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黑龍江畜牧獸醫》期刊投稿時,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一、了解審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應仔細了解《黑龍江畜牧獸醫》的審稿周期。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該雜志的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因審稿周期影響論文的發表計劃。
二、避開高峰期
避開高峰期:在節假日或學術假期期間,編輯和審稿人可能無法及時處理稿件。
熱點話題發表后:當某個生物熱點話題受到廣泛關注時,《黑龍江畜牧獸醫》可能會收到大量與該話題相關的稿件。為了避免與熱門稿件競爭,可以選擇在熱點話題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關注征稿信息
《黑龍江畜牧獸醫》 期刊會定期發布征稿信息,明確說明當前或未來的重點收稿范圍、專題或欄目。投稿者可以密切關注這些信息,根據收稿需求來準備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僅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還能確保稿件與期刊的主題和內容定位相符。
重點欄目:探討與研究、畜牧科學、獸醫科學、飼草、飼料與添加劑、動物保健品研究、信息、特種動物研究、教育與教學等。
《黑龍江畜牧獸醫》投稿須知
(一)內容要求。文稿必須是國內尚未公開發表的畜牧獸醫類或與畜牧獸醫行業相關的原創稿件,內容要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指導性,結構完整、層次清晰、邏輯性強,語言簡練、語法正確、數據真實。
(二)撰寫規范。文稿撰寫的規范在線投稿網站上提供了論文模板,作者可自行參考。文稿的篇幅根據文章的需要確定,一般在5000~10000字。稿件請用word排版。
(三)網絡首發。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刊的學術質量,促進學術交流、縮短出版周期,第一時間將新成果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編輯部將對經作者授權許可的具有創新性的優秀稿件在中國知網上進行網絡首發(等同于紙質出版) ,由中國知網頒發網絡首發證書。
(四)力求簡明扼要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英文文題不應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文題的含義應一致。
(五)遵守學術規范。請勿一稿多投。投稿后可通過通告系統和作者服務QQ群、電話查詢稿件信息。投稿4個月后未收到錄稿通可另投他刊。
(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七)來稿請另頁附作者的真實姓名、性別、學位、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等簡介信息及詳細通信地址、E-mail和電話等聯系方式。
(八)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用第三人稱撰寫。
(九)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先處理與刊登。
(十) 本刊已經許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論文。本刊稿酬中含有中國知網的使用費,不再另行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表的行為即視為同意上述聲明,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聲明。
四、合理安排個人時間
投稿者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此外,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研究進度和稿件質量,確保在投稿前對稿件進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需要綜合考慮審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個人時間安排等多個因素。通過合理安排投稿時間,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并確保研究成果能夠及時發表。
《黑龍江畜牧獸醫》期刊創刊于1958年,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主管并主辦,是國內公開發行的生物類學術期刊,國際刊號:1004-7034,國內刊號:23-1205/S,雜志社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368號,以反映生物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為深化生物改革、繁榮生物科學服務。
該刊在學術界具有廣泛認可度,其影響力指標表現優異:
核心期刊地位:連續入選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化學文摘(網絡版)
等。
黑龍江畜牧獸醫數據統計
被引次數統計
影響因子統計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