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高等教育論壇是一本由武漢華夏理工學院主辦的教育期刊,2024年創(chuàng)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yè)領域發(fā)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教育教學研究、前沿學術論壇、人才培養(yǎng)探索。
《華夏高等教育論壇》創(chuàng)刊于202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fā)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yè)內有一定的影響。雜志致力于成為高等教育領域內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與改革。堅持“刊物品質第一位”的辦刊理念,旨在通過高質量的文章內容,為高等教育領域的學者、教師以及管理人員提供一個深入探討教育政策、教學改革、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等議題的空間。
雜志力求貼合新時代要求,促進學術思想的碰撞與融合,支持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成長,并對國內外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前瞻性的研究。本刊主要面向高等教育機構中的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員、管理者以及對該領域感興趣的其他人士。無論是尋求學術靈感的研究人員,還是希望改進教學質量的教師,或是正在尋找高效管理模式的高校管理者,華夏高等教育論壇都提供了豐富的知識資源和支持。雜志憑借其豐富的內容體系、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以及貼近實際需求的特點,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推動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正文內連續(xù)敘述中的序號采用①……;②……;③……。分級超過3級后用網括號如:“①”,“②”表示,并采用連排。
(二)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三)題名:恰當、準確、簡明、清楚的反映論文全部重要信息,盡可能將表達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放在題名開頭,保證檢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慎用縮略語、特殊符號、疾病例數(shù)等。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四)圖表每篇文稿附表一般不超過4個。表題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線表(即頂線、表頭線、底線),如有合計項,可以加一條分界欄線。
(五)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xiàn)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New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六)稿件的參考文獻采用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的要求,同時在文中對應,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shù)字標注為上角標。
(七)文稿按版式順序須包括以下內容: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簡稱分類號)、英文摘要、正文、參考文獻。
(八)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其他相關注釋可用腳注在當頁標注。
(九)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十)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shù)在100-200字之間。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華工科技園,郵編:4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