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拉近和他們的情感距離;絕對杜絕吃拿卡要、占小便宜等不良風氣。通過在員工中樹立起良好,來感化和影響員工,樹立管理的威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規范管理員工也是商場有序高效運營必不可少的手段。從工作以來,作為基層的管理者,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以此,我和其他的同事,都在不斷完善各種管理規章和方法,并真正貫徹到行動中去,嚴格督促員工按制度行事。通過多用提醒,少用警告,慎開罰單的方法,不斷提高員工的紀律意識,使部分較為疲沓的員工也能較快地進入工作角色,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同時維護了賣場的良好形象。

      三是加強現場巡視,保證經營秩序良好

      篇(11)

      2基礎設計

      商業樓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采用樁加防水板基礎。根據前期試樁檢測報告結論,采用Φ700鉆孔灌注樁,抗壓兼抗拔樁。基礎埋深12.1m,遠大于建筑結構高度的1/18。經復核,風荷載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基底均不出現零應力區,可滿足高層建筑結構抗傾覆穩定要求。

      3地下車庫設計

      地下車庫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局部增加的剪力墻,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為了使得地下1層與地上1層的剪切剛度比大于2,滿足正負零作為地上單體嵌固端的要求,二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室內外高差處水平力的傳遞。商業樓室內及室外相關范圍內,正負零零層采用梁板式結構,板厚180~250,雙層雙向配筋,且配筋率不小于0.25%。

      4上部結構設計

      (1)超限情況的判定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的通知(建質〔2010〕109號)”,對商業樓的超限情況判定如下:①商業樓結構高度29.2m,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屬于A級高度高層建筑,高度不超限。②商業樓3層以上豎向構件縮進大于25%,屬尺寸突變(立面收進);③商業樓地上樓層存在多處樓板有效寬度小于50%,開洞面積大于30%的情況;④商業樓3層和4層之間質心相差達18m,大于相應邊長的15%,同時,考慮偏心扭轉位移比大于1.2,小于1.4。綜合以上分析,商業樓屬于超限高層建筑。(2)上部結構計算分析在小震作用下,全部結構處于彈性狀態,構件承載力和變形應該滿足規范的相關要求。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第5.1.12條的要求,本工程采用SATWE與PMSAP兩種不同分析軟件分別進行了整體內力及位移計算,兩種軟件的計算結果基本一致,結構體系滿足承載力、穩定性和正常使用的要求。樓層最大位層間移角小于1/550,滿足JGJ3-2010第3.7.3的要求;在剛性樓板假定下,慮偶然偏心影響的規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與該樓層平均值的比值均小于1.4。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5.1.2條,對不規則建筑應采用時程分析進行多遇地震下的補充計算。本工程所選的三條波為TH2TG035、TH4TG035、RH4TG035,每條時程曲線計算得到的結構底部剪力均大于CQC法的65%,三組時程曲線計算得到的底部剪力平均值大于CQC法計算得到的底部剪力的80%,故所選三條波滿足規范要求。時程分析的結果表明,結構體系無明顯薄弱層,時程分析法包絡值較CQC法計算結果小,故結構的小震彈性設計由CQC法計算結果控制。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第5.1.13條的要求,對商業樓采用彈塑性靜力分析方法進行了補充計算。兩個方向罕遇地震下性能點最大層間位移角均小于1/50,小于規范彈塑性位移角限值,因此宏觀上商業樓所用結構體系能保證大震不倒的設計要求。在通過二階段設計實現三個水準的基本設防目標以外,針對本工程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以下抗震性能化目標:①設防地震作用下,中庭連廊等薄弱處樓板內雙層雙向鋼筋不屈服;②設防地震作用下,懸挑梁根部框架柱及大跨梁兩端相連框架柱斜截面抗剪按彈性設計,正截面抗彎按不屈服設計;PMSAP樓板應力分析結果表明,中庭連廊根部、平面凹口陰角位置一般為應力集地區域,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樓板主拉應力不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樓板不會開裂,在設防地震作用下,應力集中位置樓板主拉應力略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但適當加大樓板配筋,即可滿足樓板內鋼筋不屈服。在設防地震作用下,利用SATWE進行彈性設計和不屈服設計,分別校核懸挑梁根部框架柱及大跨梁兩端相連框架柱的箍筋和縱筋,并與多遇地震計算結果一起進行包絡設計。計算結果表明,配筋值均在合理范圍,配筋切實可行。通過以上性能化設計措施,在對結構的經濟性影響較小的情況下,提高了結構的抗震性能,增加了建筑的安全性。(3)上部結構設計針對偏心布置和扭轉不規則,設計時,盡量使結構抗側力構件在平面布置中對稱均勻布置,避免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之間存在過大的偏離;加強構件的剛度,增強結構的抗扭性能。計算時,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設計時適當加強受扭轉影響較大部位構件的強度、延性及配筋構造。通過調整結構布置,將考慮偶然偏心下的最大位移比嚴格控制在1.4以下,第一扭轉周期和第一平動周期比嚴格控制在0.9以下。針對立面收進帶來的扭轉不利影響而采取的抗震措施詳第(1)條。構造上,對收進樓層(4層)加厚至140mm且雙層雙向加強配筋,配筋率不小于0.25%,但為減小大跨部分樓板自重,室內大跨度區域樓板厚120mm,屋面大跨度區域樓板厚130mm,收進部位上下層樓板(3層和5層)厚度不小于120mm,并雙層雙向加強配筋。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的相關規定,體型收進部位上、下各兩層塔樓周邊豎向結構構件的抗震等級提高一級,框架柱在此范圍內箍筋全高加密,提高縱筋配筋率;收進部位以下兩層結構周邊豎向構件配筋加強。針對因開洞形成樓板不連續情況,整體計算時按實際開洞情況建模,并將以上樓層定義為彈性膜,以考慮樓板不連續對結構的影響;同時,構造加厚連廊等薄弱區域樓板至130mm厚,并雙層雙向配筋,配筋率不小于0.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青青草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国产va免费精品|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高清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国产99精品久久|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