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紅外技術》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工作單位、電話、詳細地址、郵編。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一),性別,籍貫,職稱(沒有寫“無”),學歷,研究方向。
(二)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
(三)正文要求觀點明確、立論新穎、論據可靠、語言規范通達,且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
(四)其他未盡事宜,請隨時與我們聯系,熱忱期待您的意見與建議。
(五)參考文獻: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過的、新的、重要的、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數量不應少于5條。采用順序編碼制。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紅外技術》是一本在電子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9年創刊,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主管,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國兵工學會夜視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3-1053/TN,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8891。
該刊設置了系統與設計、圖像處理與仿真、制冷技術、測試技術、制導與對抗、紅外應用等欄目,覆蓋電子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電子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紅外技術發表范例
-
多次采樣平均在長波紅外高光譜成像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何琦; 趙航斌; 彭俊; 孫德新
-
基于多模型判決的紅外運動小目標檢測算法
作者:范鵬程; 劉國棟; 高健健; 王世林; 龐瀾
-
多特征融合與尺度估計相結合的目標跟蹤算法
作者:周濤; 狄曉妮; 李巖琪
-
一種改進的基于預測融合的跟蹤航跡融合模型
作者:司迎利; 蘇曉蕾; 王藝棟; 杜瑾
-
全國第十七屆紅外加熱暨紅外醫學發展研討會征文通知(第一輪)
作者:--
-
紅外導引頭框架式穩定平臺非線性動態特性分析
作者:江樂果; 胡百振; 焦彤; 劉濱; 蔡彬
-
鎖相紅外熱波法在碳纖維夾層結構中的應用
作者:盛濤; 江海軍; 鄭金華; 錢云翔; 馮君偉; 鄭志遠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