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環境科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正文:要求用詞準確,語言精練、流暢,文章層次分明。
(二)參考文獻5~30條,其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
(三)文章可選3-8個關健詞,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以“關鍵詞:”作為標識。
(四)注明本文的重要題注、論文的性質(什么基金資助項目或哪級管理的科研項目、××學位論文、獲××論文獎等)和作者簡介。
(五)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審稿周期一般為3個月。3個月內未收到刊用意見,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環境科學》是一本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6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895/X,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250-3301。
該刊設置了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欄目,覆蓋環境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環境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環境科學發表范例
-
蘭州市化石燃料燃燒源排放VOCs的臭氧及二次有機氣溶膠生成潛勢
作者:劉鎮; 朱玉凡; 郭文凱; 劉曉; 陳強
-
12種常見落葉果樹BVOCs排放清單和排放特征
作者:李雙江; 袁相洋; 李琦; 馮兆忠
-
我國典型陸地生態系統水化學離子特征及空間分布
作者:黃麗; 張心昱; 袁國富; 朱治林; 唐新齋; 孫曉敏
-
我國典型區域地表水環境中抗生素污染現狀及其生態風險評價
作者:劉昔; 王智; 王學雷; 李珍; 楊超; 厲恩華; 位慧敏
-
我國七大流域水體多環芳烴的分布特征及風險評價
作者:范博; 王曉南; 黃云; 李霽; 高祥云; 李雯雯; 劉征濤
-
《環境科學》再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作者:--
-
大連海域入海污染源中PFASs的賦存、輸入通量和季節特征
作者:陳虹; 韓建波; 張燦; 程嘉熠
-
干旱內陸河流域降水穩定同位素的時空特征及環境意義
作者:袁瑞豐; 李宗省; 蔡玉琴; 鄒海明
-
柳林泉域巖溶地下水區域演化規律及控制因素
作者:黃奇波; 覃小群; 劉朋雨; 程瑞瑞; 李騰芳
-
崇左響水地區巖溶地下水主要離子特征及控制因素
作者:周巾枚; 蔣忠誠; 徐光黎; 覃小群; 黃奇波; 張連凱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