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工程》作為一本航空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航天器工程》期刊創刊于1992年,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主辦的航空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5574/V及國際刊號:ISSN 1673-8748。旨在成為航空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航空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航空規律,助力航空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航空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航空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航天器工程》 期刊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SA 科學文摘(英)、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研究與設計、發展戰略與情報研究、測試與試驗、衛星應用、航天短訊及其他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航空工作者、航空研究者、航空政策制定者以及對航空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來稿請務必注明姓名、單位、地址、郵編、手機號碼、E-mail地址、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及開戶行信息,以便及時寄送樣刊等。
(二)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對本文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正式文獻。內部資料、轉摘、保密資料、文摘等不能做為參考文獻引用。
(三)文章正文的標題、表格,插圖必須分別連續編號。
(四)論文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五)中英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以300字左右為宜,并標注3~8個規范化的關鍵詞。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航天器工程》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航天器工程》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航天器工程發表范例
-
導航衛星偽碼與載波測距觀測量偏差機理分析
作者:皇甫松濤; 劉彬; 劉天雄; 謝軍
-
臨近空間飛行器采用引導式天基測控的探討
作者:方峰; 張睿; 馬玉偉; 顧亞楠; 雪丹; 張曉東
-
智能化航天器綜合電子系統需求分析及其體系架構探討
作者:何熊文; 李楠; 徐勇; 郭堅
-
基于數據池的中繼衛星地面數據傳輸體系及關鍵技術研究
作者:李望; 朱亮; 胡星剛; 徐會忠
-
基于SpaceVPX架構的星上高速載荷數據實時處理平臺設計
作者:康旭輝; 連劍; 趙雪綱
-
應用EDAC容錯技術的星載軟件堆棧溢出實時檢測方法
作者:張睿; 周波; 郝維寧; 李露銘; 喬梁
-
一種星載電子設備嵌入式集成管理單元設計
作者:劉朋; 施思寒; 謝斌; 趙志明
-
微納衛星產業發展探討
作者:閆驍絹; 張銳; 謝祥華; 余勇
-
26GHz頻段國際移動通信應用與星間業務兼容性研究現狀分析
作者:王洪鋒; 陳軍壯; 肖文飛
-
災害監測應急虛擬衛星星座及應用服務研究
作者:劉三超; 高懋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