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返回與遙感》期刊評職稱是否可用,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判斷,可以通過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獲取更多信息。
評職稱需結合以下因素綜合判斷:
一、期刊資質與收錄情況
(1)?國內期刊基本要求?:若具備國家新聞出版署備案的CN刊號(國內統一刊號)及ISSN號(國際標準刊號),且未被列入預警名單,則符合多數單位對職稱論文的資質要求。
(2)?數據庫收錄情況?:若被知網(CNKI)、萬方、維普等國內主流數據庫收錄,認可度更高;若僅為普通期刊或電子期刊,部分單位可能限制使用。
二、單位政策與學科差異
(1)?單位明確要求?:部分高?;蚪逃龣C構可能指定需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而《航天返回與遙感》期刊若未入選此類目錄,則可能無效。
(2)學科傾向性:航空類職稱評審中,國內期刊通常更受重視。
三、論文質量與作者身份
內容相關性:論文主題需與申報職稱的專業方向一致,且需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完成。
加分權重:普通期刊論文通常用于中級職稱評審,高級職稱可能要求核心期刊或更高影響力成果。
綜上,期刊能否用于評職稱需以單位政策為準,建議結合期刊實際水平和個人職稱等級綜合考量。
《航天返回與遙感》是由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主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管的航空類學術期刊,創刊于1980年,國內統一刊號CN:11-4532/V,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8518,在航空學術領域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該刊出版周期為雙月刊,主要欄目有:進入、減速、著陸與上升技術、遙感技術、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其他等,其內容突出理論性、學術性和探索性,為不同研究方向的學者和航空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發表成果的平臺。
其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現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多個電子期刊數據庫收錄,其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質量和廣泛的傳播度,曾被
- 文摘雜志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7-2018)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9-2020)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21-2022)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23-2024)
-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等收錄,這些收錄情況進一步提升了的學術影響力和認可度。
此外,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這些榮譽不僅是對期刊過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激勵。
航天返回與遙感發表范例
-
靜止軌道閃電探測性能實驗室驗證技術研究
作者:李云飛; 鮑書龍; 王志強; 唐紹凡; 張如意
-
3顆光學衛星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并投入業務化運行
作者:光明網
-
“資源三號”02星載激光高度計收發匹配設計
作者:王春輝; 蒙裴貝; 李旭; 安寧; 吳俊; 孫建
-
空間遙感相機撓性支撐掃描裝置測角精度標定方法
作者:遲冬南; 徐麗娜; 趙鑫; 張秀茜; 賈慧麗
-
基于圖像灰度統計的空間相機載荷響應穩定性測試
作者:鄭柯; 盧冬亮; 胡振龍
-
長時序Landsat數據輻射校正方法對比研究
作者:鄧琳; 胡勇; 黃健; 李婷婷
-
空間機械臂可見光測量相機參數標定技術研究
作者:譚啟蒙; 賈馨; 陳磊; 張運; 蔡錚
-
“海洋一號”C衛星海岸帶成像儀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