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核科學與工程》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內容應注意保守國家機密,文稿要求打印在A4白紙上,亦可用復印件或抄寫在16開單面方格稿紙上,字跡清楚,書寫規范。
(二)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大小單位都要寫清)及所在省市、郵編,職稱或學位。
(三)正文要求觀點鮮明、論據可靠、層次清楚、文字精煉、數據準確。
(四)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特定的內容,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五)摘要與關鍵詞:500字以內內容摘要,4~7個關鍵詞,以分號相隔。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核科學與工程》是一本在科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1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核學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861/TL,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258-0918。
該刊設置了反應堆工程、核聚變、核電廠、核安全、快堆、核技術等欄目,覆蓋科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科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核科學與工程發表范例
-
論合金690在壓水堆蒸汽發生器二次側的鉛致應力腐蝕
作者:王孝宇
-
核島管道阻尼器低速摩擦阻力限值分析
作者:范曼蓉
-
基于FDS的核電廠主控室火災PSA研究
作者:史強; 羅志飛; 吳曉燕; 李曉洋; 石興偉
-
“華龍一號”(HPR1000)穩壓器排放管力學分析及布置優化研究
作者:鄧冬; 趙立彬; 李海濤; 宋祖榮; 熊冬慶; 沈偉
-
核電周邊人員撤離能力評估技術研究
作者:王瑞英; 郜建偉; 李雯婷; 林權益; 侯杰; 楊玲
-
非能動安全殼冷卻系統設計研究
作者:李軍; 劉長亮; 李曉明
-
ATWS事故應對要求及在研究堆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張丹; 冉旭; 吳鵬; 喻娜; 關仲華; 陳宏霞
-
基于失流事故的SCWR—M安全系統優化
作者:孫沉; 宋美琪; 劉曉晶; 程旭
-
CPR1000核電廠全廠斷電事故緩解措施有效性分析
作者:周克峰; 馮進軍; 曹小平; 褚倩倩; 石俊英
-
基于MAAP4的壓水堆嚴重事故進程分析
作者:黃家勝; 袁顯寶; 毛璋亮; 林欽; 夏寅泳; 周建軍; 肖仁政; 馬小強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