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chuàng)新性不足、數(shù)據(jù)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qū)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jù)。
2.核對期刊要求:
(一)請勿一稿多投!電子稿件發(fā)送后3個月內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二)中、英文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18個漢字。
(三)摘要:以100-200字為宜;關鍵詞:2-3個,以空格相隔。
(四)論文要求有題名、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名稱,省市郵編)等內容一份。
(五)注釋的方式,序號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釋格式為,著者:文獻名,出版社名(或雜志名),出版年(或雜志期次),頁碼。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是一本在工業(yè)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64年創(chuàng)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光精密機械研究所主辦,為月刊,國內統(tǒng)一刊號為CN:31-1690/TN,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4125。
該刊設置了綜述、激光器與激光光學、光纖光學與光通信、光學設計與制造、材料、圖像處理、成像系統(tǒng)、光學器件、遙感與傳感器、大氣光學與海洋光學、衍射與光柵、原子與分子物理學、探測器、薄膜、超快光學等欄目,覆蓋工業(yè)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yè)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發(fā)表范例
-
金屬納米晶復合光纖的制造和應用
作者:馬志軍; 江博凡; 許琦; 邱建榮
-
單晶光纖制備及單晶光纖激光器研究進展
作者:王濤; 張健; 張娜; 武柏屹; 王思媛; 賈志泰; 陶緒堂
-
多芯光纖特性及其傳感應用
作者:苑立波
-
基于石墨烯的光纖功能化傳感器件和激光器件
作者:譚騰; 袁中野; 陳遠富; 姚佰承
-
光流控微納光纖傳感器
作者:許悅; 張磊; 童利民
-
微結構和集成式功能光纖的制備和潛在應用
作者:廉正剛; 陳翔; 王鑫; 婁淑琴; 郭臻; 皮亞斌
-
基于玻璃材料的微球激光器的研究進展
作者:李昂震; 王鵬飛
-
基于拉曼放大的長距離快速布里淵光時域反射儀
作者:馬祥杰; 周黎明; 程凌浩; 劉偉民
-
環(huán)保砷-硒硫系光纖的擠壓制備及其超連續(xù)譜產生
作者:鐘明輝; 王弦歌; 焦凱; 司念; 梁曉林; 徐鐵松; 肖晶; 劉佳; 趙浙明; 王訓四; 張培晴; 劉永興; 戴世勛; 聶秋華
-
基于飛秒激光微孔加工的溫度補償型光纖微流傳感器
作者:劉子溪; 李元鵬; 李杰; 武創(chuàng); 關柏鷗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