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氣象》作為一本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黑龍江氣象》期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黑龍江省氣象局主管黑龍江省氣象學會主辦的科學類季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23-1019/P及國際刊號:ISSN 1002-252X。旨在成為科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科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科學規律,助力科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科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科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黑龍江氣象》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Caj-cd規范獲獎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天氣氣候、應用氣象、大氣探測、計算機應用與通信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科學工作者、科學研究者、科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科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本刊優先發表省部級(含)以上各類科研基金項目產出論文(需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二)正文語言準確、簡明、生動;用書面語,不用口語;應樸實無華、具體、不空泛,對事物的表述不宜作渲染。一些已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宜詳細敘述,應利用文獻標注的方式加以引用。
(三)作者簡介應包含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單位、職務等,聯系方式請寫明詳細的通信地址、郵編、常用電話及電子郵箱。
(四)文章中使用的物理量、單位、符號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定標準”。附圖盡可能簡明清晰。
(五)本刊一律采用腳注,注釋方式為用阿拉伯數字置于文字右上角。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黑龍江氣象》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黑龍江氣象》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黑龍江氣象發表范例
-
哈爾濱市空氣質量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分析
作者:劉宇飛; 段琳; 蓋曉東
-
EC細網格對黑龍江省日極端氣溫預報的誤差分析
作者:韓冰; 齊鐸; 趙玲; 陳喬
-
氣象數據新聞的視覺呈現與全媒體融合
作者:付雯
-
淺談黑龍江省加油站的雷電防御方法和案例分析
作者:陳亮; 陸明明; 齊海超
-
綏化市新一代天氣雷達2016年試運行數據分析
作者:劉立巖; 孫磊; 孫亮; 孔穎異
-
CIMISS數據收集與分發系統流程分析
作者:王祝先
-
依安縣近30 a日照變化及統計分析
作者:商寶榮; 張慶文; 孫淑榮
-
1961—2015年寒溫帶漠河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作者:吳樹森; 張玉澎; 魏光輝; 劉晶; 余嘉怡
-
哈爾濱市一次暴雪天氣過程分析
作者:秦銅; 張少鋒; 孫宇明; 閆迎霞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