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華中建筑》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稿件以Word文檔(電子文檔)格式上交,文章不得抄襲。
(二)作者簡介以*號腳注在文章首頁;文章內容的注釋使用序號1、2、3以腳注形式備注在當前頁面。
(三)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四)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五)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外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外文文獻在后;外文文獻中的書名及期刊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內。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華中建筑》是一本在建筑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3年創刊,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中南建筑設計院;湖北土木建筑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2-1228/T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739X。
該刊設置了先鋒論壇、建筑技術、建筑實踐、城鄉規劃 園林景觀 、建筑文化、建筑教育、建筑信息、建筑歷史等欄目,覆蓋建筑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建筑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華中建筑發表范例
-
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符號表達--以高鐵雅安站站房設計為例
作者:張鶴
-
融于“方寸之間”的秩序與自由--平湖璽印篆刻博物館設計札記
作者:倪劍; 李琪
-
試析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
作者:王欣怡
-
規劃思維轉型與軌道交通站城一體化發展
作者:夏海山; 張丹陽
-
城市有軌電車交通站點周邊土地開發強度優化--以蘇州有軌電車1號線沿線地區為例
作者:錢才云; 周揚; 馮慶
-
地下火車站與城市核心區一體開發
作者:胡映東; 劉驍銳
-
大型地下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設計研究
作者:馬瑾
-
基于多維基面復合的地鐵車輛基地綜合體協同設計策略研究--以深圳前海灣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為例
作者:李翔宇; 袁國茗; 徐元卿
-
四川鮮水河流域傳統藏寨景觀特征研究--以拉日馬石板藏寨為例
作者:聶倩; 張群; 于卓玉
-
基于“城市記憶”理論的城市更新方式在特色小鎮設計中的應用--以浙江楓橋平安特色小鎮為例
作者:莫洲瑾; 葉奕貝; 曲劼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