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論壇》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江淮論壇》期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號江淮論壇雜志社。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編輯部有權對來稿標題、內容作適當修改。如不愿修改,請在稿件中注明。
(二)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一般不使用副題名,中英文題名含義一致。
(三)摘要只需簡明、準確地概述論文內容即可,不要增加注釋和評價性文字,以150-200字為宜。
(四)作者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學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E-mail、身份證號碼等。
(五)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江淮論壇》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江淮論壇》期刊是一本在我國教育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教育理論研究者和教育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教育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58年,是由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主管,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1-862X,國內刊號:34-1003/G0。
江淮論壇發表范例
-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PPP模式應用略探
作者:彭程甸; 余華; 周玉姣
-
論包容性綠色發展的中國貢獻——兼論包容性綠色發展理念的生成
作者:王新建; 姜強強
-
“生命共同體”中的辯證關系解析
作者:李芳
-
風景的善與美——由“峴山慨嘆”論先秦至六朝風景觀念的變遷
作者:周丹丹; 李若暉
-
文本與延異——德里達對柏拉圖《斐德羅篇》的解讀
作者:蘇李
-
海上安全風險規制的范式安排——從單邊管控到區域協同
作者:陳敬根; 劉志鴻
-
論司法解釋制定中的公眾參與
作者:王群
-
從單一非理性大城市化到組合配套跟進的理性城鎮化路徑研究——兼論中國健康城鎮化之路
作者:王增文
-
社區治理現代化:時代取向、實踐脈向與未來走向——十八大以來社區治理“政策-實踐”圖景分析
作者:王木森; 唐鳴
-
基層治理視域下城市社區服務發展的歷史、矛盾及其消解——以上海市為例
作者:張海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