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作為一本環境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期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遼寧省環境保護局主管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環境類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21-1556/X及國際刊號:ISSN 1674-1021。旨在成為環境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環境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環境規律,助力環境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環境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環境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本期視點、循環經濟、應用技術、生態環境、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環境工作者、環境研究者、環境政策制定者以及對環境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15字為限,不用標點符號,其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
(二)引用全部以參考文獻形式呈現,置于正文之后。格式必須符合《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要求。無須提供注釋(包括文中注釋與腳注)、電子資源類型參考文獻。
(三)文章一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凡書籍、報刊、文章篇名等,均用書名號《》書名與篇名連用時,中間加間隔號。
(四)屬于課題或基金項目的論文,請詳細注明類別、名稱及編號等內容。
(五)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所有作品,無論發表與否,作者對其均享有著作權。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發表范例
-
高陡采石場邊坡生態修復工程設計初探及效果觀測
作者:陳曉蓉; 朱兆華; 徐國鋼; 賴慶旺; 賴濤; 郭幸飛
-
基于多學科角度探討自然保護區建立的生態意義
作者:王欣
-
植被復墾對露天煤礦排土場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作者:賈瑞龍; 米俊珍; 周永利; 劉景輝
-
深圳市某正規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水質現狀調查
作者:劉兆鑫; 蔣曉璐; 林冬紅; 魏東洋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廢水中總鉻前處理方法比較
作者:劉暢
-
沈陽市近年臭氧濃度變化及累積速率對比分析
作者:王帥
-
淺析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現狀及熱點
作者:張璐
-
2017年春季遼寧省秸稈焚燒火點遙感監測分析
作者:邰姍姍; 張峻瑋; 白璐
-
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水中總鉻條件優化
作者:楊宏亮
-
濱海旅游城市供水黃水問題研究
作者:張晟偉; 屈皓; 李艷茹; 孟雪梅; 李書誼; 趙燦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