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化學通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一經錄用,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
(二)題目簡潔明了,字數一般不超過20字。
(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
(四)各級標題不得使用引文標示。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五)第一作者還須提供作者單位及作者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全稱及科室、所在省和城市名稱、郵政編碼、作者姓名、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化學通報》是一本在化工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34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804/O6,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441-3776。
該刊設置了進展評述、知識介紹、研究快報、獲獎介紹、化學史、信息服務等欄目,覆蓋化工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化工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化學通報發表范例
-
4-(5H-嘧啶并[5,4-b]吲哚-2-氨基)苯甲酰胺類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研究
作者:溫借雯; 黎勇; 蘇正穎; 萬麗
-
取代基對2-脲基-4(1H)-嘧啶酮衍生物聚集行為的影響
作者:闞磊; 馬寧; 魏浩
-
一種具有光熱轉換功能的復合薄膜
作者:韓朋; 張曉紅; 喬金樑
-
共軛效應的本質及其在有機反應中的特殊性
作者:王迎進; 孫金魚; 趙明根
-
1932年以來雜環化合物的中文命名
作者:何涓
-
分子軌道理論奠基人之一:約翰.愛德華.蘭納-瓊斯
作者:沈玉龍; 楊笑春; 劉立華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