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集成電路與嵌入式系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審稿流程:本刊對來稿實行嚴格的審稿制度:編輯初審、兩位或兩位以上同行專家外審、主編終審。無論稿件是否錄用,均會給出具體的審稿意見。稿件處理時間一般為2個月,如超過2個月未處理完畢,作者可打電話咨詢稿件處理情況。
(二)申辯流程:對于退稿的稿件允許作者就審稿意見問題提出申辯。具體申辯流程:作者必須提出書面申辯意見,全體作者簽名之后通過投審稿系統重新投稿,并在備注中注明申辯稿件及原稿號方可啟動申辯程序。對于申辯稿件,編輯部會另請第三方專家審查,然后由編委會或主編進行仲裁。
(三)審稿要求:本刊選錄稿件主要視其是否有創新點及其學術價值,并綜合其在下述方面的表現:①立題的科學/工程意義;②對科研進展的了解和引用;③方法或其應用的創新性;④方法和論證的科學性;⑤結論/結果的合理可信;⑥工程應用的前景與效益;⑦寫作質量。
(四)本刊稿件從投稿到紙質印刷出版通常在8個月左右。論文發表后,將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知網等數據庫收錄。編輯部對錄用稿件有權作必要的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稿件刊出后,作品版權(含各種介質、媒體的版權)將轉讓給《集成電路與嵌入式系統》編輯部,但作者仍保有在總結、學習、研究或教學中使用作品的權利。
(五)本刊所有在處理稿件不得同時投往其他刊物,,且本刊暫不收取人工智能生成的稿件。如編輯部發現有一稿多投現象,則該稿件直接按退稿處理;本刊嚴禁一稿兩發,一經發現,則取消該稿在本刊發表的資格,同時稿件第一作者與通信作者在兩年內不得向本刊投稿。
(六)建議不少于8頁。來稿應含中英文題目、中英文摘要(說明研究目的、創新試驗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方法創新和成果結論。中英文摘要對應,英文摘要最好在150個實詞左右)、關鍵詞(5~8個)。引言應說明課題的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同行已經取得的進展,以說明本文的選題意義和創新點所在。
(七)量和單位應符合國家規定。外文字符要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字符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
(八)圖、表應提供中英文圖題、表題;圖、表的設計請考慮雜志》雙欄排版的特點,寬度一般不超過8 cm。
(九)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最新、關鍵、必要和親自閱讀過”的原則;在正文中順次引述;數量以不少于10篇為宜,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文獻著錄要準確,著錄格式如下:專著:[序號] 編著者. 書名[M].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內容所在起止頁碼.
(十)電子文獻:[序號] 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EB/OL]. (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其他未定義文獻類型:[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集成電路與嵌入式系統》是一本在計算機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1年創刊,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0-1910/V,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7-4191。
該刊設置了封面文章、研究論文等欄目,覆蓋計算機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計算機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